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初探
2018-04-19曹乐乐
曹乐乐
摘 要:为正确引导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利用教材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也具备实施美育的条件,更应有的放矢施行审美教育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
關键词:中学语文 审美教育 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可忽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息息相关。中学教材蕴含着大量美的元素,我们应在教学中正确施行审美教育策略,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能创造美。
一、当下语文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与任务。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中的审美教育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抓不住美育的重点
有些教师不能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么对文质兼美课文中的“美”视而不见,要么将渗透在文章中的“美”过分地抽离出来,使之成了美学课,自我陶醉,而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如散文《春》的教学,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课文结构的分析,从盼春、绘春、颂春几个段落分析所写内容及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而忽视了文章所描绘的春景图,让学生去感受春的气息、春的美。有的教师看到了文中所描绘的春天美景,就一味地引导学生怎样去描写春天的美景,符合哪些美学原理,使学生不知所云。上述两种教法都没有真正把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
(二)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课堂上要充分表现出语文教学中的“美”,如音乐美、韵律美、自然美、形态美。比如《苏州园林》虽是一篇说明文,但写出了苏州园林追求的自然之趣、图画之美,如能用录像、投影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无疑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苏州园林特点的掌握。
(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学
应试压力迫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发生偏差,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审美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条件
语文教学中,到底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黑格尔曾说:“审美的感官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这就说明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能离开具体的篇章教学,要渗透在学生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之中。语文教材中储存着大量的审美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就是审美的对象,是各种形态的美。通过教学,这些美的境界、美的形象、美的情感能让学生感知,达到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目的。那么,语文中究竟有哪些美的因子可供挖掘呢?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美
文学即人学,课文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都塑造了许多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生动展现了各种人物的形象美、情感美、人格美、精神美等。如“康大叔”那样的丑恶形象,也正是为了衬托美的形象。
(二)意境美
这种美大量存在于散文和诗歌之中。宁静优雅的荷塘月色、枫叶荻花的浔阳江头、青翠欲滴的竹林竹海、挺拔秀颀的塞外白杨、风光如画的桂林山水、秀美神奇的长江三峡……无不体现了一种情景交融之美,足以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得到愉悦的享受。
(三)结构美
文章的结构美是一种形式美,学生能够认识美的结构,并且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创造,就能通过鉴赏美的形式,深入把握美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表现美的手段。所以,发掘文章结构之美也不容忽视。如《药》的双线结构、内外映衬之美,《乡愁》的整齐划一之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空交错之美等。
(四)语言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也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学语言的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形象化和个性化上,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语文教材选定的课文,语言绚丽多彩,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因为只有热爱本民族语言的人,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此外,语文教材中的美还有诸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画面美,“两眼之间间或一轮”的传神美等。一句话,不是教材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真(语文知识)和善(思想教育)统一起来。但究竟怎样才能统一呢?针对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整体感知,保持课文完整
现在,有种不好的语文教学现象,即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再条分缕析,似乎将文章“解剖”完了,教学也就结束了。其实,正如孤立的一个音符不能产生美感一样,单独的一个字、词,甚至一句话,也不能引起美的愉悦。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整体上感知,引发初步美感;在这种美感的激励下,再随着教师发幽探微,追根寻源,从本质上把握审美对象。然后回过头来,对整篇课文作理性思考,以获得真知灼见和更大的审美快感,使语文教学过程遵循“初读—细读—品读”或“整体—部分—整体”规律。 这样,不会让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是以它存在的完整性作为审美主体的感知对象,为主体所认识和把握的。
因此,在统一、和谐中所体现出的形象完整性是美的形象性的基本要求。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完整的秋景图,一幅完整的形象画面。它的美不是“古道”“西风”“瘦马”“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单个形象孤立地显现出来,如果孤立地去欣赏这些单个的画面,就不会产生强烈的美感,有些画面甚至是比较丑的。但是,把这些单个的画面艺术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形象画面,就显得很美了。这也充分说明,美的形象的完整性,有其内在的结构规律,破坏了形象内在结构的规律,就失去了形象的完整性,美的形象都是由若干形象要素组成的。形象要素的意义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显出,只有具备审美意义的整体形象的存在,形象各要素才具有审美意义。
(二)创造情境,步入美的殿堂
意境是作者所描述的场面,形象、情调、氛围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是一种美的境界。学生未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道”的真正渗透和对“文”的深刻理解。所以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利用声、光、电及生动得当的教学语言,使学生置身于作品的境界之中,对课文中美的地方不胜神往,丑的地方厌恶痛恨,乐的地方忍俊不禁,悲的地方蹙眉落泪,真正做到“入乎其中”。
(三)激发情感,陶冶高尚情操
语文同其他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便于动之以情。所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发掘课文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如《白杨礼赞》的最后一句话:“那些看不起民众, 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从字面上看,其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不用老师教学生也看得懂。但是,它却在对比中鲜明地显示了作者的立场,强化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人情不自禁为作者的爱憎分明叫好,也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
(四)提高素质,培养审美能力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笔者冒昧地想加一句:“自能审美,不待教师说。”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创设民主气氛,使学生们机会均等,踊跃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美的“淘金者”。经过有意识的多次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达到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能创造美的目的。这样将美育植入学生灵魂,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峰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