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2016-10-31夏文扬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东方红审美教育

夏文扬

【摘 要】1964年现世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我国当代艺术殿堂里的一颗明珠,整部作品在完成时间之短,动用人数之多上都创下了历史的新纪录,被有关权威机构授予“二十世纪华人音乐舞蹈经典”的美誉。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几代人。

【关键词】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社会艺术功能;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162-02

1964年10月的北京,为了欢庆建国15周年,在首都文艺舞台上诞生了一部震撼世界的艺术作品,那就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自当为建国15周年献礼之后,如今已度过了五十多年的漫长春秋,但她却像海浪里的珍珠,愈经淘洗却愈显光华。当年10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的首演,就受到了当时前来观看的国际友人和广大观众的赞誉。

《东方红》她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整部作品张弛有度,起伏有致,全部史诗由30首革命歌曲和20多个舞蹈组成,其中包括5个大合唱,7个表演唱,还穿插了18段诗朗诵。同时,《东方红》也承载着重大的政治含义,她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波澜壮阔的近百年民主革命斗争,让这段充满血泪却又生生不息的历史生动鲜活地重现在我们眼前。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东方红》作为一部综合性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艺术功能。

一、《东方红》对社会历史具有审美认知功能

音乐舞蹈史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舞台上的艺术形象,将早已逝去的革命历史年代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无论是北伐革命军,工人纠察队,还是农民自卫队,这些记忆中的光辉形象都跃然台上,大大拓展了人的视野,让观者对革命生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样,也为我们认识那段红色岁月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影像资料,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从遵义会议到飞夺泸定桥,这种审美认识能力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与其他史诗较为不同的是,为了让观众真切体会到我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东方红》特别注重历史真实的再现,为了使《东方红》的创作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双重统一,总导演周恩来总理专门请来熟悉党史的负责人来给编创人员作党史报告,同时又在创作中给予具体的指导和纠正。继而才能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比如在表现“遵义会议”的时候,创作人员认为此处不好表现,就用朗诵几笔带过,周总理看到后,就一针见血地提出:“表现不表现遵义会议,是个原则问题,一定要用专场来表现,如果实在想不出好的艺术表现方法,就把遵义会议的现场搬到舞台上,用解说员向参观者解说的方式来尝试一下看看再定。”最终在全体创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用遵义会议的布景加上歌曲《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把当时的情况用艺术的方式不失真实地表现出来了。

又如周恩来一九六五年三月五日《对修改排练后的(东方红)的意见》中指出:“华人与狗”的牌子应该从右到左写,或者上下写,现在是从左到右,这是现在的写法,还应该照原来的样子写。

无论在场景道具,服装还是化妆等方面,《东方红》都遵循了历史真实的原则,将我党艰苦奋斗的历程加以艺术化又不失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后辈的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了解着,感受着那一件件丰碑般的历史事件,在审美的同时,又促进了我们的认知能力。

整部作品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等,在很高程度上遵循了历史的发展轨迹。

二、《东方红》对社会历史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作品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就是它能够用以情感人的方式熏陶人,教育人,用或优美或激烈的形式代替着枯燥干巴的说教和训诫,通过艺术的感染力来使人接受教育,起到的教育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那些英雄的场景,复现着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英雄革命壮举,继而会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下受到革命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会受到启迪和提高,引起人们的革命情感、革命理想和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社会历史,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比如被誉为“红色经典第一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在大歌舞《东方红》中,将此准则编排到了歌曲当中,形成了朗朗上口的曲调:“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充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人民在交口传唱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受到规范教育,以身作则。

毛泽东同志与梅白同志谈诗时,曾多次指出,诗词要发展,“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东方红》中还有由毛主席诗词改编而成的歌曲,例如《井冈山》《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让观众在欣赏动听歌曲的同时,也能感受着文学韵律的优美。

可以说,《东方红》带给人民的教育作用,是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长期作用下渐渐使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应当说,在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加强烈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即便是时隔几十年之久,很多老一辈观众在提到《东方红》时,仍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准确地哼唱出其中脍炙人口的歌曲。

10月6日,当时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胡锦涛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上了生动的一课》的文章,其中写道:“看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是一场很好的歌舞,而且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巨大史诗”,“它赋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段情真意切的话语,再一次充分证明了《东方红》这部舞蹈史诗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震撼人心的,并且经久不息。

三、《东方红》的审美娱乐功能

《东方红》是一场革命历史教育,也是一部优美的艺术作品,用粗线条把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这幅壮丽的历史长篇浓缩在了这方小小的舞台上,周恩来总理不止一次对大家说过:“中国革命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史诗,是一个伟大的创作,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从中学习些名堂来,这次要努力做到用艺术形式将这首史诗再现在舞台上,一定要注意把握所表现对象的特点,注意艺术风格、艺术手法的多样化。平板、单调、贫乏的东西不仅不能使人受到政治教育,也不能使人得到艺术享受。”

观众在欣赏《东方红》时,都被舞台所吸引,她的舞美设计在当时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投影技术。经总理批示从上海借来全国著名的制灯专家蒋祖泉,他使用上海大歌舞《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的舞美设计经验,用幻灯片投影打到天幕上。剧中背景表现的壮丽的“长江、黄河”,就是靠事先绘好的许多幻灯片子和十几台幻灯机,每台只照一个全区域,从而拼接形成的一个大背景,这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新颖的观看体验,让人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东方红》里歌舞大多都是民间歌曲和民族舞蹈,如陕北民歌《东方红》、湖南民歌《秋收起义歌》、江西民歌《双双草鞋送红军》、陇东民歌《边区十唱》、河北民歌《解放区的天》、内蒙民歌《赞歌》、西藏民歌《百万农奴站起来》和《毛主席,祝您万寿无疆》等。序曲歌舞《葵花向太阳》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哪里人民的解放。”简单的歌词饱含着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无限爱戴,朗朗上口的曲调让人记忆深刻,历久弥新,台上的舞蹈演员拿着金灿灿的葵花道具,伴随着优美轻盈的舞蹈,时而摆成葵花造型,时而摆成太阳的造型,作为开场序曲,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眼球,观众们听着悦耳的歌曲,看着优美的舞蹈,全身心都得到愉快和休息。

随着《东方红》的热烈传播,在很多学校和工厂中都响起了其中脍炙人口的歌曲,人们拿着歌本竞相传阅,在闲暇之余开歌咏会、合唱比赛等等,大大娱乐了人们的空闲时间,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身心得到了艺术的陶冶和放松。

除此而外,《东方红》的出世让世界艺术圣坛为之一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国内外也激昂蓬勃地宣扬了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正如一位当年观看过《东方红》的外国记者所说:这部作品使人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人民。《东方红》用她精良的制作和恢弘的气势,发扬了我国人民热爱的音乐舞蹈艺术形式,她是大歌舞革命化、民族化和群众化的重大壮举。

特别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率先担起了重担,担任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总导演,无论是舞台场景、道具、化妆还是表演内容上,他都亲力亲为,鞠躬尽瘁,1964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日本芭蕾舞代表团的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观看了《东方红》,并领着他们到后台参观。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参观后提出了许多专业问题,周恩来总理十分内行地做了详细的解释。清水惊奇地睁大了双眼问道:“总理,你怎么会这样清楚地知道这些事情?”在一旁的中国演员自豪地回答:“总理是我们的总导演啊!”二人感动地说:“你们是幸福的,只有你们中国有这样的总理。”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还在于她贯彻了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革命历史政治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拓展了音乐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社会主义的歌舞舞台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她是宏伟的革命历史史诗,也是精湛的舞台表演艺术。

当时恰逢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在西部成功爆炸,带给国人无比的喜悦和自豪,周总理就在《东方红》开演前把这个好消息宣布给在场的所有观众,现场欢呼沸腾,掌声久久不息,伴随着《东方红》壮美的旋律,跨越漫长的岁月,一直珍藏在我们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孙焕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缺失[J].音乐天地,2003(08).

[2]陈亚丁.在音乐舞蹈艺术革命化的道路上[J].人民日报,1964(10).

[3]总政宣传队.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在一起[J].解放军报,1997.1.1.

[4]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曲集[M].中国电影出版社,1965,11(1).

[5]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场记[J].舞蹈,1977.1.

[6]刘澍.《东方红》——从舞台到银幕[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

猜你喜欢

东方红审美教育
Entrevista ping-pong “Mi mayor logro es haber aprendido español”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