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2018-04-17王华
王华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最大。学生的阅读题失分最多,阅读理解能力弱,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弱,这已成了当前我区小学生的“语文通病”。本文依据小学阅读教学现状,提出改進措施,求教于同行。
一、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年级有很多孩子还不喜欢读书,家长也很茫然,从选书到指导孩子读书都不知所措。三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面太狭窄,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沉浸在漫画书、童话故事中。五六年级有很多孩子已经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喜欢阅读,但由于升学压力,家长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安排了大量的辅导班,致使孩子没有时间去阅读。
老师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阅读教学局限于教材,忽视了课外作品的阅读和积累;只重视课文的分析,而忽视课外相关内容的渗透;只重视阅读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课外阅读放任自流,没有系统规划。
二、改善阅读现状的对策
针对阅读现状,作为一名教研员,我通过调查走访,研究了一些对策。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用课外阅读开阔阅读视野,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
“课内外阅读衔接”就是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强化阅读期待,深化阅读感悟,促进阅读反思,以教材为圆心,以课堂为辐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
2.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创设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氛围,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鼓励学生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带到班上来和大家分享,交换阅读。营造浓浓的阅读环境。统筹安排,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周至少开设一节阅读课,进行师生共读,学生交流阅读书目、阅读内容、阅读感受等。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让家长意识到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低年级鼓励家长每天“亲子阅读”半小时或每天“聆听阅读”五分钟,中高年级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利用语文课、班会课,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挖掘家长、学校、社会多方面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介活动,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开展“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我们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分享绘本,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亲子阅读模式在校园的探索,在孩子心中埋下阅读的种子,定能让书香浸润童年的美好时光。
开展“编辑作家进课堂”活动。我们邀请北京一米阳光童书馆编辑部主任张汉平老师,来到西飞四小为孩子们分享绘本——埃及大旅行。孩子们遨游在埃及世界,增长见识,拓宽眼界,激发了阅读热情,深深体会到“世界在远方,世界在书中”!
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阎良读书月”活动。我们协助区图书馆开展区读书月活动,在第九届“阎良读书月”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教师谈读书心得,推荐优秀书目,为书香之家、悦读之星颁奖,孩子们诵读经典,掀起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4.引进主题阅读教学实验研究,有效促进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主题阅读教学依托教材的有效拓展,在整合教材选文内容、活动内容、习作主题及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和实施方略。邀请主题阅读教学主编对全区老师进行培训。主题阅读的引进和探索,让学生有内容可读、有方法可依,有效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实现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家长、社会多种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西安市阎良区教学研究室(教师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