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疗法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2018-04-13张森发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张森发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小针刀疗法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根据数字奇偶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对比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合理选择小针刀疗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施治, 可以充分发挥中西医联合应用优势, 最终可于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病情疗效以及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获得确切效果。

【关键词】 小针刀疗法;半夏白术天麻汤;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76

于中医学角度, 头痛、眩晕以及痹症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归属范畴。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以眩晕症状为主要表现。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择小针刀疗法施治, 于患者病理状态改善以及颈椎管内外力学平衡恢复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但于最终获得的综合效果仍然欠缺理想[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施治, 以此说明小针刀疗法+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数字奇偶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21例;年龄49~75岁, 平均年龄(62.59±7.29)岁;病程15 d~10年, 平均病程(20.55±35.31)个月。观察组患者中, 男27例, 女19例;年龄51~77岁, 平均年龄(62.62±7.31)岁;

病程16 d~11年, 平均病程(20.59±37.32)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施治, 首先协助患者完成俯卧位选择, 之后对患者展开局部麻醉操作, 主要通过曲安奈德配合利多卡因(2%)完成。麻醉起效后, 于风池穴以及阿是穴, 准备小针刀(4号)合理刺入, 观察直至患者颈椎体位置后, 针对刀口控制90°旋转, 之后针对患者颈椎体周围神经以及组织完成松解操作。完成后, 拔出手术小针刀, 之后准备消毒棉签对针孔进行压迫, 合理展开止血操作[2]。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施治, 在完成小针刀治疗后, 配合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 中药组成:天麻、姜半夏、白术、茯苓、石菖蒲、大枣以及白僵蚕各12 g, 甘草以及橘红各6 g;治疗2周为1个疗程[3]。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LVA、RVA、BA血流速度。

1. 4 疗效判定标准[4] 治愈:施治后的患者, 系列症状全部表现正常, 患者的阳性体征最终转化为阴性;显效:施治后的患者, 系列症状全部表现正常, 患者的阳性体征获得显著减弱;有效:施治后的患者, 系列症状全部获得缓解, 患者的阳性体征获得减弱;无效:施治后的患者, 系列症状未获得缓解, 患者的阳性体征未发生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选择小针刀疗法施治后, 于颈椎肌肉痉挛缓解以及颈椎神经根水肿症状缓解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并且对于患者椎-基底动脉表现出的供血不足现象可以进行有效缓解[5-10]。在此基础上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施治, 可以确保于脑循环改善、脑血管扩张、脾胃调和、健脾燥湿以血粘度降低等方面获得确切效果, 最终使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获得显著提高。

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 同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43%)对比, 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3%)提高程度更显著(P<0.05)。而同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表现展开对比, 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获得更显著的改善(P<0.05)。有效证明小针刀疗法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 合理选择小针刀疗法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施治, 于疗效改善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善等方面可以进行充分保证, 从而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疾病恢复加以显著促进。

参考文献

[1] 金伟, 贾东奇, 李曦光, 等.仰卧位手法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运用.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0):1173-1175.

[2] 杨玥, 阳伟红.常见中医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比观察.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3):282-286.

[3] 钟立军, 廖军锋, 宁俊忠, 等.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35(11):894-895.

[4] 魏楠.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3):693-694.

[5] 洪英杰, 杨雪芹, 张二力, 等.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8):2106-2107.

[6] 孙云廷, 宋新波, 王淑玲. 小针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5):1140-1142.

[7] 陈腾, 姚新苗. 小针刀疗法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4):682-683.

[8] 陈妹. 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遼宁中医药大学, 2012.

[9] 李彦丰. 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1):67-68.

[10] 石海斌. 小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疗效观察. 湖南中医杂志, 2015, 31(6):86-88.

[收稿日期:2017-12-08]

猜你喜欢

半夏白术天麻汤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疗效观察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50例临床观察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