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

2018-04-12翀,刘岩,杨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俞穴视神经穴位

逯 翀,刘 岩,杨 光★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1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10)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是指由任何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变细的一种形态学改变,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1]。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变的最终结果。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视觉传导功能障碍、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病情严重者还可发生视力丧失,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视神经萎缩一般可分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两种类型。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视神经炎和颅内病变与视神经萎缩的发生有关[2]。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复合维生素B片和复合维生素C片等神经营养剂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3]。在中医学中,视神经萎缩属于“视瞻昏渺”的范畴。《张氏医通》[4]中记载的“青盲症”,就是对视神经萎缩所致完全失明症状的描述。由于采用西医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欠佳,且用于治疗此病的药物价格昂贵,因此大多数视神经萎缩患者更倾向于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本文就临床上使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原则及作用机制

使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应采用眼周局部选穴与全身辨证选穴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中医学认为,视神经萎缩的病因主要为玄府郁遏不畅所致,其病机多为虚实夹杂(虚证多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实证多为肝郁、血瘀、气滞等)。因此,中医治疗该病应以化瘀通络、益气养血、补精解郁为主。

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视神经一旦发生萎缩是不可以再生的。但临床上有一部分视神经萎缩患者在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后,其视神经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张宏[5]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视神经萎缩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促进其眼周的血液循环,加快其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恢复其视神经的兴奋性,进而改善其视神经的传导功能。这可能是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机制之一。而朱惠安[6]的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太冲穴,可使其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潜时缩短(P100潜时的变化,可反映视觉信息的传递速度)。这说明,针刺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太冲穴,可有效改善其视神经的传导功能。

2 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方法

2.1 针刺疗法

视神经萎缩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眼底病变。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一般以针刺其眼周的穴位为主。但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过程中,极易伤及其眼球以及眼球周围的血管。因此,笔者认为,在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细毫针。2)采用轻刺缓压、循序渐进、缓慢进针的手法。3)在进行针刺治疗的过程中,应缓慢进针至患者感到眼球出现酸胀感为宜,如需运针,只可轻微捻转,不可提插。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患者留针的过程中,其针感会逐渐显现,在得气后有自然舒适的感觉即为经气来复的现象,此时的疗效也越发明显[7]。若患者感觉针感向其眼球底部和眼球后部扩展,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的眼周组织较为疏松,反复对其进行针刺治疗会对其眼周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对眼部的相关腧穴进行针刺治疗应以每隔2~3天治疗1次为宜。

2.2 穴位注射疗法

在治疗视神经萎缩时,用于穴位注射的药物一般选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葛根素、当归、川穹嗪、黄芪等)和营养神经类西药,如维生素B12、维生素B1以及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等。对于穴位的选择,一般可采用单穴或多穴,常用的穴位包括:脾俞穴、肾俞穴、肝俞穴、太阳穴、风池穴、足三里穴和光明穴等。张瑞[8]在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对32例视神经萎缩患者(共48只眼)进行治疗时,选取其球后穴、新明Ⅰ穴(位于耳垂后皮肤褶皱的中点,相当于翳风穴前上5分处)和新明Ⅱ穴(位于眉梢上1寸外开5分处)作为进针穴位,并向穴位内注入0.25 g的胞磷胆碱、0.5 ml的利多卡因和0.5 g的维生素B2。结果显示,在这32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的视力提高了4行,占患者总数的21.88%(7/32);有10例患者的视力提高了2行,占患者总数的31.25 %(10/32);有4例患者的视力提高至1.0以上,占患者总数的12.50 %(4/32)。这32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63 %。这说明,将药物直接注入眼周的相关穴位,可刺激并提高视觉神经的兴奋性,使药物完全吸收,进而提高用药治疗的效果。

2.3 针药结合疗法及其他疗法

除了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治疗之外,还可根据其全身症状(如脉象、舌象等)对其施行中医辨证治疗。另外,还可采用推拿法、毫针针刺法、耳穴贴压法、穴位割治埋线法和足反射疗法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在上述疗法中,以推拿法、毫针针刺法、耳穴贴压法在治疗此病方面最为常用,其余疗法虽有相关报道,但尚未在临床上普及和推广。

3 针刺疗法的常用穴位

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所选用的穴位一般为眼部经穴、经外奇穴和一些新穴,其中眼部经穴一般作为主穴[9]。常用的眼部经穴有阳白穴、瞳子髎穴、承泣穴、睛明穴和丝竹空穴等,经外奇穴有鱼腰穴、太阳穴和球后穴。近年来,一些新穴也常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如新明Ⅰ穴、新明Ⅱ穴和健明穴(位于眶下缘内四分之一与外四分之三交界处)。头部穴位(如风池穴、风府穴、百会穴)也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此病的穴位。另外,还可根据中医辨证疗法配合体穴治疗视神经萎缩。例如对于肝肾不足型视神经萎缩患者,可为其选配肾俞穴、肝俞穴、太溪穴进行针刺治疗;对于痰湿阻络型视神经萎缩患者,可为其选配阴陵泉穴、丰隆穴进行针刺治疗;对于气血亏虚型视神经萎缩患者,可为其选配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脾俞穴进行针刺治疗;对于肝郁气滞型视神经萎缩患者,可为其选配光明穴、太冲穴、合谷穴进行针刺治疗。除此之外,还可选取耳穴中的眼、目1、目2、肝作为主穴,再配合肾上腺、肾、皮质下、内分泌等耳穴及一些阳性反应点治疗此病。

4 疗效评估

罗平[10]使用针刺疗法对1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时,选取的穴位为攒竹穴、晴明穴和风池穴。这10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60天)的治疗后,其视野和视觉能力均有所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3.3 %。因此,罗平等研究学者认为,针刺视神经萎缩患者的相关穴位,可对其大脑的纹状旁区产生即时影响,增强其视觉中枢生物电的活动。而经过长期治疗,多次针刺作用的叠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神经传导功能,进而起到增强其视力、提高其视觉功能的作用。而徐明录[11]等人使用中药联合针刺疗法对5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后,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2 %。

5 小结

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特效治疗方案。西医学认为此病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因此临床上通常使用营养视神经类药物(如维生素、能量合剂等)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14-15]。近年来,针刺疗法因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疗效确切等优点,受到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欢迎。但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今后的研究方向,笔者认为应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要高度重视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充分结合传统中医学和循证医学,科学评估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并选择优质的针刺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二,持续引入现代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作用机制,不断丰富针刺治疗学理论,为扩大针刺研究的影响做出贡献。

[1]谭清,王丽英,王建平.针刺加中药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11):781-783.

[2]曾庆广,左志高.针刺新明穴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180例疗效分析[J].武警医学,1998,9(4):213-214.

[3]白鹏,徐先伟,王影,等.针刺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对比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5):29-30.

[4]吴雪梅,冯松福,周至安.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4-5.

[5]张宏,周杰芳,靳瑞.针刺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2):25-26.

[6]朱惠安,李传课,彭清华.针刺太冲穴对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的影响[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1,11(1):14-16.

[7]闫晓玲,韦企平,李丽,等.针刺眼周三穴联合风池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7(6):420-423.

[8]张瑞.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1,5(11):117-117.

[9]刘岩,杨光,龙云生,等.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9):714-716.

[10]罗平,刘爱英,张淑忆.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视神经萎缩36例[J].中国针灸,2005,25(7):504-504.

[11]徐明录,秦顺朵.中药辨证针刺配合西药治疗视神经萎缩66例[J].现代预防医学, 2012,39(15):3994-3995.

[12]孙河,赵爽.针刺“窍明穴”(枕视皮质对应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2(4):257-259.

[13]于兆先, 于一中. 针刺耳穴配合中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2,2(2):28-28.

[14]李小玉,张虹,仝警安,等.针刺治疗儿童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09,31(1):21-22.

[15]王研,陈春艳,孙河,等.针刺窍明穴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6,35(5):558-560.

猜你喜欢

俞穴视神经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阴吹验案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夏季穴位养心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