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值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源性高血压60例
2018-04-10徐弘洲宋永伟
徐弘洲 宋永伟
颈椎病性高血压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血压升高,颈椎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因素之一[1],占高血压的25%上[2]。本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头昏、眩晕、头痛、颈项不适或酸痛、上肢酸痛和麻木等,少数人有晕厥史,体检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颈椎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行相应的颈椎治疗后,血压也随之下降,提示血压的异常与颈椎病有关。国内有人把其称为“颈椎性血压异常”“颈椎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颈型高血压”“颈源性高血压”“颈椎病致血压异常”等[3-8]。本病在本篇报道中称之为“颈源性高血压”,是因脊柱力学不平衡所致的肌张力失衡,造成骨关节轻度位移,刺激或压迫颈部的血管、神经,致使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及血管痉挛,从而引起血压升高的一种继发性血压改变[9]。颈源性高血压由于传统降压方法降压效果差,心理压力较大,常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2014年8月—2017年7月采用优值牵引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源性高血压6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我院颈肩腰腿痛科住院患者,男26例,女34例;年龄16~65岁,平均(42.3±9.8) 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平均(6.9±2.0)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10]及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 (WHO/SH)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所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1]。(1)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2)血压升高,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血压的波动与颈部症状的缓急有关;(3)血压升高的同时伴有头晕、头痛、耳鸣、心悸等症状;(4) 对降压药物多不敏感;(5)排除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异常[12]。
1.3排除标准 (1)有颈椎管发育狭窄或连续的后纵韧带钙化,严重的颈椎畸形如鹅颈畸形,椎体骨折等现象的患者;(2) 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精神、肿瘤、结核患者以及孕妇;(3)不能坚持全程治疗者。
1.4治疗方法
1.4.1中药熏蒸治疗 中药熏蒸:采用我院协定软伤外洗药1号方,方药组成:白芷15 g,莪术20 g,三棱20 g,威灵仙20 g,千年健20 g,川椒10 g,桃仁10 g,透骨草30 g,伸筋草30 g,红花10 g,艾叶10 g,五加皮20 g,海桐皮20 g,苏木10 g。具体操作:患者每次熏洗前,熏洗床中药水加热至(55±2)℃,即扶持患者仰卧平躺于熏洗床上,取屈膝仰卧位,一次性中单垫衬熏洗孔周围,颈背部悬空于熏洗孔上方。30 min/次,2次/d,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13]。
1.4.2优值牵引治疗 优值牵引法采用我院自制TCT1型颈椎牵引器,端坐位枕颌套式牵引,每治15次为1个疗程,具体实施分3步:第1步,颈椎前屈25°,牵引重量1/10 w,牵引时间30 min,1次/d,连续5次;第2步,颈椎直立0°,牵引重量l/7 W,牵引时间20 min,1次/d,连续3次;第3步,颈椎前屈15°,牵引重量1/10 w,牵引时间30 min,1次/d,连续7次 (w为患者当日体重)[14]。
1.5疗效标准降压效果标准[15]: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1.6观察指标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积分对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同时采用焦虑量表 (SAS)积分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NDI积分及SAS积分两两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的NDI积分由治疗前的27.9分减少至12.7分,SAS标准分由治疗前的68.6分减少到40.5分。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NDI积分及SAS积分的比较 (x±s,分)
本组60例,根据降压效果标准,显效3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33%。
3 讨论
颈源性高血压是颈椎发生增生、小关节错位或韧带劳损钙化时,牵拉和压迫椎动脉及颈交感神经,使椎动脉发生弯曲、痉挛,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延髓网状结构中的缩血管中枢接受信息发生反馈[16],从而导致高血压。蔡荣林等[17]通过试验已初步证实,当横突压迫了颈部的软组织,进而压迫颈上交感神经节,可引起相应的血压升高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增加,而血压升高与NE变化呈显著相关。颈椎病何以能造成血压异常改变呢?(1)韦贵康[18]认为颈髓慢性受压,尤其是上颈段,多引起血压升高。(2)椎动脉受压:椎动脉缺血[19-20]可导致脑干和大脑的缺血,引起血压的增高。(3)颈神经根受压。(4)隐匿性颈椎病变: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的颈椎病变。其实,大部分颈椎异常的患者都是没有明显的颈髓、椎动脉、神经根等受压的症状,但其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病变所致的交感神经混乱或障碍却可引起血压的增高。
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滞血瘀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景岳全书》指出:“痹者闭也,痹者道路闭塞,则贵于开通者也。”《临证指南医案》强调外治法对本病的重要性,云:“痛定于肩背,此着痹之类,必用外治之药,次以提之……”因此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的中药熏蒸以温通经脉。软伤外洗药1号方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止痛的功效,方中透骨草、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两药相须,治筋骨失养,屈伸不利,肢体麻木,筋骨挛缩,有伸筋透骨之效;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其性好走,尤善追逐风湿邪气;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与威灵仙配伍,尤善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属风湿引起者。四药配伍,共奏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之功,俱为君药。千年健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艾叶温经散寒,三药共奏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之功,共为臣药,增强祛风除湿散寒之效。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均为走泄之品,入血分而有较强的破血之功,入气分而能行气消积止痛,故二药相须为用,善治血瘀气结;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三药配伍,活血祛瘀,行气通经之力强大,助君药祛瘀活络之功。白芷、川椒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之功效,既可缓疼痛之标,又可佐君药以祛风除湿散寒之功效。桃仁、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同为破血之品,相须为用,佐以破血祛瘀之效,治疗血行不畅,血瘀作痛。本剂药物加热后熏蒸患部,有增强皮肤吸收功能及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局部用药药物浓度高,经皮肤腧穴直达患处,且有效成分可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起全身调节的功效,更好发挥药效。加之熏蒸后肌肉关节松弛,配合我院颈肩腰腿痛中心独创的优值牵引方法,纠正因颈椎关节错缝所致的椎间孔改变,增加了周围组织及脊髓的供血量,减轻因椎间孔变化所致的交感神经刺激症,改善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受压或刺激状态,使血压恢复正常。
颈椎优值牵引与中医薰洗疗法,两者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疏通腠理、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是对中医外治法的继承与发展,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性质,加强局部病理代谢产物的排泄,有利于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控制高血压及高血压相关诸症的发作。本方法既能有效降低病人高血压状况,又能较好地缓解病人颈椎功能障碍及焦虑状态,值得推广运用。
[1]叶利斌,卢婷婷,吴汉元.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3146-3149.
[2]吕有魁,何宗宝,陈东昌.国内颈椎性血压异常发病机理研究概况[J].颈腰痛杂志,2007,28(1):61-62.
[3]贺俊民.颈椎性血压异常的发病机理探究[J].现代康复,1998,2(9):932-933.
[4]谢锦旗,隆义清,刘吉武,等.颈椎性高血压(附5l例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4,7(9):33-34.
[5]傅闺根,林亚辉.颈性高血压28例与X线分析[J].河北医药,1995,17(3):149-150.
[6]严敏.颈型高血压治验[J].河南中医,1998,18(3):182.
[7]袁汉,郑光亮,左慧荣,等.牵引推拿治疗颈源性高血压31例[J].按摩与导引,2001,17(6):9-10.
[8]晁健.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致血压异常[J].贵州医学院学报,1999,24(3):287-288.
[9]赖春柏,段俊峰.颈源性高血压实验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9,30(1):75-77.
[10]孙宇,李贸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淡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11]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1999,7(2):97.100.
[12]曹玲,侯广云,范文双.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针刺研究,2007,32(3):195-198.
[13]金斌,鲍铁周.中药熏蒸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4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6):39-41.
[14]鲍铁周,宋永伟,郭艳幸.优值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J].中国骨伤,2005,18(5):260-262.
[1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6]贺俊民.颈椎性血压异常的发病机理探究[J].中国临床康复,1998,2(9):72-73.
[17]蔡荣林,吴子建,何宗宝,等.牵拉颈上交感神经节对家兔血压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2012,34(12):900-902.
[18]韦贵康.颈椎性血压异常发病特点与中医治疗[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6(4):38-40.
[19]叶利斌,花爱远.家兔脑缺血耐受性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4):518-519.
[20]叶利斌,花爱远.可控性兔全脑缺血实验模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