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一席之地于语法知识

2018-04-07洪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语法结构上联定语

◎洪婷

一、初中语文的语法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的语法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日渐淡化,甚至达到忽视、完全不讲解的地步。在各种现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即使有,也多以附录的形式存在,地位可想而知。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大概是由于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7到9年级课程标准对语法知识有这样的叙述:“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实施建议上写明:“在教学中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1]

因此,有些教师本着不考便不讲的原则,直接跳过了这一块;部分教师虽想教授这一部分内容,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迫使老师对这一考试不大涉及的知识直接放弃讲授。所以,学生在大脑中也就不能形成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不再重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二、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重要性

然而,语法知识对于初中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的基本要求与语法知识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因为,掌握了语法知识,学生首先能读懂文句的意思,阅读能力会得到提升;掌握了语法知识,学生能正确运用语文,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表达的规范化;掌握了语法知识,学生能够用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写作,通过灵活的掌握语法知识,用各种新奇而又恰当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之呈现在字里行间,达到语言文字精妙组合的效果。

三、初中语文教授语法知识的必要性

新版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虽规定语法知识不考,但在实际的题目中却在考查语法知识的应用。换句话说,中考语文不会直接考查具体的“主谓宾定状补”这些知识点,但在很多题目的解答中,却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才能完成答题。所以,初中阶段教授语法知识显得尤为必要。

以安徽中考语文的“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为例,当中就有一些题型需要运用语法知识来解题。

1.对对联 2017年安徽中考第四题“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彩”,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下联。我们知道,上下联应该词性相对、结构相称,所以我们应该从上联的语法结构这一层面来分析。上联中,“银幕”是名词,做主语;“流转”是动词,做谓语;“光彩”是名词,做宾语。而“咫尺”是名词作定语,修饰主语“银幕”,“千般”也是定语,修饰“光彩”。因此,上联的语法结构是:定语(名词)+主语(名词),谓语(动词)+定语(名词)+宾语(名词)。弄清了上联的语法结构,下联只需在4个选项中,找到某一选项与之一一对应即可。首先看C项,“琳琅满目”是一个成语,不符合上联定语(名词)+主语(名词)的结构,故排除。D项“小小梨园”符合上联定语(名词)+主语(名词)的结构,但“上演生旦净丑”中,“生旦净丑”是戏曲中的四个行当,属于并列结构,不符合上联后半句的语法结构,也排除。剩下的A、B两项都符合上联的语法结构,但我们联系题干“对对联 赢影票”,会发现上下联的内容要和电影有关。A项“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侧重于读书,适合放在书房等地方;B项通过“方寸镜头”、“万种风情”等信息课判断该联与电影有关,因此答案选B。

2.划分现代诗歌的节奏 中考考查是个节奏的划分,有时也需要根据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组成的。一般主谓之间或者动宾之间需要停顿。

3.仿写句子 中考的语文综合运用部分也常常会考查到仿写句子这一题型,在仿写之前首先就需要注意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例如:绚丽的云霞浣净了,柔和的晚星就位了,______。[2]前两句的主语“绚丽的云霞”、“柔和的晚星”都是一个形容词+名词构成的定中短语,后面“浣净”、“就位”都是动词做谓语,整句话是主谓结构,意思都是“什么怎么样”。因此,仿写的也应该是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分析了语法结构,再加上前两句是夜晚来临的具体景象的百姓,我们就可以较容易的写出答案,如:明亮的月亮升空了。

当然,中考的语文试卷中,考查到语法知识的题目绝不仅限于语文综合运用中的题目,但光从这一题型来看,语法知识对于它的解答就十分有用。

四、如何解决这一现状

因此,在初中阶段,我认为,我们对语法知识不必进行详细系统的讲解,但需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如词性的分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3]尤其是实词,对于我们解答语文综合运用性的题目帮助很大。

又如单句的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搞清楚分别是什么样的词语及形式能充当这些句子成分。

在讲授这些知识时,教师首先应当遵循精讲的原则,即讲授能满足初中语文语法分析和表达需要的语法知识,不大管用或用处不大的知识不必涉及,以便减轻学生理解与记忆的负担。其次,讲解时尽量少用抽象的语法术语,避免晦涩难懂,致使无法提高学生学习此类知识的兴趣。最后,要注意讲练结合。讲解一个知识点立刻用题目进行实战演练,一方面能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学生感觉能通过所学知识解决不大熟悉的题目,也会增强他们学习语法知识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受制于考纲、过于功利的不教授学生必要的语法知识,否则学生迈入高中时,必备的语法知识缺乏会让他们与高中的某些知识脱轨。所以,初中语文需要教授点儿语法知识,留一席之地于语法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武泽涛.2018安徽中考试题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语法结构上联定语
牛年春联集锦
被名字耽误的定语从句
小试身手
长沙方言中的特色词尾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英语定语从句跟踪练习
大学英语B级等级考试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解题技巧
羊年春联
乱字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