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学生国际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深圳市龙岗区清林小学为例
2018-06-29曾遥卫宜洛
◎曾遥 卫宜洛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公众的国际观[1]。国际观是人们认识国际化现象并参与国际问题的立场与态度,是个体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2]。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未来中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人才。显然,树立正确的国际观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前提,这说明教育改革已经开始着眼于学生的国际观培养。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开始形成国际观的基础阶段,“基础”对于任何教育而言都是起到重要奠基作用的,国际观教育也不例外。
小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国际观若干年后将直接影响着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判断和具体的国际行为。但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被环境或他人左右自己的想法和态度,目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课程中已有国际观教育的内容,但他们的国际观教育现状与教育效果如何,我们还不得而知。本研究拟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国际观的影响因素,及他们对外国的认知和态度,寻找、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为小学生的国际观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共选取了案例学校六年级的全体学生共310人,剔除无效数据,有效样本数为298份。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女性占48%。
2.研究工具 国际观的测量采用吴焕烘[3]等人设计的问卷,由29道题目组成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国际经验与思维(6道题目)、家长经历与作为(6道题目),以及跨文化理念与作为(17道题目),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国际观知觉程度越高。在本次调查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6,符合研究要求。
三、调查结果
1.小学生国际观的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小学生国际观的知觉程度在中等偏上,从每题的平均分数来看都超过了3分。其中跨文化理念与作为变量最高,其次为整体国际观觉知,最低为家长经历与作为变量。分别班级和性别为自变量,以国际观及三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分析,在班级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1 小学生国际观的现状
2.父母职业和学历的差异分析 分别以国际观及其3个因素的得分为因变量,分析检验其在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父亲职业、母亲职业上四个父母背景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父母背景对小学生的国际观及其变量间无显著性差异。
3.小学生自身对国际观的差异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有无外出经历和外国朋友对小学生的国际观有显著影响,除有无外出经历对跨文化理念与作为没有影响外,在国际观总分及三种具体内容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是否有无上网设备仅在国际经验与思维这一变量上有显著影响,在其余变量上无显著影响。
表2 小学生自身对国际观的差异比较
四、讨论
1.小学生的国际观总体中上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的国际观及其三种具体因素总体偏上,平均每个题目都达到了3分以上,在跨文化理念与作为变量上将近4分,这说明目前小学生的国际观觉知程度较高,但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班级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一方面说明国际观教育不受两者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班级和性别之间教育整体上比较均衡。
2.家庭背景对小学生的国际观没有影响 本次调查分析了父母的学历和职业对小学生国际观的差异,结果发现父母的学历和职业对小学生国际观没有显著影响,这与一些人的研究结果不同。薛安琦的研究发现父母的学历对小学生的国际观有显著影响[4],这可能由于此次调查中父母学历偏低的数量较少,也可能是因为在深圳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无论父母学历如何,都有较高的国际意识,这需要进一步分析。
3.小学生自身的经历在其国际观上存在差异 小学生自身的经历在本次调查中主要分三个方面,有无出国经历、外国朋友及上网设备。研究发现出国经历、外国朋友对小学生的国际观有显著影响。可见小学生的觉知程度不高,其思维容易受自身的经验影响,这也与心理学在研究中发现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但仍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这一研究结果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宁越敏,王卓,何丹,唐扬辉,张凡.中国大学生的国际观调查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01):1-11.
[2]刘慎军,段伟.论大学生国际观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J].教育评论,2017(09):18-22.
[3]吴焕烘,黄月纯,张宇梁.两岸城市小学生国际观之研究[C].教育发展研究官网 http://www.cnsaes.org/homepage/html/gallery/haixialianganzhongxiaoxuejiaoyu/2052.html
[4]薛安琦.小学生国际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