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2018-04-0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实践性导图物理

宗 珺

(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 21300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不适用于现代化教学模式.传统物理教学往往注重课堂教学,注重应试教育,轻实践与应用,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学生不能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也不能把知识转换为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要求教师积极准备教学材料,对学生采取积极引导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转变为分组讨论、积极沟通的模式.而目前大部分物理教师仍然对于实践性教学认识不够深刻,在教学模式上墨守成规,不愿转变思路,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不到丝毫作用,导致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名存实亡.

1.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点的实践与应用,但是物理来源于生活,被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物理现象都应被认知和探究,现在不光是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就连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动手实践能力,受此影响,教师很难教引导学生进行实操,物理教学大多都是为了应试而教学.

2.物理思维培养的欠缺

物理思维的培养不同于语文、政治等理论课程,如果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根本提高不了物理教学的质量.物理教学往往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考试而复习,对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并不能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反而禁锢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多的停留在理论的灌输,脱离物理实验,脱离物理探究与讨论,只会让学生对于物理学习更加抵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

3.教师能力上的缺乏

物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不亲自动手实践是无法深刻理解的.而由于部分学生的教师,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自身的实践与操作能力都缺乏,一旦从学校毕业,进入实际物理教学中,肯定也是照本宣科,灌输式教学为主,无法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践,也无法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的物理教学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不同于以往传统物理教育的“死记硬背”,它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把知识点生动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只有把思维导图利用好,就能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培养高素养物理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前面已经提到,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主体,要达到实践性教学,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这里提到的素质不仅仅是专业素质,还要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自身的水平能力提升上去了,才能给学生做好榜样,给学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

2.对思维导图做深入了解

教师在上物理课之前,首先应该对思维导图做出自己的正确理解,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通过导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在复习的时候更加精准,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耗费,最高效率的达成学习目标.

3.明确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并将其扩展开来

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应当制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思维导图进行合理的编排,比如在学习《声的危害和控制》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来了解声音是什么?通过实验来了解声音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声音的传播条件又是怎么样的,在生活中对噪声应该如何控制,最后演变为生活中声音的利用都有哪些例子等等,然后教师可以绘制声音的思维导图,以声音的不同分类来做编排,再以声音在生活中的利用作为发散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发散性思维,比如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什么是噪声,高于多少分贝才能算是噪声?有哪些方法可以抑制噪声源呢?又比如在学习《光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是什么概念,它都有什么定律,反射都有哪些类型,然后在发散的讲到镜面反射、漫反射等现象,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来列举出光反射所包含的内容及扩展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光反射的案例,有哪些是人为的,又有哪些是自然反射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在实验中、生活中求证物理现象

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并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当设定生活化实践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检验或求证物理现象,发现物理规律,探寻物理所蕴含的真谛,通过生活化场景的感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点难以记忆的难度.而初中物理所包含的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的命脉,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的发现,所以对于物理实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在学习《运动和力》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演示,进行浮力和摩擦力的实验验证,通过亲身体会来感受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浮力和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运用,力和运动到底有哪些关系等等,学生经过亲身感知后,对于知识点肯定可以起到巩固、加深理解的效果.

综述,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来亲身体会,才能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才能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全面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创新和运用,也让我国构建全面型人才的教育战略更进一步.

猜你喜欢

实践性导图物理
只因是物理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处处留心皆物理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第6章 一次函数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