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2018-04-03李辉
李 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中心中学 221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微课逐渐占领了初中教学模式.微课的兴起极大的便利了教学,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微课的应用对初中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这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得到了暴露.因此,为了更好的优化教学质量,需要更深层的探索.
一、利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吸引人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兴趣,才能为整节课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一般分为故事导入或者实验导入.故事导入就是利用名人名事的成功事迹来激励学生,而实验导入就是通过做实验来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可是这两种导入方式用的太多了,就失去了趣味性,随着学生的心理变化,他们对这样的导入方式已经免疫了,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听课动力.因此,新颖的微课模式可以弥补这些缺失,做到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的压强》时,传统的导入方法就是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但是根据以往经验来看,这样的导入比较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效率.同时网上的实验演示视频已经过时了,不适合现代的发展趋势.因此,微课导入是最好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在实验室做好实验,制作成视频给学生观看,形象生动又直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了微课视频的导入,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极大的推动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利用微课再现,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
布鲁姆的教学观认为,任何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辅助工具来完成.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微课等作为辅助.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教师要把实验的重难点讲解透彻,因此利用微课是最好的办法.教师提前把教学重难点放进视频中讲解,让学生在新课之前有个了解.课后也可以再次观看视频,达到巩固和复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机械运动”一课时,本课的重难点是运动快慢和运动平均速度的测量和计算,教师先在网上下载相关的课程教案放入微课视频中,让学生提前预习和了解.在学习完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后,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的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快慢以及运动平均速度.然后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来展开实验.这样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也就比较扎实了,理论加实践的双重推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质量.
三、利用微课巩固,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微课的特点是简短精干,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重点突出.微课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实验过程,教师提前制作好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观看,熟悉了某个理论,概念或者实验步骤之后,可以保证第二天的高质量课堂.微课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时观看,种类丰富,资源共享,方便操作,可以同时提高学生和老师的专业化素养.然而学生的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的微课模式,这样才能发挥微课的最大化教学价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课时,自主安排听课时间,只要能在上课之前吸收视频的内容就达到了效果.这种分层的微课模式,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学习电路连接问题,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放入电灯,电风扇等等的电路连接视频,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来观看简单或者复杂的电路视频,了解串联,并联等实验原理.
四、利用微课视频,重现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来证明某个原理.实践证明,物理课堂上就是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教师需要为学生先演示实验的制作过程,在进行讲解注意的事项,这样会大大浪费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效率.然而为了保证实验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实验演示是必须的过程.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课堂上做实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单纯的理论知识会让学生感到乏味,降低听课效率,因此,要想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确保实验的正常操作,微课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提前把讲解实验的视频制作好放在网上,让学生在上课前一天观看,做好预习工作,为第二天的高效率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视频中的每个实验步骤都要详细清楚,要边做边讲解,方便学生理解,才能更好的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制作了视频以后,可以方便学生反复观看,保存,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多看几遍,不但节省了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实验质量.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实验视频让学生课前观看,保证课上实验的顺利进行.
总之,微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微课,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微课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它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根据教学效果做出教学调整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把微课的辅助作用实现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