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实践策略
——以剪纸教学为例
2018-04-03许钦敏
许钦敏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1)
以“核心素养”为纲的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指明了美术课堂教学只有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本位。
一、以项目为中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需要从“知识技能取向”转向“解决问题取向”。给学生一个项目,让学生根据项目最终所要达成的目标任务及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以项目和问题驱动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文本操作过程,而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学习。
在剪纸教学案例中,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剪纸的语言,笔者设计了一个任务——“好朋友要结婚(过生日)了,你准备设计什么剪纸形象做礼物?”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任务单,让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教师通过任务单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关注的是哪些面的知识。由于观察的角度、兴趣点、知识经验不同,学生做出各种不同的任务单,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有的说送“双喜字”结婚都要贴喜字,祝他们双喜临门“早生贵子”;有的说送“团花”祝他们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运用剪纸语言(太阳纹、月牙纹、锯齿纹、柳叶纹等)进行美化设计,以什么形式传递美好祝福,如何保持作品形象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等。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可以以谐音、借物寓意等方式赋予形象以吉祥寓意,传递美好祝福;图像设计时边缘要有连接线;技法上注意阴刻线线相断,阳刻线线相连等要领。然而,进入设计层面,面对剪纸形象设计,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感觉无从下手,教师提示学生尝试“简单模仿——改变外形——迁移联想”的创作模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的造型问题,也进行了创意方法的指导。作品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剪纸可以用在什么器物的装饰上?”学生把美术知识与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视野中理解剪纸艺术在生活中的意义。
这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以项目和问题驱动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加强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解决了剪纸的基本语言和剪刻技法,学生也能在整合知识的过程中,较为轻松地掌握对称式剪纸的创作规律,解决了如何运用剪纸技法传递祝福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语言的自主建构,思维的积极建构以及人文的融合建构,促使学生有效内化与整合知识,并迁移应用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去,形成关键能力。
二、在从“我”到“我们”的角色转变中实现团队合作
核心素养本位的学科教学,促使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有益于学生会话的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协作和会话共同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这里指的协作主要是以互动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教学活动取向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因此,学生的身份从以往独立的学习者,转而变成了集体活动的参与者,实现了“我”到“我们”的角色转换。以剪纸绘本为题的课堂教学,经历了从“材料收集—故事创编—分工合作—版面编排—封面设计”的过程,需要团队力量才能完成任务。这时每位成员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每位组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有的进入角色构思剧本;有的发挥特长设计形象;有的剪刻形象;有的绘制背景;有的负责最后的版面编排,完善画面。成员们分工合作,各自在项目学习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倡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创意和见解;教师作为学生的帮助者,重视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和评价自己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发展水平。
三、以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美术信息的关注,还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知识的建构和问题的解决;更可以激励学生在直观的、游戏化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发现。笔者在剪纸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手段,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达到如下效果: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借助剪纸故事短片,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借助民间剪纸的历史背景的影像资料,增强学生对剪纸文化的理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借助媒体展示大量精美的图片进行图像识读,开拓视野;将复杂的剪纸设计制作过程录制成微课加以演示,帮助学生观察设计制作的步骤与过程;设计游戏互动环节帮助学生体验创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等。
四、通过跨学科统整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当前,世界各国都注重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重视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关注跨学科综合学习,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合情、合理、合法的健康个性,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核心素养。教学案例《手工剪纸灯饰》正是将剪纸、立体构成、物理等不同领域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相对完整知识体系。
目标:1.探索灯具制作材料及透光性能之间的关系。2.探索剪纸灯具设计制作的基本流程。3.体验合作型学习,锻炼解决问题、与同伴沟通等思维能力。4.养成美化环境的意识。
实施过程参与(Engagement):1.根据使用功能,构思一个剪纸DIY灯具,造型、体量、色彩、结构、光效。2.光源性质与情感反应。3.实物展示与评价(同时关注用电安全)。
探索(Exploration):1.学生一起制作剪纸装饰的灯具后展开讨论:什么材料制成的灯罩透出的光线最好,它们具有什么特点?学生们认为纸、布、塑料等都适合用来做灯罩。2.搜寻可以利用的材料,设计制作独特的灯具。3.学生4人一组制作手工灯,教师观察,进行必要的指导。
解释(Explanation):学生在同伴面前分享、解释自己的灯具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的,并介绍不同材质灯具带来的美感。
评估(Evaluation):接上电源上测试各自种灯具的效果。测试完,学生一起讨论哪些灯具做得好,好在哪儿,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善等,为进一步改善灯具做准备。
延伸(Extension):根据测试情况进一步改善灯具。
整合关联学科知识,以项目和问题驱动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尝试综合运用跨学科理念、结构化的美术学科知识,去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美术学科教学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