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唯”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对策

2018-04-03翁乾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职称课题论文

翁乾明

(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7)

2018年10月23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和工程院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各部门要重点清理职称评审、人员绩效考核等活动中涉及“四唯”的做法。真是大快人心。

一、“四唯”的危害

长期以来,“四唯”形成惯性巨大的量化评价体系,使人才评价陷入了怪圈不能自拔。“四维”的危害多多,现略举一二。

1.出现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主观恶意的学术失范行为。现在一些教师与研究者,因深受“四唯”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浮躁,无心搞教学、做学问。为了多快好省地出“成果”,不惜剽窃抄袭,篡改数据,捉刀代笔,弄虚作假,违反研究规范和监管要求,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者形象。

2.导致学术腐败

常见的学术腐败,是围绕学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进行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权权交易。你先给我好处,我才给你方便。比如,权威杂志编辑收受贿赂替人发文,领导得了好处之后把难得机会给了平庸者,官员出于私下交易给不具备资格的人提供研究经费等行为。影响极其恶劣。

3.强化急功近利

现在人人皆知,SCI论文、高奖项、高职称、高学历,会带来诸多好处。于是整天关心的不是学术本身,而是与“四唯”相关的“帽子”“牌子”“幌子”,热衷于动歪心思。为挣足晋级工分,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人人都挑选短平快课题,不愿去做周期长,原创性、引领性、风险大的课题,教学与科研变得日益浅薄、狭隘而平庸。

4.损害独立人格

做对事不如跟对人,“四唯”导致唯马首是瞻。渐渐地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做课题研究的洞察力不重要,看风使舵的本领才重要。于是,日益严重的人身依附、话语依附、理论依附、模式依附、心理依附就出现了,进而使作为教育者、思想者、研究者的独立人格与科学精神的日益式微,从精神到行动都落入陈腐的窠臼。

5.加剧思维固化

这是上一条的延伸。创新人才通常是自信十足、思想深刻、感觉敏锐、思维活跃、专心致志的人,但又多是恃才傲物而不老于世故。如果要求他们照着“四唯”标准一条一条地拿足积分,取得资格,才能领衔申请科研项目,再好的人才也会被磨平棱角,当初的才干、冲劲与锐气,也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6.造成资源浪费

资源的浪费表现为资源的未充分利用或过度消费等方面。“四唯”的起因是思想的偏差引起人为的障碍,从而导致了思维固化、体制僵化、学术教条、方法古板、技术保守、眼界狭窄等问题,由此所引起有形与无形的资源浪费非常惊人。例如,把大量重要的资源提供给头衔高的外行“专家”去支配。

7.出现精神堕落

什么人文精神,什么科学精神?都无所谓。只要论文有“质量”,课题有“档次”,经费弄得到,“积分”上得去,“工分”赚得到,我就有名有利,黑白通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诚信、严谨、敬业、创新通通不管。结果,胜出的并不是有真本事、能出成果的人,反而是那些不学无术,但善于钻营的人,劣币驱逐良币。

8.进入恶性循环

在“四唯”的影响下,人们的精力,更多地放在项目与经费的争夺战中。一旦争取到手,如何深入研究却无人问津。是死是活,就看替头面人物打工的年轻人的悟性了。那些起主导的既得利益者,在“四唯”的评价体系中吃香喝辣、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掌握着话语权,会极力维持“四唯”体系的恶性循环。

9.产生平庸导向

“四唯”会给钻营者带来许多好处,还有多少教师会好好教书育人?会安心搞教学科研?会用心去立德树人?本来论文的质量高低不在于刊物级别,在于论文本身;讲课质量高低,不在于职称高低,在于实际效果;本事的大小,不在于学历层次,而在于实际表现,可如今这常理全乱了套,于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

二、“四唯”的成因

“四唯”是如何形成的呢?其成因非常复杂,本文笔者仅从偏冷的角度进行分析。

1.受虚假繁荣的蒙蔽

以“奖项”为例。不难设想:即使参评成果的质量再低,也总能评出三六九等来!结果拿了奖之后,仿佛能力就突然增长了,水平就突然提高了。但这一切,都是虚假繁荣。以中小学为例,全国各地,一下子冒出那么多的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名校长、杰出教师、功勋校长,正常吗?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中真正让人心服口服的寥寥无几。如此轻易就能获得,还有谁会静心做研究、搞教学、做学问呢?于是,矮子里面挑高个,便成了有关人才工程的第一法则。

2.受泡沫政绩的诱惑

对官员而言,由“四唯”所派生出来的一大堆的头衔就是显赫的政绩!你看,我培养出了多少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领衔人!他们又带出了多少数量可观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数据洋洋洒洒,令人眼花缭乱。还有那么多的科研成果被评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这怎么不让人自鸣得意?然而,“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水平还是那个水平!

3.受头面人物的推动

一些得了好处又卖乖的学者,在极力推动“等级制”。例如规定:给培训班开课,正高职称多少钱,副高职称多少钱,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正高”教师的培训课上得再烂,也给“正高”的待遇;“副高”的教师课上得再好,也只能给“副高”的待遇。然而,那些头衔高、职称高、学位高的人的上课水平未必高。原因很简单:一、这些头面人物都是抢手货,整天应付都来不及,哪有时间静心备课?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二、这类头面人物整天考虑的是做大事业,争取“大项目”,哪能顾得上你这小小的培训班?因而,所开设培训讲座,往往不接地气。

4.受行政权力的加持

当个人本事与行政权力相冲突时,权力永远是赢家!这荣誉我爱给谁就给谁。所以,在我们这个国度,还有相当多在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方面不占优势“老实人”,依然是堪担重任、广受欢迎的人才!但他们一直在吃哑巴亏。例如,尽管他们上课很解渴、很受用、令人如梦初醒,但这一切都没有用!人家不是“按质论价”,而是一律按你的职称高低决定你的报酬!主办方会对你说:“对不起,上头有明文规定,我需要你的职称复印件。”

5.受长官意志的影响

“指鹿为马”“唯我独尊”,就是长官意志。我说圆就是圆,我说扁就是扁,不容分辩。评估过多过滥,就是“长官意志”的体现。弄得基层领导,整天迎来送往,疲于奔命,做表面文章,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炮制出了上百盒的待查材料,哪有时间抓教育、抓教学、抓研究、抓改进?如此劳民伤财之后,要是评过了大家皆大欢喜;要是评不过,轻则挨批,重则换人。最大的危害是误导了教育的走向。校长哪能潜心抓教育教学?还不是整天忙着应付检查评比、接受各类培训、整天花样翻新?我们的教育与科研何时才能“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6.受形式主义的牵制

“我要看证据!”这就是貌似严谨的形式主义!教育一定能留下完整的痕迹吗?未必。我给学生讲过多少话?开过多少讲座?谈多少次话?简直不计其数。我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灵活机动的教育,根本无法留下完整痕迹。可是人家偏偏要你呈现怎么办?回头一个个补,简直劳民伤财!本来,办学的最大理由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上头检查的需要。其实,一所学校办得好坏,不要看那么多东西,只要参加这所学校的一天生活就够了。如果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朝气、正气、灵气、大气和书卷气,就是好学校。

7.受错误逻辑的支配

在“四唯”的背后,有一系列错误逻辑。有个寓言,说的是一只蜈蚣与一只青蛙做邻居,一天青蛙实在忍不住,开口问蜈蚣:“蜈蚣老弟,我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用后面两条腿,什么时候要用前面两条腿。可是,你有那么多对的腿,你怎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用第几对的腿呢?”蜈蚣听罢回应说:“啊,这真是个问题,我怎么就没有注意到呢?那就让我想想吧。”于是,蜈蚣开始有意识地指挥自己的每一对脚,突然发现自己再也无法自如地指挥每一对脚了,结果蜈蚣再也爬不动了——尽管每条腿都在动。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果把不成问题的事当作问题,就会酿成大问题。其实,我们的教育、科研和评估,早就把许多不成问题的事当作了问题。

8.受浮躁风气的裹胁

我们的教科文卫日益变得浮躁,似乎只有大动作才算做工作。本来,作为中小学教师,其正业就是教育教学,要静下心来研究课程、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给学生打好品格的基础、学业的基础、方法的基础和习惯的基础。学生只要上课专心地听,课后开心地玩,自习认真地学。该动的时候全力以赴,该静的时候全神贯注,做到动静分明。就像阴阳两仪,推动着“教育”这个太极优美地旋转,培养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来。学校要大幅度减少作业与考试,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多锻炼、多活动……能这么做,基础教育一定会十分精彩!可如今,我们的中小学太过浮躁,反而把师生弄得人不人、鬼不鬼。

9.受到虚荣心的哄抬

“四唯”的背后一定有虚荣心在作怪。这也让许多聪明伶俐的校长和教师心思用歪了。就以做课题为例,整天热衷于申请课题,研究课题,宣传课题,然后就打通关节,各个击破,最后弄了个大本烫金的一等奖或特等奖证书,这不仅数据好看,牌子好看,面子更好看。其实,明眼的人都知道,没有人会把这类课题当作一回事,其得奖之日就是其结束之时——再也无人问津了。这类课题是“伪课题”——“垃圾课题”。做这类课题,其实就是瞎折腾。

三、“四唯”的应对策略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破解“四唯”困境,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人无力独自完成,只能略谈一孔之见。

1.研究后续产生的问题

随便列举几个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一是如何界定、谁来界定标志性的成果?二是如何突出和评价品德、能力和业绩的导向?三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算不算标志性成果?如果不算,什么算?如果算,怎么算?四是评价自主权的下放是个很好的思路,但下放后如何保证公权力不会被滥用?五是不“四唯”,但还要“四看”。即:在不唯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之后,起码还要看论文、职称、学历、奖项,那该怎么看?咱们中国的事情历来都是如此:按下胡芦浮起瓢,一个问题解决又会冒出新的问题。

2.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我国每年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接近于美国,但数量庞大、档次不高。旧的机制不行就要重建,这一新机制必须是可操作、得民心、接地气,与世界接轨。不能再因“矮子里面挑高个”式、或“幼儿园办家家”式的胜出而沾沾自喜。要坚决摆脱由“四唯”所产生的路径依赖。人才评价的主导权一定要从行政机关转向专业机构。不能再一味地搞“短平快”了,要让专家、学者、教师和科技人员,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专心、静心、潜心地做学问、搞研究、做教育、搞教学。

3.减少评审评估评奖活动

不能把评审评估评奖当作成长的第一推动力。要防止“三评”扰民,不要人为地增加分散精力的事情。84岁的屠呦呦站上了诺贝尔领奖台上,举国震惊。如今还有多少人愿意象屠呦呦一样潜心下真功夫,做大学问?很少!如果短平快就能实现名利双收,就没有人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屠呦呦是好样的,但又是好运的!说他们好样,是因为她所带的团队,宁可潜心做研究,尝百草,试千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不容易;说他们是好运的,是因为他们毕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但不知有多少人才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与肯定。

4.增强评议评审公信力

论文、职称、学历、奖项也不能不看,毕竟代表着一个学者的实力,但必须有足够的含金量,这对评审和评议的可信度和公信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依然只认刊物档次,而不认文章质量,那么一定会迫使人们走歪门邪路,把低质量的文章尽量发表在高档次的刊物上。人们不得不去追风向、拉关系、找门道,放弃自己研究所长。本该是“谁有本事谁来干,谁是内行请谁上”。可是,你怎么知道谁有本事、谁是内行?还是要靠评议评审,如果评得没有公信力与可信度,就要命了。

5.对资源作相对平均分配

“科研评定应重在看成果质量”,但实现起来很难。我们的现状就是如此,一强调质量,就会出现人情评审。怎么办?可以通过淡化科研等级制,即将“帽子”变成荣誉性嘉奖,不把科研等级与“帽子”等级相挂钩,要把科研资源进行相对平均的分配。这样一来,哪怕戴不上大“帽子”(如“长江学者”),同样也能获得研究经费和相关支持。这对于那些愿意坐冷板凳的学者则是一件大好事。

6.鼓励潜心静心做学问

每一个想把事情做好的人,都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因为,教学无底洞,科研无底洞,必须静心专心潜心去做。每一个追求卓越、不甘平庸的教师与科研人员,不仅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要有艰苦奋斗的勇气,还要要有“坐冷板凳”的准备。坐冷板凳就意味着与名利无缘、和风光无缘,就要准备同寂寞相伴,与清苦相随,甚至还要流委屈之泪,忍埋没之苦,受冷落之辱。政府要为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才铺路搭桥,必须着眼于长远,制定出更加公平公正有远见的政策,才能鼓励广大教师与科研人员沉下心来,做出无愧于做人的良心、无愧于国家和人民成果来。

归根到底,还要继续简政放权。李克强总理说得好:“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我们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科技活力的“乘法”。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在科教文卫的国际竞争中,从被动的“跟跑”,变为主动的“并跑”,直到实现稳健的“领跑”。

猜你喜欢

职称课题论文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职称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