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运用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8-04-02章洁敏
章洁敏
摘 要:媒体融合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但同时也为高校民族团结事业来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云南省10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载体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云南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建立起校园全媒体平台,实现校园媒体组织与管理、内容、渠道、工作队伍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工作模式,打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媒体融合 云南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载体
云南省是我国民族种类、民族自治地方和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和关心云南民族工作,2011年9月9日,就作出“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不懈奋斗”的重要批示。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明确把“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云南发展的三大定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云南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环境急剧变动、多元思潮持续激荡,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网络等新兴媒体舆论格局日趋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把高校作为其意识形态渗透和破坏的突破口,将高校大学生作为重点宣传对象,通过网络等新媒体途径进行的散播宣传,以扩大其分裂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在云南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各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青年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民族观,是维护高校稳定和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1]媒体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常态下改革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纵观云南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电视等)虽具有集中性功能,但已不能满足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需求,以校园互联网和手机信息平台为主体的校园新媒体凭借内容多样性、主体虚拟性、传播开放性、信息传输即时性等特点,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是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关键手段之一。这就迫切需要结合媒体融合背景下民族团结教育的新特点,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政策宣传、舆论监管与引导、信息交流、感情联络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探寻新的载体运营模式,从而为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注入新的内容。
1 媒体融合背景下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运用现状
课题组通过座谈、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方式,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红河学院、保山学院、文山学院等10所高等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问交流,对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载体,學生喜欢的民族团结教育形式以及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创新和亮点进行调研。同时,课题组还制定了《2016年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载体运用情况调查表》,对这10所高等院校的党委宣传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媒体使用情况,并针对重要数据,在各高校官方媒体上进行内容分析,对比找出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载体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 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校园媒体使用现状
由调查结果不难发现,橱窗、海报、横幅等宣传形式是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最主要的媒介方式,占所有媒体使用次数的34%。此外,广播宣传次数占8%,官方微博占12%,官方微信占11%,校园网占19%,校报宣传占16%。具体来看,10所高校中,有9所高校使用橱窗、海报、横幅的宣传次数位居所有媒体使用的前两位。其中,云南民族大学因其民族高校的特性,在利用橱窗、海报、横幅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上更是远超其他高校,达到120次。与此同时,校园网超越其他传统媒体,一跃成为云南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排名第二的媒体形式。10所高校中,有7所高校对校园网的使用次数位居所有媒体使用的前两位。
调查统计显示,云南各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都充分利用了校园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并及时顺应网络等新兴媒体舆论格局,把握新媒体在宣传报道中的优势,发挥新媒体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积极作用。10所高校中有7所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使用新媒体的频率要高于传统媒体,个别学院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媒体使用比例高达90%。
从媒体宣传的内容上看,各高校除了使用传统媒体单一的文字和图片外,开始趋向于运用声画结合、生动活泼的新媒体形式,来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效果和效率。例如,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新媒体宣传民族文化传媒学院拍摄的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作品,记录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了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网站,下设文件精神、政策法规、创建动态、民族文化、媒体关注和图说民大等板块,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为学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课堂教育和活动教育开展情况
从调查走访中发现,云南高校开设的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课程的设置不再局限于民族政策法规的理论教学和形势政策分析,更是涵盖了诸如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民族体育、民族音乐、民族语言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鉴赏,让学生可以在耳濡目染中体验民族文化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例如,云南大学在2016—2017上半学年共开设了35门民族团结相关课程,云南师范大学开设了22门,其中包含云南民族语言文字概论、少数民族民俗与艺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民族特色浓厚的专业选修课程。此外,红河学院成立了民族研究科研机构,文山学院建立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云南财经大学建有中国少数民族财会博物馆,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活动等形式,丰富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云南高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涵盖了文艺类、节庆类、体育类、知识类、实践类等所有门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劳逸结合,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学生在访谈中普遍表示,活动教育是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民族团结教育载体,且成效明显。例如,云南大学承办了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年会,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研讨、献计献策等形式,增强师生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系统性认识;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连续多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少数民族文化月”系列活动等,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展演、“民族之星”评选、民族团结篝火晚会、少数民族舞蹈大赛、云南少数民族打跳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科学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认同的作用;红河学院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为载体,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养成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 媒体融合背景下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网络等新媒体已经取代许多传统媒体成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宣传阵地。新媒体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一方面为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但另一方面也对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网络舆论监管、工作队伍的媒体素养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1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调查中发现,课堂教育等显性教育形式仍在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填鸭式的教学手法和枯燥的民族理论内容,让学生在被动中接受教育,实效性较低。且这些民族团结相关的课程建设多数只局限于线下教学,没有同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深入融合,民族团结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基本属于空白。其次,各高校在举办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时,宣传报道并没有及时跟上,报道形式也只局限于动态消息发布,而没有充分利用傳统媒体专业性、深度性、权威性和新媒体及时性、交互性的优势来扩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媒体融合的程度只是流于形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没有很好地形成优势互补,只是相互简单而机械地复制粘贴内容,沦为校园网的多重衍生品,可读性和实效性大为削弱,无法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2.2 媒体融合增加了高校舆论监管难度
在网络等新媒体兴起的新形势下,网络阵地建设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媒体在出现突发危机事件时尚能用封锁报道的途径来稳定局面,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拥有了独立发表意见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境外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通过网络等新媒体途径进行其意识形态的散播宣传,以扩大其分裂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这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一旦在网络中被转载、转发,就很难实现控制和封锁,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为高校宣传部门的舆情监管机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3 媒体融合对高校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来开展隐性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要求,高校从事民族团结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宣传工作者,除了要掌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丰富的民族团结工作经验外,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新媒体的运用能力和水平,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并能把握不同媒体各自的特点,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以达到实现民族团结教育最终目标的效果。
3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模式
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云南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创新工作载体,打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局面。
3.1 推进校园媒体组织与管理的融合,发挥“全媒体”合力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综合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开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整合各校园媒体,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打造校园媒体中心,进行统一的协调与规划,实现资源共享。
云南高校校报、广播和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校内媒介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不少学校开展了少数民族文化月、文化周等相关活动,但除了校园网的常规动态消息报道外,微信、微博、校报都没有对其进行转载和深入报道。这就需要学校新闻中心对新闻报道工作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以期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同时,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如党委宣传部要做好相关新闻的宣传报道工作,学生处、团委、舆情中心和信息管理处等相关部门要做好网络舆论监管工作和舆情引导工作,从而更好地运用现有资源,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3.2 推进校园媒体渠道的融合,实现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转化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以其自身的优势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更多的载体形式。目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早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育等显性教育模式,民族团结的相关理论、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正以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贯穿于各种形式的活动教育、媒体宣传内容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渠道上的深度融合,实现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的转化,如利用报纸等传统媒体权威性、专业性的特点,开展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对少数民族先进代表人物进行专访,宣传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积极推出报纸的网络版和手机版,利用新媒体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实现信息全覆盖;将课堂教学与网络相结合,开设网络课程等远程教育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座谈交流多以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来开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沟通交流,增进相互间的感情和共识等,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更具感染力和实效性。
3.3 推进校园媒体内容的融合,增强议题设置能力
议题设置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是它可以为人们确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2]基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高校必须要在构建全媒体矩阵的基础上,统一采集信息,再根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特点,主动设置议题,增强话语把控能力,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生产符合不同受众需求的个性化的传播内容,实现“普通信息”向“专业信息”的转变。例如,针对学校开展“民族之星”评选活动的消息,学校新闻中心要在统一采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媒体内容的深度融合:根据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专业性、权威性的特点,进一步开展专题报道,挖掘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发挥其榜样作用;利用校园网及时性、广泛性的特点,第一时间发布动态消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告知受众最重要的信息点,实现信息的全覆盖;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互动性、及时性的特点,在评选活动开始前进行网络投票,活动开始时进行网络直播,增加活动的热度和影响力。
3.4 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队伍的融合,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高校要建立一支由校级领导、院系部门负责人、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构成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队伍,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各学院和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落地、落细、落小。这支横跨各部门和专业的工作队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民族理论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媒体素养,成为精通各类媒体技巧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全媒体人才。
拉扎斯菲尔德和伊莱休·卡茨在两级传播论中指出,意见领袖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3]因此在学校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成为民族政策的宣传者和意见领袖,可以达到民族团结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红河学院成立了一支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其基本形式是组织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假期回到自己的家乡宣讲。这种宣讲团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通过宣传促进其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强民族团结的观念和国家认同感,为云南民族团结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专兼职教师、辅导员队伍不足的现实困境,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8月18日.
[2]奕如寒.新媒体时代对维护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应对分析[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4(3):20-24.
[3]Katz,Elihu,Lazarsfeld,Paul F.Personal influence (E. ed.) [M].New York: Free Press,1957.
[4]桑翔.中国媒体融合的现状、模式和趋势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赵明.浅析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与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3(5):77-79.
[6]奔下·泽米,吴宇.新时期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西北民族研究,2011(3):231-237.
[7]焦敏.“中国梦 ”视域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5):176-180.
[8]王锋,王猛.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探究和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2):48-50.
[9]青觉,左岫仙.新媒体时代民族團结教育创新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6):5-11.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