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增强台湾青年中华文化认同路径探析

2018-04-02何芳东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祖国大陆海峡两岸台独

何芳东

(中共钦州市委党校, 广西 钦州 535000)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海峡两岸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1]文化认同是一种心灵的认同,海峡两岸同宗同源,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两岸青年共同享有中华文化,血肉相连。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建构两岸一家人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认同是新时代海峡两岸青年心灵契合的起点。

一、“台独”势力恶意排挤中华文化,切割台湾青年中华文化认同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当局实施文化“台独”,陈水扁上台后修改“课纲”,以所谓的台湾“本土文化”排挤中华文化,严重影响了台湾青年一代看两岸的角度,使台湾青年对台湾与中国大陆关系的认识更为偏激。民进党蔡英文自2016年5月20日上台后,相继发动了“去蒋”“去孙”“去孔”等一连串“文化台独”运动,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宣布取消遥祭黄帝陵,停办“七七”抗战纪念活动。台湾民进党当局不仅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连“炎黄子孙”“中华民族”都不想承认。台湾岛内政治格局出现的变化,使两岸关系在相关领域陷于停滞。随着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和强大,两岸经贸联系日趋紧密,民间往来日益频繁,许多台湾青年把祖国大陆作为第一就业理想地,不断增进相互交流与心灵互通。

(一)台湾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变化历程

台湾“两蒋”时期,台湾当局依然秉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理念,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中华文化自始至终都是连接两岸人民的文化纽带。李登辉上台以后开始有意纵容和扶植“台独”势力,以所谓的台湾文化“本土化”“台湾化”为幌子排挤中华文化。标榜“台独”的民进党当局上台以后更是变本加厉,开始不断修改中小学历史课本课纲,切割台湾青少年一代的中华记忆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台独”势力不断排挤中华文化,是“台独”势力妄图在文化根源上分化中华民族、制造两岸人民的对立。与此同时,由于当代太多的台湾青年没有到过大陆,只看台湾特定带有偏见媒体的文章和听信一些偏见人士的言论,加上台湾当局的不恰当宣传和“台独”势力的恶意操纵,使得许多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存在严重的误解。

海峡两岸中华文化认同的疏离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2]而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和祖国大陆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台湾青年一代对祖国大陆的好感度已经呈现超越态势,体现了随着两岸交流愈来愈密集,两岸青年政治认同逐步加强。在漫长的台湾“戒严”年代,台湾当局全面隔绝祖国大陆信息入岛,却挡不住台湾青年希望了解祖国大陆的迫切心情。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使这股民意愈加强烈。许多台湾青年开始悄悄阅读祖国大陆的书籍,慰藉内心的“文化乡愁”。

(二)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传承的生生不息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台湾地区强制推行“皇民化”教育,企图从根上消灭中华文化,激起了台湾人民特别是青年的强烈反对。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台湾青年怀揣着我是中国人和炎黄子孙的坚定信念来到祖国大陆,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着广大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和情感,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从未中断。

部分台湾青年对祖国和中华文化认同的疏离主要是受“台独”势力的蛊惑,台湾当局开始开放所谓的“党禁”,一些标榜“台独”等政党开始登上台湾政治舞台,甚至取得一些市县的执政权,一些标榜“台独”的代表人物得以进入台湾“立法院”。“台独”势力喜欢从台湾青年一代入手,利用青年人的特点和弱点公开向台湾青年鼓吹“台独”及所谓的台湾文化“本土化”,使既有的两岸互动政治基础受到冲击。然而2014年后的“既认同是中国人、也认同是台湾人”民调比例开始反转并不断增加,“认同是台湾人”的民调比例下降。[2]主要原因在于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青年要的只是和平环境之下的安居乐业,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继续维持,台湾青年认同是中国人的比例也将不断持续。给予台湾青年人更多到祖国大陆求学、创业就业的机会和便利,台湾青年中华文化的认同将会不断正面发展。

二、中华文化认同是新时代两岸青年捍卫祖国统一的文化利器

因政治原因,海峡两岸分隔数十年。但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一直没有中断,依然延续着中华文化的正统。中华文化在台湾岛内一直处于主流正统地位,占据着台湾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广大台湾同胞的思想和内心深处根深蒂固。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两岸文化同为一体。[3]任何企图以所谓的台湾文化“本土化”、“台湾化”的行径都无法撼动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主流正统地位。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台湾青年一代中华文化认同,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夯实海峡两岸未来发展的基石和反对文化“台独”具有重大意义。

(一)共同的中华文化联结着新时代海峡两岸青年的心灵

2016年5月台湾民进党上台后抛出了所谓“维持两岸现状”的政治幌子,暗地里却大搞“去中国化”的小动作,其根本目的就是欺骗台湾民众和台湾青年,掩盖其“台独”的实质。在蔡英文的纵容下,台湾“行政院长”赖清德甚至公开喊出其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等谬论。以往两岸机制化、制度化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迄今局面已大为改变,原状并未维持住,以致台湾各项民意调查反映出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日益引起台湾民众的不满,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台湾青年一代的中国人认同倾向,出现与民进党立场相反的变化,许多台湾青年认为民进党当局应调整两岸政策。由于2008年以前民进党执政期间,大力推行“去中国化”,蓄意制造台湾人认同与中国人认同的分立,现在民进党再次执政,其“去中国化”相比于以前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青年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却出现反弹。根据2017年以来台湾各个民意调查机构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台湾青年一代主张“台独”的比例呈大幅下降趋势,而认同中国人观念和中华文化的比例不断上升。许多台湾青年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身处台湾而具台湾人认同,但是不应与民族意识、中国人认同互斥,两者兼具绝对有助于两岸人民和谐相处与缓和两岸政治对立,愈来愈多的台湾青年正在认清此点,并对民进党激烈的“去中国化”产生反感。同时在祖国大陆坚定表明遏制“台独”的形势下,愈来愈多的台湾青年相信只有远离“台独”才有利于两岸和平及台湾发展。

(二)中华文化是新时代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的源动力

海峡两岸心灵契合的起点就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共同的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的交流日趋活跃和深入的精神动力。民族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这一点在近代以来广大台湾同胞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精神源自于文化,文化体现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峡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让两岸同胞的交流深入内心,共同的血缘、亲情文化激发中华民族认同。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消除两岸人民的隔阂,有效发挥中华文化对两岸关系的纽带作用。海峡两岸青年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激发了乡情,加深了两岸中华民族认同感。

三、推动新时代海峡两岸青年中华文化传承,促进心灵契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目标,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而文化是连结人们思想情感的纽带,更是青年一代传承和发展的支柱。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传承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传承所体现的是海峡两岸青年共同的思想、信念,是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同是一个文化整体的最好明证。[5]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海峡两岸青年共同传承中华文化,让世界文化的舞台不断活跃着中华色彩。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千锤百炼,历经风雨,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生命和生活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共同文化是基础。中华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是中华大地上各个族群的不同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融为一体,形成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又是一种“求同”文化,中华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姿多彩。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和与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孔子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形容为“君子和而不同”[6](P141)。新时期要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使中华文化融入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文化资源,加强不同文化资本的互融和创新,大力提倡合作精神。培育良好的海峡两岸青年合作文化,培育两岸青年合作的团结观。两岸青年应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祖国统一早日实现。

(二)从文化层面加强对台湾青年的统战工作,注重培养“统派”青年

文化是融化隔阂、消除芥蒂的利器,文化认同是人们最根本、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血脉相连,两岸中华文化认同将两岸同胞的内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将合理地阐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必然性,消除两岸人民的误解,海峡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为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对台统战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应该通过两岸文化的交流,加强对台湾地区文化宗教团体、其他社会团体、媒体人员和工商经济界人士及青年一代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统战工作,孤立分化“台独”势力。[7]改变只注重上层交流的做法,应该注重与普通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交流,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在两岸民众中形成心灵相通。2016年5月20日民进党上台后,海峡两岸官方层面交流近乎中断,民间交流却不断地深入和活跃,台湾岛内赞同两岸统一的比例不断上升,呈逆转趋势。在中华传统文化层面上充分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发挥“一国两制”的优越性,消除广大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疑虑和误解,增强对“一国两制”的认同,要让广大台湾青年充分认识到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不利局面完全是“台独”势力造成的,不断提高台湾青年的政治鉴别力,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在青年一代中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为促进祖国统一夯实基础。

(三)以中华文化传承推动海峡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多次对台工作重要讲话,形成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海峡两岸由和平发展升华为融合发展的新主张。“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轴,是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8]海峡两岸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文化的最大功效是整合和维系的功能,海峡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在文化层面上推动了两岸同胞思想、文化信念和心灵上的契合,增强了中华民族认同。当前,文化融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关键,文化融合不但巩固了两岸经济融合的成果,同时将两岸关系升华到了新境界。中国走进新时代,海峡两岸的融合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消除两岸的误解与隔阂,增进了理解与互信。海峡两岸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传承从两岸同胞的心灵点滴推动海峡两岸的融合发展。

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是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是新时代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更多的是通过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就业、婚恋、居住和生活,共同参与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共同分享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彼此新的共同记忆和利益,逐步增加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强调的是两岸青年如何从“我”发展成“我们”,尤其是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生活中的自我认知,促使台湾青年从“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认知转变,为两岸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增强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新时代两岸青年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具有多元性,但一体性是中华文化的主轴线;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海峡两岸文化的共同体就是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精辟地指出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文化。而增强中华文化感染力的重要前提是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两岸应该在中华文化的传统上,不断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造诣经验,共同开展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传承中华文化根脉,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通过海峡两岸展现的共同文化了解中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认同对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9]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台湾始终与祖国大陆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两岸青年有责任共同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记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侵略、欺凌和压迫的百年痛史深深刺痛了两岸青年共同的神经和情感记忆,海峡两岸是命运与共的一家人。中华文化认同将海峡两岸青年的灵魂融为一体,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力量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结语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海峡两岸关系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下,海峡两岸青年加强中华文化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反对文化“台独”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时代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的起点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石。■

猜你喜欢

祖国大陆海峡两岸台独
斥“台独”狂人
浅析“台湾网红”的网络传播现象
对台湾青年在陆交流与融入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海峡两岸
两岸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培养比较研究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