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青年在陆交流与融入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2018-01-28陈超
■陈超
2016-2017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青年研究团队针对台湾青年在陆的交流与融入问题,展开为期两年的跟踪调研。调研中,研究团队成员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调研主要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状况呈现怎样的特征?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水平?一系列交流活动为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认知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笔者发现,随着祖国大陆各项政策的逐步完善,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融入程度正在逐步升高。但是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融入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值得各方重视。
台湾青年在陆融入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祖国大陆经济实力日渐提升,在陆学习、工作的台湾青年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融入状况如何,成为学者与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总体来看,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程度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工作上,他们意愿高,但渠道少;生活上,他们能适应,但不参与;文化上,他们能接受,但不认同;心理上,他们有关切,但无归属。因此,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在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等方面可能与当地人群并无明显区别,他们的行为举止也符合当地基本规范要求。然而,在更深层次的文化方面,他们虽接受在地文化,却也保留自己的特色,且在身份认同方面与自己的家乡更为亲近,保持着与祖国大陆的心理距离。
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台湾青年获得就学、就业资讯的渠道有待进一步多元化。当前台湾青年的就学、就业资讯主要通过“朋友介绍”方式获得,而其他获得就学、就业资讯的途径,如“单位招聘”“网络与新媒体”和“自行投递简历”等相对匮乏。这一问题将使那些在祖国大陆人脉薄弱的台湾青年无法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从而降低祖国大陆优惠政策受益者的覆盖率。
第二,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生活的参与度有待提高。由于共通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台湾青年大多能够适应在祖国大陆的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两个指标上融入程度较高。但他们仍自限于“外来者”身份,很少参与企业与社区公共事务,也缺乏扎根落户的意愿。
第三,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深层次的价值观认同度有待提升。浅层次的文化指标,如语言、服饰、节日风俗、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区别,不会影响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但在价值观等深层次文化指标方面,当前台湾青年总体上处于一种接受但不认同的状态。这可能是由两岸在政治、经济发展上的不同阶段,以及两岸社会的长期区隔造成的。
第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居住地有关切之意,却乏认同之心。台湾青年在“对当地新闻事件的关心度”“重返本地的意愿”以及“为城市公共事务付出的意愿”三个指标上表现良好,然而在“长期居住意愿”与“是否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两项上给分较低。由此可见,一定时期的生活经历能够孕育对当地基本的关切,因此不少台湾青年都愿意关怀当地发展,甚至为此付诸行动,但这样的情感体验未能完全内化为“乡情”,对于所在城市他们往往自视为“过客”,并没有产生稳固的身份认同。
既然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存在这么多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因素能够促进他们更快实现社会融入呢?这就引出了此次调查所关注的第二个重要问题。
加速推进两岸青年的心灵契合
诚然,影响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社会融入的因素方方面面,而“社会关系”可谓是众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更有利于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呢?
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社会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有一些紧密的台湾亲人或朋友,并且也有一些普通的祖国大陆朋友;有一些普通的台湾朋友,并且也有一些普通的祖国大陆朋友;仅有一些紧密的台湾亲人或朋友;仅有一些普通的台湾朋友。通过统计检验得知,在这四类社会关系中,第二类社会关系,即“有一些普通的台湾朋友,并且也有一些普通的祖国大陆朋友”,最有助于台湾青年实现在祖国大陆的社会融入。
为什么第二类社会关系的正面影响最强?通过对台湾青年的深入访谈,我们归纳出两点重要原因:第一,同时拥有祖国大陆朋友与台湾朋友,能够为在陆台湾青年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信息、人脉等资源;第二,由于在祖国大陆没有过密的亲人或台湾朋友,这类青年反而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来源不同的信息,并且会有更多时间与祖国大陆人接触,进而形成更加包容与理解的心态。
我们至少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启示:第一,在祖国大陆有亲属或密友,未必对台湾青年融入祖国大陆生活带来正面影响。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台湾青年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他们的亲人或密友也在祖国大陆,因此,沉浸在这种亲密关系中反而占据了他们绝大多数时间,进而隔绝了他们与其他群体的来往。第二,积极推进台湾青年与祖国大陆青年的交流,仅仅是促进他们融入祖国大陆生活的一个方面,与之相匹配,还需要帮助他们在祖国大陆寻找到更多新的台湾朋友。一直以来,为了能够让台湾青年更加丰富、全面地了解祖国大陆,为了使他们在祖国大陆能够尽快消除孤独与寂寞,祖国大陆各级政府、企业、高校等想尽办法,积极为他们与祖国大陆青年交流交往提供机会、搭建平台。然而这一研究向我们展示的事实是,祖国大陆朋友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提供信息、供应资源,而在祖国大陆寻找到新的台湾朋友,往往才是他们在祖国大陆建立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以上对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不同种类社会关系的考察,不难看出,一个突出性的问题是,台湾青年很少与祖国大陆青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关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交流的时间普遍较短,两岸青年之间还存在某些心理芥蒂,等等。但无论怎样,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帮助越来越多两岸青年建立起紧密的伙伴关系,应当是我们未来对台青年工作重心之一。
提升两岸青年的亲近感
近年来,各地出台了种类繁多的两岸青年交流项目,但是似乎对于这些项目的效果评估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因此,这也成为此次调研的另一核心主题。
我们发现,各类交流项目明显丰富了台湾青年对于祖国大陆的认知,大大提升了台湾青年对于祖国大陆的评价。他们普遍认为,通过交流项目,他们获得了与岛内媒体宣传与众不同的信息,祖国大陆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值得令人称赞,祖国大陆人民勤奋拼搏的生活状态值得令人学习。这些无疑都是交流项目带来的正面效应。
然而,当继续问及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亲近感时,他们的回答常常不那么尽如人意。在高度评价祖国大陆日新月异发展速度的背后,他们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对祖国大陆实力的恐惧,以及对于台湾未来的忧虑,正印证了台湾青年口中的那句“你好大,我好怕”。这一现象反映出来的重要问题是,我们的交流项目虽然能够提升台湾青年的“好评”度,却还难以提升他们的“好感”度。
那么,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其实,仔细想来也不难理解。从本质区别上来说,“好不好”关乎认知,而“喜欢不喜欢”关乎情感,一个是客观评价,一个是主观偏好,二者并不是无条件同时产生的。如果将这一关系放置于两岸这一特殊环境下来思考,就更容易理解。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安全逻辑”始终是台湾青年面对祖国大陆时的首要逻辑。或许正因为如此,“好评”最终没有转化为“好感”,却反而成为“担忧”“害怕”甚至“恐慌”情绪的开端。因此,对于当前交流项目效果的评价,需要放置于一个更加复杂的框架里进行,并且充分考虑到个体内外因素对于最终效果的调节效应。
如果“好评”难以促成“好感”,那么什么能够带来“好感”呢?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检验,我们发现,对于彼此“相似性”的评价是一个关键因素。具体来说,主体与对象之间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好感。这一结论尤其在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特别显著。即,在文化领域、经济与政治领域,越感到彼此相似,越容易产生好感。换句话说,“你跟我像”要比“你比我好”更加容易引起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亲近感。
这一发现对目前的对台青年工作也同样有着启发意义。当前,各地青年交流工作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多次、长期的深入交流减少相互的偏见,提升两岸青年的亲近感;第二,通过向台湾青年展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加祖国大陆对台湾青年的吸引力。如果我们稍作思考就会发现,以上这两点工作的落脚点分别是:增进认知与提升好评。然而,正如以上论述所反映的那样,信息的增加与好评的提升未必会带来好感的增加。因此,在未来的交流工作中,适当展现两岸在文化、经济与政治上的“相似性”,或许优于一味展现祖国大陆单方面的“好”,从而更有效地培育台湾青年世代对祖国大陆在情感上的亲近性。
以上内容大致梳理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青年研究团队近期跟踪调研的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尝试对于老问题进行一些新的思考,其中许多观点由于人力、物力的局限,还需要放到更大的样本中展开进一步检验。然而,这些结论对于我们反思当前对台青年工作,应当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