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现状及路径研究

2018-04-02王焕平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时代人才

王焕平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一、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而统一战线人才是党在各个阶段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加需要发挥统一战线人才的政治优势和智囊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新时代、大统战呼唤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人才积极作用,这就要求大力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这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是新时代习近平人才观在统战领域的重要体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指出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统一战线各类人才发挥积极作用,民主党派、知识分子、民族宗教、非公经济、新阶层、港澳台侨等各领域党外人士,以及统战干部、统战教研人员,都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用好统一战线人才,事关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事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点是科学使用、发挥作用,关键是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必须符合统一战线工作指导思想,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符合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特点,符合统战人才成长特殊规律。

(二)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是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不可忽视的基础之功

坚持统一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所在。新型政党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政治协商服务于人民民主的核心价值。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民主而领导,各个政党为了人民民主而合作,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为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提供了广泛参与政治生活、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

在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有利于提升各界政治参与能力。以政治共识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塑造德才兼备的统战干部和业务精湛的教研队伍,最终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更好地发挥他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作用,为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基础。

(三)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是新时代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团结的最广泛爱国者的联盟,其巩固和发展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关键在于统一战线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党外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当前,统一战线领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好,同时存在数量不足,尤其理论过硬且业务精湛的统战干部相对较少,不能满足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需求;另一方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存在结构尚需优化,后备队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高层次、有威望的代表人士较为缺乏等问题。必须大力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统一战线干部队伍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打下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

二、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是一个时代课题。在大统战格局下,统一战线人才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理论政策不断推进,教育培养实践效果明显。

(一)视野更高 中央重视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在统一战线人才培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2010年中办印发《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称《纲要》),目的是匹配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和干部培养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专业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2012年中共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对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尤其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出的任务部署。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进一步明确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培训为主”、“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可以看出,党中央从治国理政大局出发,对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给予极大重视,体现了大统战格局下统战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性。

(二)认识更准深刻把握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成长规律

统一战线人才成长一般遵循个人努力、组织培养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规律,这决定了统一战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尊重个体需求、激发内在动力为首要因素;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达成培养选拔使用之目的;以新时代人才观、人才创新制度为契机,实现统一战线人才的大力养成。

笔者面向统战领域各方人员、以网络问卷方式,进行“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现状调查”(以下简称“问卷”),有效答卷200份。根据问卷显示,认为当前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实践中应该“侧重人才成长内在规律”的占8.7%,“侧重统战工作特殊规律”的占19.57%,“侧重适应新时代特点的外在规律”的占15.22%,“三种规律平衡兼顾”的占56.52%。可见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观念趋向科学,遵循内在、外在和特殊性规律相结合必然促进共识教育实践效果提升。2016年中央社院教改以来,针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港澳台侨青年精英等十大群体,推出“十个讲清楚”系列教培项目,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特点下适应培训对象需求、遵循统战共识教育科学规律、创新针对不同对象的培训模式。

(三)力度更大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范围扩大、举措更新

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服务的范围包括十二类统战工作对象中的党外人士、党内统战干部及社会主义学院教研队伍。根据问卷“当地省(市)社会主义学院目前培训对象主要有”,这一问题设为多选题,答案显示,“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阶层人士及统战干部”选择率达到70%以上;“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和社院教职人员”选择率均达50%以上;“港澳同胞、台胞及亲属、华侨归侨及侨眷”选择率22%以上。总体来看,全国社院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范围趋向全覆盖,新阶层人士作为新的统战成员纳入社院培训达到76.09%,同时各地社院根据不同地域优势形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培训特点。

随着新时代统一战线形势的变化,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不断创新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从“单层面”走向“一盘棋”,中央社院教学改革倾力打造以“五史合一”为引领、“五位一体”为主线、“大统战”思路为特色的“模块化教学”,为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教学方式效果导向化,从“灌输式”走向“参与式”,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纷纷探索改革新举措,在教学方式上尝试行动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座谈交流、专家论坛与传统专题讲授相结合,取得较好效果。

与此同时,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地方、基层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重视程度有待于加强。

一些主要领导干部认为统战工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次要地位,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目标空泛、缺乏抓手,难以纳入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在支持统战成员接受教育培养方面动力不足。二是部分统战成员不熟悉统一战线政策,政治参与意识较为淡薄,难以认识自身成长在统一战线、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一线人员局限于客观环境,开展工作的思想主动性不足。关于统一战线工作中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问卷显示“非常重视”的占21.74%,“比较重视”的占39.13%,“一般”的占34.78%,“不重视”的占4.35%。可以看出统一战线领域近四成人认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重视不足。

2.具体教育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

影响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实践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培训主要承担者的作用发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人才培养中发挥主阵地作用,但是现实中多数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发挥不突出。问卷关于“您所在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如何?”答案显示“良好”的占26.09%,“好”的占13.04%,“较好”的占34.78%,“一般”的占26.09%,答案虽然主观,但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发挥尚任重道远。同时,根据访谈了解到部分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依然在路上,存在培训范围狭窄,班次人数有限;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课程设置被动,随意性较大;教师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培训发展需求;硬件条件较弱,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

3.制度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保障。根据问卷显示,关于“当前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选择“理论指导”的占13.04%,“具体政策”的占21.74%,“制度机制”的占47.83%,“干部队伍”的占17.39%。可见制度机制是当前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中普遍认同的关键问题。

目前,统一战线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相关部门的职责定位和教育培养使用的具体制度有待于完善。首先,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纳入干部教育培养整体规划,党委发挥领导牵头作用不足。其次,组织领导、业务协调和培养实施的主体职责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组织部、统战部需要发挥在联合调训中的关键作用,解决统一战线培训对象调训难的问题。再次,社会主义学院在培训需求调研、办班计划协商、学员登记管理、教学过程控制、质量考评激励等具体制度方面存在欠缺。根据问卷调查,“学员调训机制处在形成阶段”的占比36.95%,“组织培训计划协商制度尚未形成”的占比39.13%,“缺乏完善的培训对象需求调研制度”的占比60.87%,“缺乏完善的学员培训管理制度”的占比21.74%,“初步形成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但评估效果一般”的占比58.7%,以上每一项目分别按百分比统计。大致可以看出各地社院总体情况是:学员培训管理制度建设相对较好,学员调训机制、计划协商机制次之,教学质量评估和需求调研制度则需要大力推进。

三、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科学路径

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状况既有成效也有不足,长足发展更需要从理论指导、制度保障、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继续推进。

(一)强化理论指导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以理论自觉推动行动落实。基于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有待于加强的现实,一方面强化各级领导对统一战线基本理论的认知。党的各级组织要深入开展学习统一战线基本理论,深刻领会新时代统一战线根本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一战线行动指南。积极推动统一战线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深刻理解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统战人才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充分认识教育培养和使用好统战人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的重要举措。

另一方面着力提高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理论水平。加快统一战线学科建设,扩大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影响力,使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不仅仅局限在统战系统之内;积极借鉴政治学、教育学理论及现代管理学中的人才培养理论,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理论体系。同时,切实抓好社会主义学院这一主阵地的教学科研理论研究,不断增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实力,打造以教学研究队伍与教学研究成果为品牌的教育感召力、学术影响力。

(二)完善制度体系

1.顶层设计突出战略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人才战略出发,谋划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形成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基本框架和整体思路。

2.统筹谋划注重系统性。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物色发现、教育培养、选拔使用、监督管理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的运行涉及各级党委及相关部门、统战部门、民主党派组织、党外干部所在单位的职责履行。因此,在规划布局、制度设计、政策出台等方面必须用系统的思维来谋划和推动,协调处理好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良性互动、高效运行。

3.政策落实着眼实效性。2010《纲要》、中发〔2012〕4号文件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提出一系列具体政策,尤其是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定位、教育培训各个环节制度机制建设。各级党委要切实发挥领导作用,统战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自身职责,使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各个环节密切配合、运转有效。

4.制度完善紧抓主阵地。社会主义学院加快正规划建设,针对现状积极推动形成学员调训机制、计划协商机制;主动完善学员培训管理制度;大力建设需求调研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以基础制度为保障,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一线工作的主力军。长远来讲,要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从数量上充实专职教师力量,有计划地培养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政策倾向、待遇改善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其次从质量上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组建教学科研组,鼓励进修学习、参加培训、考察调研,为教师成长创造便利条件。再次着眼当前,从党政机关、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选聘兼职教授,改善当前专职教师不能满足培训需求的现状。最后建立教学科研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定期表彰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大有可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引,深入开展统战理论研究;以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支撑,大力推进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制度建设;紧紧抓住队伍建设重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时代人才
人才云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当代农民的农艺教育培养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