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

2018-03-30张兴虎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当代价值

张兴虎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党对于发展理论的开拓性创新,是党在新时期在继承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诠释,同时也是新时期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和领会这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内涵和意蕴,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新发展理念解决新问题。这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 哲学基础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245-02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发现,无论是近代洋务运动中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辛亥革命中提出的“三民主义”,还是现代历任国家领导人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发展问题都是其中的主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务必保持警惕并清醒地看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发生变化。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思想理论以引领社会实践。而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从中国当前的最大实际出发,聚焦发展这一核心要义所做出的新时期重大理论创新。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的观点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根本,最终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过程往往是曲折的,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这一基本原理要求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发展的眼光想问题、办事情。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是创新发展理念当前所需要重点解决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提升,但是科技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跨域式发展就要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而发展科技的关键在于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指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其正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变化发展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联系的观点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之间的一种客观存在。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整体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协调发展理念主要解决的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经济和社会之间发展相协调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之间发展失衡的问题,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等等。如何妥善处理、正确协调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规律的一种特殊性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规律发生的客观条件,学会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办事。同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2]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资源能源供应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这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开放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系统论的论证。从哲学层面来看,系统指由密切联系和作用的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方法论意義在于要求我们学会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清末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现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中国的逐步崛起和现代化。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作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这个大舞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需要中国的参与与建设,而“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3]随着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在全球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确立,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启示我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的成果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理念主要解决的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4]同时,共享与共建是既相互区别又互为统一的。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是共享理念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共享的前提是共建,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层次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主意识、要求公平和公正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人们越来越渴求机会的均等和财富的公平分配,越来越希望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共享发展新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大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一,它们彼此之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作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创新性应用和发展,它们统一于党中央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统一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必将引领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3][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117027676.htm. 2015-11-0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当代价值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