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引领创新研究

2018-03-30张超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新媒体大学生

张超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给广大思政工作者许多以往传统思政教育所没有的新方式,借用网络平台可达到平常思政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新高度。虽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仍面临很多困难和现实挑战,但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先进性、灵活性等优势来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教育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217-02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这些新鲜事物的出现极大地影响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思政工作通过新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也会更好地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也饱受诟病,例如借助诸多的直播平台产生了一大批游戏主播,许多同学都深受其害;许多心术不正的人利用青年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虚假和诈骗信息的传播等。

对于现如今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其心智尚未成熟,对于社会现象还不具备理性的认识能力,因此新环境下的思想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2]我们新时代思政工作者要做的不仅是完成思政教育,更要引导大学生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挑战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新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理论上讲,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储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 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点,可以随时存储内容。并且新媒体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信息,更新十分及时。借助新媒体平台的这三个特点,大学生可以接触并了解到更及时、更全面的信息,这为大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方式。至于在众多信息中如何确保思想观念的正确性,就是新时代思政工作者要面临的挑战了。

(二)思政工作者工作方式改变

由于技术的原因, 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每个新媒体受众手中最终接收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 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思政工作者不仅可以定制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对自身进行补充和提升,更可以通过个性化的信息使新时代大学生得到不同的帮助,达到因材施教的结果,最终将青年学生引导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方向上。

(三)学校作为整体管理角度的完善

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平台,无论是管理人员、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接收到信息,人人都可以充当信息的发布者,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播放音乐,同时还参与相关的投票,对需要的信息进行检索。[3]这就打破了只有学校管理人员才能发布信息、发表观点的局限,充分满足将学校作为整体管理的需求,利用新媒体受众广的特点,更好地完善管理体系。

二、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机遇

(一)充分发挥新媒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打开高校学生思想引领的新局面

新媒体平台信息丰富,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文件等多种形式,可以让大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各种思想,实现传统文化与先进思想的碰撞,在这种条件下,只要思政工作者稍加引领就可以达到显著的成效。通过这些新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学校内外网络学习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操作和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能力。学校建立健康、高效的学习型网络社区,会使得网络应用更加人性化、大众化,使得高校思想引领变得简单易行。

(二)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优化学习形式

新媒体时代,高校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发布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资料、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国内外的名家名言。应在保持传统的线下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开发和使用线上学习形式,并将这两种形式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4]

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大量使用Powerpoint投影幻灯片,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又形成了“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且学生也同样是被动式的学习。甚至还要忙于抄写幻灯片上大量的文字信息,实际应用的效果甚至还不如传统课堂黑板式的教学方式。新媒体模式下的教学应强调课堂教学的可控性以及思政第二课堂的实践,学生学习知识的互动性和建构性。

(1)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优势,线上搭建平台,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利用微信、QQ、直播平台等手段,或在学院官网开设在线问答与互动环节,增强师生互动,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思想现状,扩大学院思政教育的团队。

(2)加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完善和丰富师生间的沟通方式,在沟通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过程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这使得思政教育的引领效果更深、更广。

(3)第二课堂与新媒体形式相结合,丰富学生教育形式。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可以很好地实现远程教育。实现思想政治领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大学生活的思政实践内容。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线上课堂。例如,针对大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开设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课程,通过回顾鸦片战争等惨痛的历史,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大二年级开设马克思主义等政治经济学有关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大三年级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教学,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大四学年因为涉及学生校外实习,所以更需要线上学习和就业招聘信息的获取,因此,利用新媒体线上平台引领学生的思想至关重要。

三、结语

文化是一個国家的重要软实力表现,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是文化传播和大学生思想引领重要的承载者。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应将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育人有效结合,利用新媒体时代的诸多便利,开辟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新局面。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政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鑫云.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9).

[2]王晓芳,毛永强.网络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品牌(下半月),2015(2).

[3]李小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5(2).

[4]郭俗丹.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1(7).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