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道教哲学思想探析
2018-03-29王婧怡
王婧怡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西游记》可以说是儒、释、道三教融合背景下的产物,但其主题思想到底属于哪一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讲道说”在明清学术史上颇为盛行,但后经鲁迅、胡适等人的评判,便很少被人提及。如今,又有部分学者重提此说。从文本的具体内容来看,《西游记》确实有着较为浓厚的道教气息。由此可见,无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属于哪一派,其与道教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许多学者从思想、文化等角度挖掘《西游记》与道教的关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鲜有学者探讨《西游记》中的道教哲学思想。道教的哲学思想不同于道教的思想,更不同于道教的文化,三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简言之,道教的思想包含了道教的哲学思想,道教的文化又包含了道教的思想。如今,关于《西游记》中道教思想的研究很缺乏。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道教哲学思想的几个方面来考察《西游记》与道教的关系,以期推动学界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一、修道成仙的神仙观
道教哲学是道教中人在生存与活动中对人生、宇宙等不断地进行思考而形成的一种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追求得道成仙为最终目标的宗教哲学。因此,讨论道教的哲学思想,必然离不开修道成仙的神仙观。《西游记》中充斥着这一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长生不老
道教自东汉张道陵创立之初,便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时时发出对生命局限的感叹。如东汉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卷七十二》云:“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1]《太平经》的作者认为生命短暂,一旦逝去,便无法重来,若想摆脱死亡,就必须修行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道教哲学思想的奠基人葛洪将长生不老的思想表现得更为明确,其在《抱朴子·内篇·勤求》中云:“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2]252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又云:“长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2]288所以,长生不老的生命意识贯穿于道教哲学思想发展的始终。《西游记》中体现这一思想最明显的就是“唐僧肉”。唐僧是佛祖的第二弟子——金蝉子的转世,据说吃了他的肉便可长生不老。因此,几乎所有的妖怪都想吃唐僧肉,进而导致唐僧取经路途艰险重重。在《西游记》中,这个概念也有一个更明显的体现,那就是孙悟空和菩提老祖在学艺时的对话,菩提老祖向悟空道明了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等各门法术,而悟空只问一句:“似这般可得长生么?”[3]15一听老祖说“不能”[3]15,悟空便回答道:“不学,不学。”[3]15在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中悟空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显露无疑,这亦反映了道教的终极目标便是这长生不老、修道成仙。再如《西游记》第五回中,大圣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处的部分:“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3]51土地的答案正反映了道家对永生的追求。此外,孙悟空大闹地府、丘比国国君吃小儿肝、唐僧师徒未能满足通天河里老鼋长寿的愿望等事件亦是摆脱死亡、追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一个侧面体现,兹不详述。
(二)金丹养生
这是道教神仙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所谓的“金丹养生”,是指通过外炼与内炼而成的长生之药来实现飞升成仙的终极目标。这种思想源自于道家的“与道合真”与仙家的“长生久视”。道教中人认为,服用神奇灵异的东西可以修道成仙。最初主要服食草木药材,但草木药材不易保存,容易腐烂,又如何能成仙,故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金丹开始广传于世。《西游记》中有助于成仙的除了蟠桃、人参果等少数仙果以外,还有金丹。如《西游记》第五回:“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傍,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3]54太上老君是道教认为的三清之一,地位无比尊贵。此段描述了道教中的金丹养生思想,将金丹作为“仙家至宝”。唐僧师徒路过乌鸡国,用这样的金丹让已经死去三年之久的国王起死回生,可见金丹的神效。再如《西游记》第十九回,猪八戒介绍自己时称:“自小生来心性拙……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3]226-227这一段描述了道教中内丹修炼的法门,而通过内丹的修炼,在功德圆满之后,便可以羽化成仙。据学者统计,在《西游记》中有与金丹养生思想相关的词颇多,如心性、元神、心猿、意马、木母、真性、婴儿、金木、金丹、水火、黄婆姹女、神狂、道昧、二心、一体、心主、药物、七情、归性、体真、真如等[4],在此书中,金丹术语可谓俯拾即是,可见《西游记》深受道教金丹思想的影响。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最早是在《易经》中提到,而最先对其作出阐释的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庄子在《庄子·山木》中也提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6]老子和庄子所指的“天”便是“自然”。根据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一切事物都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至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提到:“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7]将“天”赋予了与人相似的品性,即“天”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之情,若人犯了罪,触犯了上天,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以期人们能按照天道行事,从儒家角度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而道教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主要是继承了道家的思想,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和谐”的追求。可见,道家与儒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西游记》约成书于明代中叶,在此时期社会并不太平,相继发生了“夺门之变”“石曹之乱”等事件。因此作者在《西游记》中试图构建一个处处追求和谐、理想化的和谐社会,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唐僧师徒四人在艰辛的取经路途中能够互相敬爱、互相照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作者塑造师徒四人的目的是构建一个没有利益争斗、充满关爱的小团体,体现了作者追求“和谐”的思想。
其二,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唐僧师徒四人不分彼此,相互插科打诨。悟空与唐僧虽有过嫌隙,但仍重归于好;悟空与八戒更是亲密,悟空常叫八戒呆子,八戒亦常叫悟空猴哥、猴头、大师兄、臭猴子、弼马瘟、泼猴等昵称;沙僧则秉着一颗忠厚的心,与其他三人和谐共处。
其三,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看,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纠正了世俗人狭隘的观念,标榜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理念。唐僧不忍踩死一只蚂蚁、不惜一切代价修复悟空打坏的人参果树、想方设法灭掉火焰山以改善当地的生存环境等众多事件,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始终贯穿于《西游记》的各个故事情节当中。
三、去恶扬善的伦理观
道教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实际上决定了其去恶扬善的伦理观。道教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天”是指全人类。“人”本就是由大道衍生出来,成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故“人”的行为与宇宙自然必然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此,道教认为“人”的伦理道德应该遵循大道而运行,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即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修行。凡是符合这一思想的便是“善”,不符合的即是“恶”。因此,道教主张的修行过程本质是一个“去恶扬善”的过程[8]14。事实上,这个“去恶扬善”的过程首先从“人道”开始,即先从学做人开始,然后不断积累功德,从而功德圆满、飞升成仙。正如明末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所言:“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8]14先从“人道”修行,人所存在的社会就会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而这个规范必须符合“天道”。在《西游记》中这种“去恶扬善”的伦理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章节中:
《西游记》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3]1作者将善作为“发明万物”的基本动力,悟空从最开始的顽劣不堪到最后的修成战斗胜佛这一历程便是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
《西游记》第十一回,唐太宗回答判官之语云:“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善心常切切,善道大开开。古莫教兴恶念,是必少刁乖。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3]129太宗认识到行“善”的重要,亦指明自古以来便宣扬“不兴恶”的思想。当太宗离开之时,判官又嘱其普谕世人为善。太宗回到阳间,大兴善事。自此,“盖天下无一人不行善者”[3]133。作者以唐代的盛世作为故事的缩影,体现了“去恶扬善”实为正确的治国大道。
《西游记》八十七回,凤仙郡郡主因三年前推倒供奉玉皇大帝的素斋而遭到玉帝的惩罚,悟空等人便上天庭与玉帝理论,玉帝告知,只有披香殿中的米山、面山以及黄金大锁等三事倒断,惩罚才可解除。悟空等人使出浑身法术,但仍无法让此三事倒断。四大天师笑道:“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3]1050于是,悟空回去劝凤仙郡人为善,至此玉帝的惩罚结束,降下甘霖。作者借这一事件来宣扬“人有善意,天必从之”的善恶报应观。
除以上章回之外,《西游记》中还有多处体现了“去恶扬善”的伦理观。清代张书坤点评道:“一部西游,于此层须收煞,止至善方不落空。”又云:“当日共赴西天,是为善之始,此日共入长安,是至善始终。”[9]此语可谓看到了《西游记》的精髓之处。
四、结语
《西游记》于三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成书,其思想内涵自然是多方面的,其历史价值更是多角度的。通过研究《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可看出明清时期道教思想的发展状况。如孙悟空敢于同玉皇大帝甚至佛祖斗争,这就降低了佛、道二教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感,表明自明代中叶始道教的活动重点开始由上层转向民间,虽然其修道成仙的思想没有变,但已向着世俗化和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西游记》中包含的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尤其是道教思想更值得学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