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2018-03-28王亚飞
王亚飞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科学技术革命,出现了新技术爆炸式的增长和爆发式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3D打印、数字化、生物工程、人体可植入、新材料和清洁能源等新技术不断出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已露端倪。为了抓住这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国家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方案。期望通过这个方案的落实,能够创新我国工业产品的品牌、提升工业产品的品质、丰富工业产品的品种,使民族工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有600多万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生产的第一线。中职学生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关系到我国制造业转型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他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李克强总理则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匠人。
在这个工业转型的关键期,不仅需要工人具有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具有更优秀的品德。创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1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1 中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鲜明
大多数中职学生来源于普通高中升学的落榜者,这一群体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由于长期在文化课学习上的挫败,他们的自信心不足,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意识强。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理想教育,人生目标追求不高,社会责任感不足,因此他们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实用主义心理,学习的目的就是就业、赚钱,对与专业技术、技能和对口升学关联不大的课程没有兴趣。三是由于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好,长期受成人的责难,使得他们缺乏对爱的理解,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正确,视诚实守信为“傻子”行为,对同学缺少爱的情感,人格发展不健全,而且对外界过于敏感,情绪容易激动,攻击性较强。这些特点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上,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缺少认同感,学习态度不积极。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所教内容与社会实际不符,与自己的就业没有关系。
1.2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陈旧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的现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学生道德的养成,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大都是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体验式教学。教学内容不能紧扣时代的主题,也不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更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1.3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不足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师资队伍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高、资金不到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结合不够紧密,校园文化建设不充分,全面育人、综合育人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1.4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来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考试分数。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道德实践的积极性。
2 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提炼于现实匠人的生产行为,其实质是持之以恒、诚实守信、锐意进取精神在不同行业工作者身上的个性体现。在中职学校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对解决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2.1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工匠精神不仅强调匠人的德,还强调匠人的技。实施工匠精神教育可以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及其他学科专业课程的德育教育目标有机衔接起来,可以把道德实践和学生的专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培育目标的实现。
工匠精神教育可以将其他学科的教师、设施、设备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水平、资金等问题,充分发挥学校整体育人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面。
2.2 激发学生成人成才的自信,培养其团队精神
中职学生虽然文化课学习习惯不好,但是贪玩却使得运动神经得到良好刺激,一般来说,他们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当他们在实验实习中展现这种天赋,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时候,荣誉感、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这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项目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个人技术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终极产品的质量,这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对合作过程的体验,团队成员彼此会产生情感,使学生在实验实习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爱、理解友谊。
2.3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由于工匠精神教育能够紧贴学生的专业实际,在专业训练、专业实习的过程中,随着专业技能、技法的传授,“随风潜入”式地对学生施以道德教育,因此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大大增加,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便于走进学生的心灵。
同时,学生在生产和实习过程中建立了基本的道德学习能力,比如: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爱的能力、团结的能力、宽容的能力和协作的能力,以及通过对工件标准的执行获得规矩意识、诚实守信意识等。这些学习能力会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理解和认同,进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此外,学生通过对工匠精神的解读,更容易理解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一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表述,也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3 中职学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实践的产物。它着眼于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对人才品质的要求,高屋建瓴地提出教育要有更广博的视野和胸怀,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树立世界眼光,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回归教育本质,“立德树人”,不仅“授技”更要“传道”。要坚持“四个自信”,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中职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要转变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培育的单纯学科理念,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和道德养成,树立德才兼备的全面的人才观。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学识、品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在中职学校实施工匠精神教育,需要一支德艺双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件:一是过硬的政治素质;二是良好的业务素质;三是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人格。因此,要通过培训和从企业聘请工匠大师的办法,从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和专业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熟练、学术威望高、技术过硬、教学效果佳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3.3 围绕工匠精神,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课程
第一,研发工匠品德课程。每门课程从历史的、社会的、伦理的角度去学习和研究,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该领域的历史和传统,了解其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及要面对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这些学科知识,都是各专业学科工匠精神教育的资源。研究人员要从学科发展历史中凝练出学科工匠精神,并开发为相应的课程,让学科发展史上的领军人物,成为学生励志的楷模,让这些人物的品德,成为学生精神的追求。
第二,丰富活动课程。以班集体、党政共青团、学生社团和企业等组织为依托,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班团活动、竞技活动、参观活动、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一些技能竞赛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荣誉感,使学生在追求荣誉的过程中,强化工匠精神培育。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工匠精神培育网络课程。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中职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开发网络课程,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教育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网络具有高效、共享、存储量大、便捷、直观和可变换等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开发工匠精神教育的微课、微视频等,不仅方便学生接受工匠精神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3.4 创新课堂授课模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工匠精神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为了有效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增强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特别是“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要在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培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工匠精神培育环境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校园文化蕴涵着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及学校的精神、校风、教风、行为准则等等,这些都对学生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有效互动,积极构建一个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以大国工匠追求为动力,以工匠精神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良好校园环境。
3.6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工匠精神培育渠道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与企业工匠结对子,通过师徒关系,在老艺人的“传、帮、带”中实现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开展校企合作,学校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力量,并给予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首先要提高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其次要组建专门管理机构,制定完备的方案。使学生实现认知、技能、精神的高度融合,真正把工匠精神培育落到实处。
3.7 增强工匠教育的信度,为学生就业提供有效帮助
人们对信仰的追求是以切身的利益回报为基础的,中职学校实施工匠精神教育,要能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学习的物质回报。首先,要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基地,帮助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在与市场竞争的衔接中,自然体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让市场的回报,坚定学生工匠精神的信念。其次,把工匠精神教育纳入就业与职业指导工作中,在指导课程中增加工匠教育的内容。同时,在就业招聘工作中,学校要杜绝腐败现象,要把那些质量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水平较高,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优先推荐给招聘的企业,不断增强工匠教育的信度。
3.8 探索工匠素养测评方式,创新中职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匠精神教育效果评价,应从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的工匠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摒弃一考定结论的传统评价方式。要将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要素纳入评价指标,建立全方位立体评价体系。改革考试内容和办法,使考试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工匠精神实践的能力,评价的结果要作为学校评优选先和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
总之,工匠精神是一种高尚的职业精神,是一个优秀生产者可贵的职业品质,是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形式之一。这种精神决定着职业技艺的坚守,决定着产品的品质和民族工业的品位,是大国工业竞争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它影响着我国工业转型的进程和成败,决定着民族工业的未来。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是每个职业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职学校应努力创新培养模式,将“德”和“艺”协同起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工匠精神教育的校园环境,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使工匠和工匠精神,成为学生职业的信仰与追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