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

2018-03-23赖淑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數学趣味性教学

赖淑玲

【摘要】单纯的数学知识由于学科特点相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无味,特别是公式、定理等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师应充分遵循现代教育观挖掘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兴趣。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方面着手探究数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數学 教学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53-01

由于学科特点,数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它充满数字、字母、公式、法则、线条、图形、公理、定理、逻辑推理等。这些内容对于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轻易的理解,它只能靠学生通过思维和想象去理解、记忆和运用。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在众多科目中比较单调、无趣。我们可以从兴趣入手,结合游戏、故事、问题创设、动手实践等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来探究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一、从教学方法探究趣味性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堂课的好坏教师刚开始的引入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对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比较感兴趣,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如果能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能大大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引入: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准备布置班级,后面的黑板的四周要加上彩带。请问彩带要买多少才够用?我成功地创设了有趣的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思考,有什么办法找出答案,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趣味选题,感受乐趣。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借助形象的例题来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同一个知识点,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材,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选题中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性较浓的题材入手。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中,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搭建篱笆为何要选择三角形而不是用长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动讲解,增添乐趣。教材所呈现的是形式化的、冰冷的结果。如何把这些“冰冷的“结果”经历“火热”的数学思维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教师可以在例题中加入小故事、小幽默、或者一些比喻拟人的手法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对于乘法分配率的公式a×(b+c)=a×b+a×c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把a比作母亲,括号里的b和c比作孩子,在参加家长会时母亲要去b的班级也要去c的班级。这样学生就不会在c的后面漏乘a了,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趣味性。

二、从教学内容探究趣味性

数学教学的趣味知识。单调枯燥的数学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而且兴趣度不高。如果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剖析教学点的内涵和重点,把静止的知识用动态有趣的方法呈现出来,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例如四年级下册的《鸡兔同笼》中鸡和兔若干只,从上面数有35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这节知识贴近农村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很有想解决求知的欲望,整节课下来收到的效果甚好。

数学教学的趣味之谜。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事物较感兴趣,特别是对谜语、脑筋急转弯之类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若能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谜语的形式,学生必定比较感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成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让学生在谜团中理解新知。又如,小鸡有8只,小鸭有4只,小鸡的只数是小鸭只数的几倍?在解这道题时让学生疑惑的是为何在算式后面不加单位让学生产生疑惑。

数学教学的趣味游戏。小学生对游戏都十分感兴趣,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把课堂知识点融入到游戏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概念时,首先板书音乐课的节奏符号:xxx,让学生指出这个节奏,学生一起拍手。老师问你们为何拍的这么整齐,如果让你们照着这个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停止,你们要拍多少次?你们刚才拍的次数是多少?根据这些问题教师提问并板书:循环小数。

总之,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本身十分抽象,而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应努力让课堂上的内容显得有趣,让学生体验到乐趣,从而达到对数学的热爱,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就是一次次的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秦赟,闫淼.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秦赟,闫淼.数学教学的趣味游戏设计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3]秦赟,闫淼.数学教学的趣味名人设计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數学趣味性教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数学诗
呼噜猪填算式
2018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大发现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