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中外教师课堂提问特色的对比与探究

2018-03-23潘婷婷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英语

潘婷婷

【摘要】国际化办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外籍教师成了每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中外教口语课的提问特色入手进行对比和探究。外教通过优化提问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表达的内驱力,同时注重导入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内教师在学习外教在提问方面的优点的同时要结合本国教师的优势和特点,优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提问 外籍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91-02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则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活跃性的发动机,是一扇能开启学生学习之路的大门,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1]。因此,提问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

一、提问方式的重要性——提问方式是否科学决定了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学习是否主动

多年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教师习惯于扮演权威者的角色,于是学生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敬畏和戒备的心理,也就导致了长期以来的师生角色不平等的现象的出现。下面笔者就将就三个实例来探讨提问方式的重要性。

1.本校某老师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让学生按座位顺序轮流依次回答。在学生A回答问题时,坐在后面的学生B,C,D都低着头在关注接下来可能会轮到自己回答的题,全然没有关注正在回答的那一个问题。而其他的同学觉得这些问题不会轮到自己,都和自己无关,从而走神、发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大部分教学课堂中。

2.另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提问,比如外教自备了一些小道具,让谁来回答问题小道具说了算。有时是轻质的小球,闭上眼睛随便抛,由接触到球的同学来回答问题。有时是击鼓传花,鼓声停花时最后花在谁手谁回答。

3.第三种比较典型的就是在选择提问对象时,外教以各类条件筛选答题者。如,班级里头发最长的女生,个子最高的男生,白色镜框的同学;复杂一点的条件如让所有穿着NB运动鞋的同学起立,然后非白色鞋面的同学坐下,接着让非黑色鞋带的同学坐下,最后还站着的同学来回答问题。

纵观这三种提问方式,我们可以得到很明显的对比。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所产生的引导力的强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好的老师就更应该在比较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把提升课堂的互动性活跃性作为日常教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提问内容的重要性——提问内容的合理设置决定了学生表达内驱力的激发

除了提问方式之外,提问内容也是我们的日常教学的很大的一部分。在上述的第一种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师生间产生距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中国的学生习惯于被动的点名来回答问题。因此,活跃课堂气氛和努力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第二种方法就很有效,在课堂气氛沉闷下来的时候效果尤其显著。每个人在小学时代都会争着举手回答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举手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原因在于学生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例如,有害羞的心理,怕答错问题,也怕别的同学取笑议论说自己爱表现。也有一些学生是由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回答。在一般的课堂上,学生回答对问题时,老师表现出满意,而一旦学生回答错了,往往草草地说声“坐下”,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打击。而在第二种方式中学生们把问答环节当成了游戏,课堂上的紧张感被降到了最低。

第三种方法就相当的巧妙了。无论用哪种条件来筛选回答者,起到的效果都很好,所有同学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即使是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也在尽全力想要听懂外教所说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听力训练的目的自然而然的达成了。大家都在找符合条件的同学,课堂专注度大大提升。

有趣的提问内容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完全融入到了课堂中。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高就比较容易达成。参与越多越积极,学生的主体地位感性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习进入良性循環的状态。

由上述的实例以及对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有的老师提问内容过于单一,显得十分枯燥无聊;有的老师的提问过难,只针对某些优等生,出现与个别学生密集地对话而忽视了关注全体学生的反应,造成了一些学生只是坐着“看热闹”。同样提问的深度把握不好,对于课堂的活跃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提问的内容设置是一门大学问。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一节外教的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名词,让一个同学上台背对着黑板猜测,然后台上的同学用一般疑问句的形式问台下的同学,台下的同学只能用“yes/no”来进行提示。如:

——Is the celebrity male? ——Yes.

——Was he born in China? ——No.

——Is he American? ——Yes.

——Is he a singer? ——No.

——Is he the president? ——Yes.

——Oh, it must be President Trump. ——Bingo.

学生各个都很活跃,你一句我一句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并且在猜中之后全班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以及欢呼声。学生们一直沉浸于上课的快乐中,到了下课时间还是意犹未尽。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习惯性的接受了老师问学生答这一模式。这一模式只是单一的师生交流。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上,生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2]。”那什么是角色呢?角色是“情感、言语、行为的模式的连续体,它是与他人有关的独特的习惯性方式。”在英语情景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换,营造有利于角色转换的情景,使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上,试着与角色进行沟通,在相互的学习作用下,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有效的英语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2]。”英语学习中的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合作交流英语,是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英语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因此,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本位”,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情景中,主动地接纳知识,主动地想象、探究,主动地操作、训练,并日益强化。

这个环节笔者觉得激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和想象力,并考验了学生的知识面。外教精选了话题,把问题设置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这不失为一种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的好方法。学生们设置的问题在难度上更适合他们自己,这种模式还能够激活课堂气氛,是可以借鉴的一种方式。

三、在提问过程中渗透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想要真正地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要从它的文化入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在这一方面,外教无疑是存在着优势的。外教们对于学生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异国的风俗文化,学生们总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这是师生角色互换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的一个好机会。有一些同学的提问甚至是出乎老师意料的有深度和广度。这对于英语的教学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语言作为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基石,自然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学生们通过外教能够接触和了解到使用英文的国家的文化,这有利于学生们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加深學生们对于该国家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和世界意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提问,对于这些跨文化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跨文化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3],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到知识是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很迅速地提升自己的分数,但是知识是无尽的,要从学习知识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学习所应该达到的最大目的。

而我们作为没有英美文化背景的中国教师,也应当要首当其冲地树立跨文化意识,多读多看,多了解多积累,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把教学当作一件需要匠心的事业来不断钻研,只有在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之后才能够再谈教育这样更加严肃的课题。文化这种东西也不是一两天急于求成就能够培养的,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点点滴滴地熏陶,培养出不仅知识能力优秀,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更是优秀的学生。

四、学习外籍教师在提问方面的优点,结合本国教师的优势和特点,优化教学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英语教学的提问环节中,外籍教师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教师,我们也有自己的优点,不能妄自菲薄。如何在保持中国教师在日常教育中的优势的同时又能够汲取到外籍教师的提问方面的长处,就成为了我国的高中教育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想要改善我国教师提问方式上的短板,就必须从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学习示例3中的外籍教师的提问方式,更多的把提问时的目光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改变提问时严肃的气氛;而在提问内容方面,外教有时对中国学生的情况不太了解,提的提问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而中国的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为了解一些,适当调节问题的难度,尽量考虑到每一个同学的基础来进行提问。在渗透西方文化的同时,本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一些中国成语或名言的翻译等。只有扬长避短、博采众长,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地优化我国的英语教育。

以上是笔者在对比高中英语课堂中外教师课堂提问特色的探究,让人不禁反思自己在平时课堂上的提问方式是否过于单一呆板,也提醒自己应当从课堂提问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改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交际能力为首要教学目的,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笔者认为也应该更多反省自己自身的问题,做到真正从自身素质的提高入手,旨在做一名有想法,有内涵,有水平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刘长武.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J]. 教育:周刊, 2017(32):44-44.

[2]程晓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J]. 基础外语教育, 2004, 6(3):3-8.

[3]许雪梅. 加强文化意识培养提高英语教学水平[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16):28-29.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