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理论视角下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听觉、触觉、视觉研究

2018-03-22唐小木

魅力中国 2018年38期
关键词:听觉协同理论视觉

唐小木

摘要:在乐器演奏中,钢琴一直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给听众带来极佳的美学享受而占居鳌头。如何协同钢琴中,听觉,触觉和视觉的独立感官系统也是钢琴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钢琴演奏与人体感官的关系,结合钢琴教学的听觉,触觉和视觉方面,研究相应的策略,以提高钢琴演奏的质量。

关键词:协同理论;钢琴教学;听觉;触觉;视觉

很多研究信息和数据都表明,钢琴演奏的听觉,视觉和触觉方面都具有互补性,形成了钢琴演奏教学中“三觉”协同作用理论。在“三觉”协同理论中,虽然“三觉”各自独立工作,但又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如果能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协调它们之间配合发挥,便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成效和演奏效果,帮助学生获得理想钢琴音色和感知体会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整体鉴赏能力的提升。

一、听觉、触觉和视觉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听觉的应用

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主要依靠的就是听觉,所以听觉在钢琴教学中是无以取代的。我们或许能在钢琴演奏中看到一些肢体残缺或其他感官障碍的钢琴家,仍然能通过一些辅助工具和坚持不懈的练习来完成演奏。然而,如果演奏者听觉功能存在重大障碍,则会对钢琴演奏产生极大影响,即使如贝多芬这样伟大的钢琴音乐家,在晚年听觉功能完全丧失后钢琴演奏的技巧和能力也大不如前。而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也是利用听觉功能发现学生演奏的错误,并迅速予以纠正。此外,学生一方面通过聆听钢琴表演来体验音乐的美妙。另一方面有提高了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有滋有味[1]。这样一来,老师通过听觉感知训练,帮助学生体验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表达的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作品,这对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和自身演奏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触觉的应用

触觉对钢琴演奏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手感的培养是钢琴教学的基础。对于鋼琴演奏,当演奏者用双手按下钢琴键才能产生音符和旋律。在弹钢琴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将这种按压触觉称之为手感,用不同的指法,通过弹奏键来制造音符旋律。手感的培养是随着时间累积的过程,与其练习量和努力程度成正相关。也就是说,更多的练习可以提高手指的灵敏度,触觉手感也就更好更顺畅,所以培养学生的触觉手感更多依靠的是练习和实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多练习演奏,引导学生在演奏中尽可能缩小每个音符之间的距离,手指不要离开琴键。应该清楚的是,钢琴的手感触觉不单单是手指的感觉而是身体多部位的协调影响,包括手腕,肘部,手臂,腰部等的正确姿势。演奏触觉也按照触键进行了分类,力度、深度、速度也进行了不同划分,例如高抬指式、冲击式、摆动手腕式等等。只有这些条件因素的结合才能让弹奏出来的音乐更具有层次感,也让舞台演奏看上去更加善心悦目具有美感,给受众带来更深刻的视听享受。

(三)视觉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关人体科学研究表明,在长时间人体感官刺激下,人们的部分感知能力会因为对环境的适应感下降,但视觉功能却会反而会得到增强。我们常常能在演奏中看到,一些钢琴家进入忘我状态后,会闭上双眼,让视觉功能暂停,这是钢琴家有利的状态,因为他能全身心投入到整个演奏中体验和享受。但这并不适用于钢琴演奏的教学,因为教学对象都是钢琴演奏基本功非常有限的学生。如果老师在表演教学中闭合双眼,就不可能通过视觉观察学生的指法身法错误,提出纠正措施。而学生在练习演奏中,由于对钢琴逐渐适应,视功能得到加强后,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琴谱、身法、指法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改善了钢琴演奏教学成效。

二、协同理论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协同理论,是赫尔曼哈肯以系列学科为基础创立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学科。根据协同理论,系统可以大小划分,并呈包含关系。在大型系统中,子系统独立存在运作但又互相牵连影响。当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起了决定性作用时,每个子系统的独立性就会相对减弱并有意识地为整体工作,产生协同作用。要想培养专业素养极佳的演奏者,就要在演奏教学中要加强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的协调与配合,让协同效应得以发挥。

(一)学生坚持看谱演奏练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督促学生养成看谱演奏的良好习惯。这样能够促进个感官之间的相互磨合,发挥协同作用。看谱演奏是钢琴学习的基本功练习,在此过程中,第一步调动的就是学生的视觉功能,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把目光集中在琴谱之上,养成眼不离谱的习惯,让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的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看谱演奏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调动和提高学生的触觉和听觉,并对钢琴学习演奏过程起到协同作用。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刻意地培养学生的听觉功能,指导学生区分音色,音量和节奏的间隔。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手感的养成,遵照钢琴乐谱引导学生演奏,提醒学生手不离键,根据节奏的频率间隔改变手指的动作幅度。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钢琴演奏中的节拍距离并形成正确的习惯姿势。可以看出,看谱演奏不单能够加强学生视觉训练,也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听觉和触觉功能的培养。

(二)放缓弹奏速度

放缓弹奏速度指在钢琴演奏时将演奏速度降低。这是一种发挥钢琴演奏协同效应的有效方式,因为钢琴演奏的协同作用必须以实际训练为基础。对于刚接触钢琴演奏学习的人来说,放缓弹奏速度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观看琴谱,熟悉旋律,帮助培养视觉功能;再练习弹奏时,拉长了练习时间有助于形成指法和姿势动作的记忆,加强了触觉功能的训练;还可以让初学者更好地分辨音色感受节奏,提高对音符旋律节奏的敏感度,即促进学生听觉功能的进步。所以,放缓弹奏速度是钢琴教学中让学生“三觉”协同作用得到发挥的有效途径。

(三)了解音乐风格

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风格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作品本身,还要对作品的背景意义以及创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进行了解,才能对作品解读深刻化,以此强化对音乐风格的掌握能力。但是,艺术作品是无规律可循的,老师很难用语言解释,必须在特定情境下捕获,所以协同作用在此时便能发挥其特点:教师进行演练,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聆听作品的表达力度和状态,感受教师的情绪变化,再模仿练习,充分调动“三觉”来加深对作品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掌握。

三、钢琴教学中的“三觉”协同效应

(一)形成理想音色

音乐其实是声音的艺术表达,而完美的音色一直是这门艺术的理想追求。只有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功能才能产生出悦耳的音色,具体表现在和声的协调配合,旋律的风格组建,强度的大小变换,速度的节奏把控等方面。大脑是我们所有感知器官的枢纽。在演奏中,所有信息都是通过这些感知器官传送到大脑。而我们的大脑在整合了这些信息后,再将命令下达给各部位感官,让各感官协调运作,发挥各自功能。最后,演奏形成理想中的完美音色。

(二)提高鉴赏能力

在演奏教学中,“三觉”协同作用对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因为这些感觉都来自学生自身的体会,而不是教师的表达,这样更能触发学习钢琴的自觉性。并且,“三觉”协同更重要的是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已达到为整体服务的工作目的。通过对高质量作品的学习研究和模仿创新,能让学生对钢琴演奏驾驭达到完美状态,进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整体鉴赏能力。

(三)品味思想感情

音乐作品以其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情绪表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演奏练习时,学生首先通过琴谱观察,感受音符旋律变化,再聆听教师演奏示范,体会老师的情绪表达,最后通过自身演奏练习和作品情感交流。“三觉”协同作用发挥淋漓尽致的同时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丰富了对作品的体验品味[2]。

结束语: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三觉”的每一项感知训练都是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督促学生不断练习自身协同能力,结合协同作用完善对钢琴演奏的艺术呈现,这也是提升演奏技巧、能力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瑾.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触觉、视觉的协同研究[J].北方音乐,2014.(12)

[2]刘洁.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触觉、视觉的协同研究[J].艺术科技,2013,(6)

猜你喜欢

听觉协同理论视觉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歌唱心理感觉对歌唱的作用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