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03-22曾庆飞

魅力中国 2018年38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策略分析有效性

曾庆飞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有效的教学可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重难点,课堂结构要优化,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能够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与学生开展有效的情感交流,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教学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时间内,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教”要有效,且要克服无效的“教”,即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时间内能够学得快、学得好;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学”,掌握更多能力。那么,到底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笔者将会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及实践,来具体谈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做好备课,打好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对于备课来说,教师要明确这一堂课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师要知道自己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能学到什么,即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出发,依照每个学生的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以达到让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升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素质教育时代,“填鸭式”教学已无法达到目标,需要教师结合教材,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大的学习能力及兴趣提升空间,让学生在课堂探索中收获更多。以备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为例,我在备课时明确了以下目标:(1)学生可以组成小组,扮演树、鸟等不同角色,来体会的不同感受;(2)能够有感情地、正确地朗诵课文。此外,我也为教学课堂大量准备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树及鸟的图片,并展示给学生,触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目的。

同时,在备课时,教师也需要设计一些好的问题,还以《去年的树》为例,可以问问学生认识哪些树、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等等,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愿意去接触大自然,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能够在他们想掌握某一知识时起关键作用。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不缺少学习知识的途径,对于学生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就会让原本已了解教学内容的学生更加无心学习,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本堂课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对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深入学习。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祖父的园子》时,考虑到学生生活在农村中,并不一定对园子有兴趣,就需要我激发他们对蔬菜或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产生兴趣。让父母或祖父讲一些农作物播种、收获的季节,并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从语言、肢体及情境等方面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兴趣。语言上,教师自己的情感表达要充沛、饱满,也可以进行适当地给学生诵读课文,在讲解课文时要通俗易懂且娓娓动听,让学生将精力聚焦于教师的语言上,感受文中的知识、情感。肢体上,教师表情要丰富,动作大方自然,诵读课文时,甚至可以模拟文中的形象,让学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教师本人,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促使学生更好理解文中思想。情境上,教师可以通过短片、音乐等等方式,甚至让学生组成不同小组现场表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感受文中的意蕴,体会文中思想。

三、促进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即在学生理解文中思想有疑问时,将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而不是由教师直接讲解或是让学生知难而退选择放弃。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寻求别人的帮助,通过合作学习来共同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即学生间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就问题进行探讨、解疑。这是教师在教学课堂必须培养学生要学会的一种能力,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学生要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互相听取意见,吸收好的方面;同时,在学生展开探讨与交流时,教师也应深入每个学习小组,和学生一起讨论,给予学生及时的启示或启发,引导学生在陷入困境时深入读书,并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这种独立感悟、发表见解及合作学习的探讨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并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能力,真正突出了學生的主体地位。

四、重视课文朗读,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朗读极其重要,它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及见解的最佳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读,才能吐字清晰,并读出文中感情、体会文中思想。在这种无形的影响下,间接锻炼了学生的勇气,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同时,朗读是带着感情的,学生本人在深刻体会文中意蕴时,声情并茂的朗读也能积极调动其他学生的感官,触及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优美的朗读中深入理解文章,并提升审美情趣。

总之、要想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需要从多途径出发,兼顾教与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从课堂学习中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胡佳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1):116-117

[2]黄远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23):103-103

[3]韦德智.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2015(11):00280-00280

[4]马东菊.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21):00173-00173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语文策略分析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探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浅析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