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作用
2018-03-19王超
王超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核心素养的实施,课堂越来越重视情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因为它顺应了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情境化教学模式,能够改变枯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 情境化教学 感悟协助
情境化教学创设了教育教学情境、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情境、生动具体的活动情境,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营造出富有教育内涵和教育美感的、充满智慧和情趣的广阔空间。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情境化教学模式,能够改变枯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对于知识储备有限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初中生来说,情境化教学有高度的吸引力,因为它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轻松愉悦。
一、立足学情,淡化教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使他们产生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要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从生活出发,挖掘符合学生生活经验认知的事例,也就是说应该创造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的情境展开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
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先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小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陌生的教师,心理上有一些对未知的不安;同时他们又会对新环境和即将展开的学习充满好奇,充满着期待与希望。教师应该调节好学生的心理,尽快让学生熟悉新的校园环境,正确看待自我的成长,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他们因情绪波动带来学习成绩波动,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中学的学习生活中。这个过程单纯依靠说教效果不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学校的图片、学校的宣传片或者学校的历史底蕴以及班级教师的介绍,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加深了解,顺利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比如:學校职能部门有哪些以及具体的方位?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找谁?学生出入卡掉了找什么部门?不小心受伤了找什么部门?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如何向教师反映?……通过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就能更快融入新环境。
紧接着,教师需要再次加深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可以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师资情况、课程设置、获得的荣誉等,激起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心理上融入学校。最后,教师要趁学生热情高涨之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让他们明白学校的环境和荣誉是需要每一个人去维护和创造的,因此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向学校、班级建言献策,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如何制定班级的文明公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感受到“强制学习、强制接受”的压力,而是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了解了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建立了对学校的认同感,并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了无痕迹地感染了学生,教学效果也就水到渠成。
二、参与感悟,内化于心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课程,它与其他具体学科不同,更注重个体的自我心灵感悟。教师应该通过影响学生情感的模式,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形成高雅的情怀,让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单纯的概念和知识性内容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习获得,但是情感的认同和内化则不能通过单纯的讲授获得,而应该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共同构建出道德的关系和道德的品质,以此实现德育的内化。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课《交友的智慧》时,教师一般都会列举同学之间的各种小摩擦和矛盾,然后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懂得如何与同学相处。这种教学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学生知道要与同学融洽相处的道理,所以很容易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但是要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教师就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到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乐趣与重要性。教师可以用“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要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等名言警句告诉学生,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要用宽容的心去体谅他人,用真诚去对待他人;做人应该海纳百川,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对他人的缺点应多加理解和包容。要教导学生,平时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耿耿于怀,所谓“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与他人分享获奖的作品、种植的鲜花、开心的事情,体会分享的快乐,让学生明白,与人和谐相处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从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开始。也可以让学生朗诵文章:“清晨,与天空分享你的快乐,它会洒下天边第一缕阳光;秋天,向大地分享你的成功,它会送你丰收的第一抹金黄;每一个起点,让遥远的地平线分享你的奋斗,它会赠予你一片幸福的土地……”总之,从知、情、行各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与同学相处的乐趣与意义,由此巩固内心的信念并坚持去做,以达到内化的目的。
三、教师协助,辨清正误
情境的设置需要学生真正身动、心动、脑动,但是很多时候,情境的复杂性以及知识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情境化教学时,除了要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外,自身的引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不是单纯的旁观者也不是最后的点评师,而是主持人、引导人。教师适当的介入能够把握好课堂的进展,可以单纯地讲授,可以环环相扣地引导,可以创造拓展地启发,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然后告诉学生“我要到哪里”“我如何到那里”“我下一步要去哪里”。
在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时,发现学生对于“生命”具有极大兴趣,很多也思考过关于生命的问题。但是由于初中生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对于生命的理解还很肤浅,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应放在了解学生的思维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教师可以利用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作为导入,让学生明白党和国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抗震救灾,并设立国家哀悼日、下半旗致哀等行为,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国民生命的重视,这样自然而然就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接着,教师转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大自然春天的气息、花开的景象、孩子呱呱坠地时父母的喜悦、节日里亲朋好友相聚的欢喜,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亲人离别的伤感、清明时节的哀思,从而让学生自己感悟生与死、聚与离的欣喜与无奈……还可以让学生谈谈“父母(朋友、亲人、老师、同学)最让你感动的事”“你愿意为父母(朋友、亲人、老师、同学)做的一件事”“你会为自己做什么、你做了什么事之后,父母(朋友、亲人、老师、同学包括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这个教学和思考过程中,单纯靠学生自己,是无法与“生命的感悟”联系起来的,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够从“春天的气息、花开的景象、相聚的欢喜、离别的悲哀”这些情境中对“生命”进行感悟,唤醒内心深处的生命自觉。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情境化教学需要教师善于构建具有个性特点的有效互动、和谐共生的教学情境,架构起学习与思考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适合的学法、教师在反馈中找到适合的教法,从而找到通往课程改革的途径与方法,让师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2]马蕾.思想政治课生成性师生互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