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的运用分析
2018-03-16杨意民
杨意民
【摘要】在教育的不断发展背景下,网球运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教学方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要从提升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从现代与传统教学结合的层面入手,做好教学完善工作,找出适宜的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网球教学 传统与现代教学法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95-01
前言
可以说现阶段所开设的网球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我国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所以要不断提升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学的开展。通过做好传统与现代上的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实现教育的目标。
一、传统与现代的比较
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球教学也开始向着综合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不仅需要采取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要找出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势,通过做好二者的融合与互补,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说这两种教学方法所存在的不同点不仅展现在手段上,同时也在学生培养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比赛方法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而对于多球训练法来说能够从不同角度发送出不同速度的球,而这一方法能够提升训练的难度,但是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其中的技巧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充分认识到网球教学的难点所在。其次,对于网球学习来说,由于学生基础性不足,所以教师要从基础入手,通过不断的培养与教育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球感,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应变能力。主要是因为在教育中单纯进行基础知识讲述是远远不足的,还应当要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正确的引导学生。从现代教学法上来说,其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体质,帮助学生掌握好技术,实现终身运动的目标。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发出学生创新能力上入手,培养好学生的潜力,挖掘出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锻炼好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此外,在教学中还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效果,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验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好学生的各个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1]。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结合的措施
(一)从优势入手,做好二者的融合工作
在教育改革影响下,将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好二者的整合工作,突出教学中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好网球知识,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由于我国开设网球课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借鉴其他球类教学的方法,同时还要从力量与技巧等方面入手,以此来突出其竞争性与自主性。所以教师要正确理解好传统与现代教学法中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促进教学的开展。第一,在整合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综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找出二者的优势,突出教育的重点。第二,在二者集合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性,不论是从比赛上来说还是从训练上都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首要地位上。第三,在开展网球训练的过程中要清楚认识到练习与实践的重要性,在学生参与运动时,不仅要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上来进行,同时也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看作是工作中的重点,将网球精神与内涵传递给学生。第四,从具体教学上来说,要从学校中的实际情况入手,综合分析学生的素质,同时还要找出二者的优势,通过有效的结合,以此来实现专业培养的目标[2]。
(二)完善教育目标与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球也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要做好网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促进学生智力与体育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实施我国所制定的措施,以此来做好落实与贯彻工作,保证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认识,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教育的重点,避免将难度过大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好学生的能力与技巧。此外,还要找出传统教学的优势,加入新型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网球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在教育中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完善工作,突出教学的重点,综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耀军.网球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东方教育, 2015,(10):67-68.
[2]王冠.网球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7, (18):230-231.
[3]周蓉君.传统与现代教学法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祖国, 2016,(13):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