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讲方式”下的高中音乐课堂

2018-03-12靖丽娜

黑河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讲方式音乐课堂导学案

靖丽娜

[摘要]现在很多学校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好似一节消遣课,教师草草上完后给学生放电影、放流行歌曲已不足为奇,并总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听不懂,没兴趣。这并非一个充分的理由,教师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教法是否存在问题。“学讲计划”是指一类教学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它为地方、学校、学科和学生预留了创新的空间。这类教学方式真正成功地解决了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满堂灌、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学讲方式;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翻开高中音乐鉴赏课本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音乐与人生》,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课题。孔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音乐对个人素质修养的提升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同时也给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施加了一份无形的压力,一定要认真高质量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

近两年,徐州市“学讲计划”课改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两年的学习与实践,我校的教育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深受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与青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我们没有高考教学任务,但我们有传播音乐知识的义务,要尽可能地把所谓的难以理解的世界名曲转变为有趣的、学生都愿意学习和接受的一门功课,真正让音乐与学生的人生挂钩。下面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学讲方法。

一、自我构建,快乐无限

学讲简单来说就是由学生自己“学进去,讲出来”。一份导学案下发给学生后,学讲教学模式就真正开始启动了。对于音乐科目来讲,这份导学案下发时间应该是周末,而不是课前。选择周末发导学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结合书本的讲解,回家后在电脑上欣赏这些作品,查询作品介绍,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这一课,内容涉及蒙古族的“长调”“短调”,藏族的“囊玛音调”以及新疆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的特点,如果仅仅凭着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和展示,时间肯定不够用,更不要说进行课外拓展了。但如果把问题提前抛给学生,让他们先行查询解决,有了学生独立思考学习作铺垫,课堂教学势必轻松许多。以下是给学生下发的导学案的主要内容:

1.蒙古族音乐知识材料

(1)蒙古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2)蒙古族音乐的特点;(3)蒙古族民歌的体裁;(4)蒙古族的代表乐器。

2.藏族音乐知识材料

(1)藏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及音乐发展;(2)藏族音乐分类;(3)藏族民歌的分类;(4)藏族重要的歌舞体裁;(5)藏族的代表乐器。

3.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知识材料

(1)维吾尔族音乐文化发展史;(2)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分类;(3)维吾尔族民歌体裁;(4)维吾尔族的代表乐器。

从上述导学案的知识点来看,这节课需要学习、了解的知识已经很清晰了,学生只需要根据导学案的问题结合课本以及网络,就可以轻松地查询到这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对它们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这句话也警示着教师要做个局外人,相信学生的能力,要让他们自由地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体验着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二、合作探究。携手共进

学讲计划的开展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而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重要体现。

周末的导学案教师要在课前批阅完毕,这样才能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每位学生对待同—个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与他们之前的音乐知识积累以及个人的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把他们的知识汇聚在一起,将会是一场丰盛的音乐大餐,而这顿大餐的开宴方式就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学生为了凸显本组的实力,尽量多地为本组争得荣誉,课后都会积极地从不同层面搜集与作品有关的知识材料,为在课堂一决高低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在讨论结束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典型作品片段随机播放,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欣赏、感受音乐作品,择时补充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的,课改纲要提出的这些,正是教师所要实施与解决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精神,培养他们研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地按部就班,照搬书本。教育目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深一步地探索与发现,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挖掘、找寻更加珍贵的音乐宝藏,自己去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小窍门,那就是“你来问,我来答”游戏活动。我们都知道,从小到大,学生都喜欢做游戏,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想办法把游戏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没有任何的压力。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结合课后拓展与研究这一环节,每小组组长先带领大家研究探讨,大家各抒己见,谈论自己的观点,并做好记录留待发言。接着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参与答辩,活动方式是抢答,答对加分,答错扣分,答题不完整的小组,别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分值平均分,最后优胜组有资格点最后一名小组的同学表演节目。大家都必须要有愿赌服输的精神,节目表演得要精彩。为了争做赢家,各小组团结起来攻破难题,向胜利出发。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热情高涨,学生高谈阔论,一个个卯足了劲,详细地研究记录,生怕落下了哪个知识点。醉翁之意不在酒。学生的目的是赢得胜利,做一个完美的点播家,享受着他们的胜利果实,而我的目的则是高质量完成课后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谁与争锋的精神。就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比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本节课所要拓展、研究的知识,高效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四、展现自己。魅力无限

如果说“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是一场激烈的角逐,那么,“展现自己,魅力无限”就可以被理解为愉悦的放松。千万不要小看高中生,好多有艺术天分的学生都是深藏不露的,在等待着教师去挖掘和发现,这样的学生被挖掘出来,音乐欣赏课堂想不精彩都难。以《独特的民族风》这一节课为例,这节課我的目的是想从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对于这堂课的展示活动,我是做好充分准备的,选三个有点舞蹈基础的学生,课前给他们开小灶,蒙、藏、新疆三个民族各选几个基本舞步,开展研讨并互相教授,课堂上再给他们换上这三个民族的服饰,配上大家比较熟悉的蒙、藏、新疆这三个民族的音乐,要求台下的唱,台上的跳,最后台上的学生再把这几个简单的动作教给大家,全体学生在唱与跳的环节中愉快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

读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人,大概都会对文中“巴学园”的教育模式加以赞美和欣赏。但这种没有考试压力、没有繁重作业的方式,对于面临高考的高中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学习的空间,一些信任和关爱,一些无形的帮助。这些,可以通过学讲的方式来实现,既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做法,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的课堂我作主”的崭新面貌。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学讲计划的开展,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许多,但是不等于弱化了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要广泛研究音乐知识,进一步加强业务能力水平,走在学生的前面,做个名副其实的指挥官。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学讲方式音乐课堂导学案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