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2018-03-12查显友周燕费玉娥

浙江实用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胆红素白蛋白尿酸

查显友,周燕,费玉娥

(嘉兴市康慈医院,浙江 桐乡 3145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是以进行性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精神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AD的发病因素复杂,多认为由遗传、自身代谢、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2]。近年来,多方证实AD的发病与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3],其中白蛋白、尿酸、胆红素、铜蓝蛋白等非酶类抗氧化剂水平与氧化应激程度或躯体总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状态[4-5]。本文分析AD患者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尿酸、铜蓝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探讨AD的抗氧化治疗和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AD患者100例为AD组。入组标准:(1)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第 4 版)》(DSM-IV)中 AD 诊断标准[6],不以抑郁起病且根据神经心理量表检测证实有痴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1分,Haehinski缺血指数量表评分<4分[7];(2)至少有两项认知功能的受损,如记忆力、计算力或定向力等;(3)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4)无意识障碍;(5)发病年龄54-90岁;(6)进行性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用系统性疾病或其他脑部疾病来解释;(7)病程大于半年。排除标准:(1)突然卒中样起病;(2)早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特征,如偏瘫、感觉丧生、视野缺损、共济失调;(3)早期或起病时出现癫发作或步态障碍;(4)外伤所致的认知行为障碍;(5)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功能损害等原发性疾病;(6)近期服用激素类、降血脂类等药物。选取同期无智力障碍的体检健康者110例为对照组。AD组男45例,女55例,年龄60-81岁;对照组男50例,女60例,年龄61-8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晚空腹12小时,于次日清晨7:00~8:00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5mL于肝素抗凝管中,3000r/min离心10分钟后取上层清液待检。总胆红素水平测定采用氧化法(OM),尿酸水平测定采用PURO-PAP法,白蛋白水平测定采用溴甲酚绿法(BCG),所用仪器为贝克曼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贝克曼配套试剂。铜蓝蛋白采用化学发光法,仪器为贝克曼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和质控品配套,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操作检测程序。

1.3 评价指标 采用简易智力水平检查表(MMSE)[8]用于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并依据评分对痴呆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共19项(30小项),得分越高表明智力水平越好。采用WHOQOLBREF(中文版)量表[9]评价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其简表包含26项条目,包括生理领域(7项)、心理领域(6 项)、社会关系领域(3 项)、环境领域(8 项)等4个维度,以及2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生存质量、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得分高提示该维度或生活质量高。所有研究对象得分均由两名高年资的精神科临床医生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各变量间相关性比较采用Person相关分析。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AD组MMSE评分及WHO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2。

表2 两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M M S E评分 W H O Q O L-B R E F评分A D 组 1 0 0 1 1.6 5±2.3 3* 3 4.5 2±1 5.5 2*对照组 1 1 0 2 8.1 2±1.1 8 5 6.8 9±1 6.4 9

2.2 实验室指标 比较两组非酶类抗氧化剂水平,AD组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尿酸及铜蓝蛋白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浆各检测指标(±s)

表3 两组血浆各检测指标(±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铜蓝蛋白(g/L)A D 组 1 0 0 3 9.0 5±4.0 7*1 0.3 5±5.1 2*3 1 5.4 7±6 2.7 0*0.1 9±0.3 7*对照组 1 1 0 4 1.1 6±3.1 1 1 3.4 0±4.2 6 3 5 7.1 2±7 3.8 9 0.3 0±0.4 3组别 n 白蛋白(g/L)总胆红素(μ m o l/L)尿酸(μ m o l/L)

2.3 相关性分析 将各项非酶类抗氧化剂水平与AD患者MMSE、WHOQOL-BREF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AD组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尿酸及铜蓝蛋白水平均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详见表 4。

表4 血浆检测指标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 讨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已成为社会主要防治问题之一,而AD作为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类型,如何预防和减缓其疾病的进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研究认为,氧化应激障碍可能是AD重要发病机制之一[10-12]。白蛋白、尿酸、胆红素、铜蓝蛋白作为良好的抗氧化剂,能够抵抗氧化应激反应、清除体内多余自由基,起到保护神经元等功能,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因此,本研究从白蛋白、尿酸、胆红素、铜蓝蛋白等抗氧化剂入手,探讨氧化应激在A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白蛋白是维持机体胶体渗透压和作为许多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的载体,是反映机体营养状态和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13]。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两者可能互为因果:一方面,白蛋白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临床研究发现,痴呆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下降程度与MMSE得分有独立相关性[14-15];另一方面,白蛋白水平下降可能是痴呆患者功能减退的结果,临床研究证实,白蛋白具有抑制β-淀粉样蛋白形成,减轻其神经毒性功能的作用,而脑内白蛋白水平下降又与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16]。本研究证实,与体检健康者比较,AD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偏低,且低水平白蛋白AD患者,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也相应下降。

胆红素作为机体内生理性的代谢产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胆红素的水平高低与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17-18]。本结果显示,AD患者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体检健康者,且随着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胆红素呈下降趋势,故推测可能系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消耗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胆红素所导致。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通常以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具有保护神经元和抵抗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19]。国内外研究表明,尿酸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影响A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建议早期监测尿酸水平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时调控血尿酸水平可能降低或延缓病情[20-21]。本研究结果显示AD尿酸水平显著低于体检健康者,且水平高低与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印证了上述研究的临床价值。

铜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具有金属氧化酶活性,主要作用于铜运输,其抗氧化剂作用可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并介导神经元的损失[22],国内外有较多关于铜蓝蛋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研究[23-24],均认为铜蓝蛋白与认知功能下降有一定关系。本研究表明,AD患者铜蓝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体检健康者,且与认知功能成正相关,与费玉娥等[25]报道相一致,这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金属螯合剂治疗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AD患者体内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尿酸及铜蓝蛋白水平下降,可能与AD的认知功能下降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进一步研究上述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可用于AD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胆红素白蛋白尿酸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喝茶能降尿酸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