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艺术歌曲和中国歌剧的发展及其影响

2018-03-09宁小兵

艺术评鉴 2018年1期
关键词:发展影响文艺复兴

宁小兵

摘要:20世纪上半叶对于中国歌剧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作为西乐东进的舶来品在我国已有百年历史。本文也将追根溯源,探究西方音乐文化尤其是艺术歌曲形式的发展及其它对中国歌剧诞生、演变等来龙去脉的重要影响,展示中国歌剧音乐创作对西方音乐文化优势因素吸收借鉴的成功典范。

关键词:西方艺术歌曲 中国歌剧 文艺复兴 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022-03

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较早,早在11世纪末,西方发动“十字军东征”掠夺战争时就有艺人以战场英雄的生活故事为题材来传唱歌曲,当时他们被称为“吟游歌手”。13-16世纪,伴随宗教改革中新教圣咏的形成,它助推了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当时教会合唱团就产生了复调音乐和“奥尔加农”这样的多声部合唱唱法。同样是在战争的催化下,在英法百年战争背景中艺术歌曲作为一种“新艺术音乐理论”形式出现并在欧洲流传,它也为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歌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后来,随着欧洲大量歌剧艺术家、作曲家的大量涌现,19世纪以后艺术歌曲再度兴起,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为代表的艺术歌曲创作成为潮流,此时的艺术歌曲糅合了欧洲歌剧的艺术特色内容但又相异于歌剧,这为欧洲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走势奠定了基调。

一、西方艺术歌曲的产生与演变

(一)产生

西方艺术歌曲在德语中被称为“Lied”,它是欧洲古典音乐中的一种歌曲形式,通常由一位歌唱者配合钢琴伴奏演出,但有时也会由多名歌手共同组成一组联篇歌曲(Liederkreis),形成单一故事或主题的歌曲串组。艺术歌曲在欧洲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而12世纪的民歌、教堂赞美诗则成为了艺术歌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因为它们都为当时的吟游诗人提供了施展歌喉才艺的空间与素材,这为艺术歌曲在欧洲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基础,已经开始彰显它的艺术鉴赏价值。

(二)演变

欧洲艺术歌曲表现形式丰富,且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色彩,所以在不同的国家,它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走向也不尽相同。意大利作为拥有数百年抒情歌曲创作经验、久负盛名的欧洲音乐艺术发源地之一,它的美声唱法也让艺术歌曲如鱼得水。从中世纪到19世纪,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创作历程中不乏旋律流畅、情感充沛的艺术佳作,甚至被人们冠以“乐中有诗”的响亮名号,这说明意大利人对艺术歌曲的诠释更加完美和深沉。

提到意大利,就不得不提卡契尼,他作为美声唱法和意大利歌剧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Amarlli,mia bella就是一首承载了古老中世纪歌词、旋律并渲染了宗教气氛的教堂式艺术歌曲,它的歌唱形式装饰性强且庄严肃穆,其中更是融入了意大利美声唱法与歌剧中独唱歌曲的某些艺术技巧,它所呈现的是一种与德国、奥地利艺术歌曲完全不同的演唱风格。

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以后,艺术歌曲伴随意大利的新艺术发展高峰迅速崛起,此时的艺术歌曲也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感因素,这基本迎合了当时文艺复兴表达的中心思想,将人文主义定性为艺术歌曲创作思想体系的重要主旨。它推崇世俗、反对教会,希望用理性取代神明,同时肯定人作为现实生活缔造者与享受者的重要地位。实质上,此时的艺术歌曲已经与人文主义、文学历史甚至是国家政治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让人们去更多关注它的发展流变并受其影响,而艺术歌曲在意大利的逐渐发展深入也为文艺复兴后期佛罗伦萨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早期的歌剧中融合了包括艺术歌曲在内的多种元素及表现形式,像宣叙调、咏叹调、合唱、重唱以及独唱等都极富戏剧性色彩,同时其丰富的表现力也在影射当时国家的社会人文及政治格局,这种“以演带唱”的形式为意大利从宫廷到民众的各个阶层所接纳,成为了欧洲音乐艺术历史上的一朵奇葩[1]。

二、中国歌剧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艺术歌曲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充分借鉴了当时德国、奥地利等欧洲艺术歌曲盛行国家的诗歌、音乐近现代创作手法与体裁,在音乐风格上作出了调整,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而其中又不乏现代音乐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像“学堂乐”就是当时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的重要代表。“学堂乐”对于中国艺术歌曲具有启发意义,它作为一种中国音乐艺术的新兴事物也掀起了一阵中国近代史上的音乐文化运动,它用西洋调式来创作艺术歌曲,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在歌曲中,它运用到了大量的复调与和声,同时大胆尝试冲破了一直以来被诗词格律所束缚的中国传统歌曲表现形式,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新模式、新篇章。

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之一就是黎锦晖,它在中国艺术歌曲刚刚萌芽,“学堂乐曲“专业音乐创作的重要阶段为中国音乐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其中他独树一帜的儿童歌舞音乐就融合了西方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以“时代曲”为标准创作开辟了中国平民音乐之路,也为中国歌剧雏形的形成打下了扎实基础。1920年,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儿童歌舞剧作品,它也被认为是中国歌剧历史发展的开端。黎锦晖的歌剧创作形式趋向于平民化,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平民文化内涵,所折射的是现代社会背景下老百姓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其创作初衷完全是根据当时中国人民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更被称为来自中国音乐领域的“民族新语言”。自20年代以后,大量创作者追随黎锦晖思想创作了面向于成人的歌舞剧、舞台剧,这也让中国歌剧发展首先拥有了自己的舞台。它对于音乐创作与简单戏剧情节的结合客观讲是对艺术歌曲形式的一种升级,同样是叙事叙情,歌剧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表现内容也更具冲击力,能够更为密切的关注人民生活,特别是较为生动的反映一些民间传说主题。例如中国赫赫有名的《白毛女》就是以新旧两种社会作为鲜明比照的、反映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现实题材大型歌剧,它也是我国民族歌剧历史中的经典开山之作。《白毛女》就借鉴了大量外国歌剧及艺术歌剧有益经验,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养分,形成了中西合璧形式下的特殊艺术产物,无论从现代性、叙事性、戏剧性和抒情性等各个方面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作品。在《白毛女》中像《北风吹》《扎红头绳》《太阳出来了》都是典型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的主要表现形式,唱段并不追求音量的宏大,整体表现细腻美妙,虽然结构短小但与生活十分接近,容易为观众产生共鸣。但相比于传统艺术歌曲,它也有所改良,例如它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与情节更为突出,这是传统欧洲艺术歌曲表现形式中所缺乏的,而这些唱段也采用了除钢琴以外的多种乐器,在一定程度上更丰富了艺术歌曲的传统表现形式,更为生动鲜活,所承载的音乐内容也更多[2]。

三、中国歌剧借鉴西方艺术歌曲的成功范例

西方艺术歌曲不但影响了欧洲歌剧起源,也对中国歌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中国在发展新歌剧过程中也大量汲取了西方艺术歌曲养分,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中国歌剧的成功典范。以下就以案例分析形式来简要探讨西方艺术歌曲对于中国歌剧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歌剧表现形式中,对音乐的表现极其重视,所以人们会发现中国歌剧中融入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表现手法,而在原有艺术歌曲的基础之上,创作者也加入了戏剧冲突元素,以突显歌剧的戏剧化矛盾冲突内涵。1995年,由辽宁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苍原》荣获中国艺术节金奖等多个奖项,被我国歌剧界称之为“洋为中用”文艺方针的代表典范。《苍原》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开放式的结构和波澜壮阔的交响诗音乐表现形式,还因为它拥有着强烈的戏剧性,整部作品展示了各种艺术歌曲歌唱表现形式,让观众能够充分品味各類艺术歌曲歌唱形式的美妙之处。而且这些歌唱都具有极强的叙事性,就以乐曲中最精彩的第三乐章为例,它是将整部歌剧推向高潮的一章,其中独唱与重唱交替出现,表演者对于人物情感的交织与抒发表现得十分到位。无论是艾培雷的独唱,还是娜仁高娃、舍楞与渥巴锡先后加入的四重唱,歌剧中各个角色对于苍凉原野与明亮月光的渴望与内心情感映射同样真实。而他们的反思、怨恨、懊恼与痛苦也都一一展现了出来,特别是唱段表演过程中宣叙调调式调性、和声节奏的变化明显,让人们自始至终完全沉浸于歌剧音乐主题中难以自持,最终被歌剧渲染的音乐及人文文化氛围所感染。

就目前来看,中国歌剧融合西方艺术歌曲、歌剧艺术表现形式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大局限性。虽然在早期这些西洋音乐艺术元素确实深刻影响了中国歌剧的萌发,并为中国歌剧带来极大成功,但我们依然还需自主思考前行之路,正视当前中国歌剧发展的前路漫漫,在汲取、借鉴的同时也要学会创新,将西方艺术歌曲、歌剧中的艺术养分据为己用,并寻求自我突破。

参考文献:

[1]闫妍.西方艺术歌曲溯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臧杰.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及风格特点[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影响文艺复兴
试论锌缺乏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研究
浅谈企业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