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的对比分析

2018-03-09于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4期
关键词:巩膜眼压青光眼

于红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老年人群体容易发生的眼科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 帮助患者重见光明[1-4]。如今手术方法有很多种, 本文中对本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展开研究, 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案, 改善其平均眼压、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59例(159眼), 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 各53例(53眼), 晶状体核硬度均在Ⅱ~Ⅲ级。A组中男29眼, 女24眼;年龄52~75岁, 平均年龄(64.77±6.36)岁;术前平均眼压(33.28±3.95)mm Hg(1 mm Hg=0.133 kPa);术前视力<0.1为19眼, 0.1~0.2为25眼, >0.2为9眼。B组中男28眼, 女25眼;年龄51~76岁, 平均年龄(64.67±6.71)岁;术前平均眼压(33.55±4.01)mm Hg;术前视力<0.1为20眼,0.1~0.2为 26眼 , >0.2为 7眼。C组中男 30眼 , 女 23眼;年龄50~74岁, 平均年龄(64.84±6.49)岁;术前平均眼压(33.47±3.99)mm Hg;术前视力<0.1为21眼, 0.1~0.2为26眼,>0.2为6眼。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视力以及术前平均眼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术前均接受常规的眼压检查以及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检查, 术前30 min静脉滴注250 ml甘露醇(20%含量), 并采用托品酰胺滴眼液给予散瞳处理。

1.2.1 A组 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表面麻醉下, 术眼沿角巩膜缘上方以穹窿为基底做结膜瓣, 在11点方向的角巩膜缘后2~3 mm部位打开巩膜隧道切口, 切出4 mm长的巩膜隧道切口。在3点方向的透明角膜打开一个辅助切口, 向前房注入一定量的黏弹性物质,再完成环形撕囊, 利用超声乳化针头乳化晶体核, 吸净粉碎后的皮质, 前房再次注入黏弹性物质, 根据人工晶体直径大小适当扩大巩膜隧道切口, 植入1枚后房型人工晶体, 吸净黏弹性物质, 最后恢复结膜瓣。

1.2.2 B组 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同时给予虹膜周边切除术进行治疗, 虹膜周边切除术操作步骤:向前房注入卡米可林进行缩瞳处理, 沿着角巩膜边缘切开巩膜隧道的巩膜瓣, 并剪去虹膜根部组织, 再恢复瞳孔, 检查隧道切口是否出现渗漏, 最后以褥式缝合法缝合结膜切口。

1.2.3 C组 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同时给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小梁切除术操作流程:做1/2巩膜厚度, 边长4 mm×5 mm的长方形巩膜瓣(然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后), 向前房注入卡米可林进行缩瞳操作, 切除1 mm×3 mm小梁组织, 行周边虹膜切除, 恢复瞳孔, 巩膜瓣使用10-0的尼龙线间断缝合2针,检查有无渗漏, 结膜瓣缝合2针。

术后随访:术后7 d~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三组术前、术后平均眼压以及术后视力恢复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眼压正常值范围标准:11~21 mm Hg;术后视力恢复观察标准:术后患者裸眼光感提高至0.1以上为视力恢复[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平均眼压情况比较 术前, 三组患者平均眼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三组患眼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平均眼压均低于A、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92、2.4964,P<0.05);A组和B组患者平均眼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45, P>0.05)。见表 1。

表1 三组患者平均眼压情况比较 ( ±s, mm Hg)

表1 三组患者平均眼压情况比较 ( ±s, mm Hg)

注:与术前比较, aP<0.05;与C组比较, bP<0.05

组别 患眼(只数) 平均眼压 t P术前 术后A组 53 33.28±3.95 14.89±1.92ab 30.4836 <0.05 B组 53 33.55±4.01 14.32±1.83ab 31.7608 <0.05 C组 53 33.47±3.99 13.37±2.08a 32.5206 <0.05

2.2 三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A组术后视力恢复率为79.25%, B组恢复率为83.02%, C组恢复率为96.23%;C组术后视力恢复率高于A、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17、4.9703, P<0.05);A组和B组患者视力恢复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465, P>0.05)。见表 2。

表2 三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只(%)]

2.3 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术后发生高眼压4只、前房渗出2只、角膜水肿2只、前房积血2只、纤维素样渗出3只, 并发症发生率为24.53%;B组术后发生高眼压2只、角膜水肿1只、前房积血1只、纤维素样渗出1只, 并发症发生率为9.43%;C组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只、纤维素样渗出1只, 并发症发生率为3.77%。B、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828、9.3963, P<0.05);B组和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66,P>0.05)。见表 3。

表3 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只(%)]

3 讨论

青光眼和白内障都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 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 这两种病的致病因素完全不同,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 造成视神经出现不可逆损伤, 其很难进行有效的预防[6-8], 白内障是由于受到不可抗因素影响, 导致晶状体出现混浊化, 该病虽然会损伤视神经, 但发病过程是可逆的[9,10]。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比较多, 选择何种手术方法, 临床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所以本次研究对三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找到最合适的手术模式, 以期提高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三种不同手术均具有创口小、术后眼压下降明显以及散光小等优点。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虹膜周边切除术联合治疗最明显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易行, 缺点是容易造成虹膜周围粘连变宽, 易引发瞳孔移位等情况。C组在A组基础上实施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优点是操作不仅简便, 还比较准确。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三组患眼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平均眼压均低于A、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视力恢复率高于A、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要明显。

综上所述,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过程中, 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进行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良好, 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发生, 该联合疗法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1]赵德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 3(3):149-153.

[2]刘辉焜, 张立新, 刘珍珠.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21):4104-4105.

[3]史晓芹, 罗洪涛, 周玉.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药品评价, 2016, 13(B12):196-197.

[4]李艳枝.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国民康医学, 2016,28(4):24-25.

[5]穆晓杏.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14):1753-1754.

[6]张宏光, 沙爱娟, 关文雯, 等.3种手术方式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4(2):229-231.

[7]吴志勇, 方箴军.不同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国际眼科杂志, 2017, 17(7):1285-1288.

[8]刘登忠.超乳三联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38(4):439-440.

[9]戴兵, 颜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比较.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35(5):467-468.

[10]陈卓.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包头医学, 2017, 41(1):1-3.

猜你喜欢

巩膜眼压青光眼
巩膜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与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