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策略
2018-03-07林国态
林国态
摘 要:通过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已经成为诸多研究关注的重点。着眼于这一研究主题,尝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寻求革新性方略,探求学生猜想能力培养举措。借助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必须着眼于问题本身,帮助学生明确猜想方向,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猜想。同时,立足现有实际情况,教授给学生猜想方法,也是重要策略。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经验,保证学生合理猜想。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學;学生猜想能力;培养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猜想能力和假设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成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点不可忽视。因此,不少研究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策略探求,尝试借助学生猜想能力和假设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果。仅就学生猜想能力而言,确实不少研究对学生猜想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策略在学理性、实践性方面均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借助高中物理教学,从不同角度探讨学生猜想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着眼问题,明确方向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针对知识点的讲解主要以问题呈现,问题探究和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这主要与高中物理的学科特质紧密相关。因此,要想借助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必须着眼于高中物理学科的这一特性,充分关注问题本身,采取举措帮助和引导学生明确猜想方向。具体来讲,猜想方向主要是指“针对问题想问题”“着眼这一问题思考这一问题”,不可发生思考偏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
例如,在进行“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进行了猜想。在猜想之前,我先引导学生对电流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和周密的分析,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假设。学生在我的鼓励下,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但是我发现学生的猜想普遍存在片面性。鉴于此,我引导学生明确方向,即猜想的方向是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而非其大小方面的规律,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学生很快补充和纠正了原有猜想。
二、创设情境,积极引导
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所进行的猜想,一般而言都并非最终结论,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学生所进行的猜想,并非胡编乱造,其主要是受限于现有知识储备而出现的片面性结论。为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充分发挥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成效,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猜想行为进行进一步启发,积极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对问题的猜想更为合理化。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重要体现。
我就经常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猜想思维方式朝着更为符合真实答案的方向发展,借助这种疏导性作用,引导和促进学生猜想能力的提升。例如,我在进行“电阻定律”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就借助问题,创设了教学情境:两条长度为L,电阻等于R的导体,将其串联起来时的总电阻为多少?在这一问题的呈现下,学生围绕问题纷纷展开猜想,避免了单纯定律讲解的片面性。
三、立足实际,教授方法
在任何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现有实际水平是具体举措采取的主要依据,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概莫能外。因此,借助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猜想能力,不可忽视学生猜想水平。但是,从可操作性角度来讲,学生猜想能力水平,是很难通过具体量表进行精准化测量的,但是,学生对猜想方法的掌握却可以反映出学生猜想能力水平,因此,教师可适当教授给学生一定的猜想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个:直觉猜想法、类比猜想法、联系猜想法。我会结合不同学生的猜想能力水平、不同的教学知识点教授给不同学生不同的猜想方法。在方法传授之前,我会调研学生的实际猜想水平,基于此开展后续环节。电流大小影响因素、线圈匝数等问题的猜想,我会引导学生使用直觉猜想法,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直接进行猜想;而对于电流形成原因等问题的猜想,我则引导学生思考水流形成原因是水压,进而进行类比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出电流成因是电压。
四、利用经验,保证合理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猜想的思想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猜想的方向和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合理利用其经验,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合理猜想、科学猜想,提升和保证对高中物理问题猜想的合理性。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的积极作为。
例如,我在进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就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的猜想差异较大,但是大多数猜想都很难到要点上,这种情况下,学生猜想的合理性无法得到保证,鉴于此,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抓鱼的过程来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都有哪些。在此引导下,学生猜想合理性愈加得到保证。实践证明,借助这一理念,学生猜想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总之,学生猜想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成效的增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重视这种作用,着眼于学生本体,从教学角度积极思考,努力践行科学理念,多措并举,致力于提升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力度,切实将其融入物理教学,实现物理教学成效、学生猜想能力的双提升。同时,这一目标的达成,除了教师群体的努力之外,更需要学校为教师创设有效平台,切实保障和满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各项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启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猜想与假设”[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102-103.
[2]施燕民.“猜想—反驳”模式进行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尝试[J].才智,2012(1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