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
2018-03-07范可才
范可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解,有时固然必要,但不能成为常态。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才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语文课堂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课堂,师生的对话是以课堂提问这种形式展开的。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才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
一、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
语文课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地学习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迷糊,甚至厌倦;满堂问的课堂,似乎很热闹,可学生厌烦,教学效果不佳。
课堂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得经过精心设计,而且问题应难度适当,数量适中。问题若太过简单,就会失去思考的价值,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养成不积极思考的习惯;问题若太难,学生得不出老师所期盼的结论,有的学生就会放弃思考,坐等他人的成果,起不到提问的效果,甚至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设计的问题,应让绝大多数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设计的问题当以“质”取胜,而不靠“量”。
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科学、准确、有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到相关信息,便于解答。比如,某位教师讲《看云认识天气》,他提问:“某某同学,你的上面是什么?”该同学猝不及防,略作思考道:“脑袋。”“脑袋上面呢?”“头发!”“头发上面呢?”“帽子!”“帽子上面呢?”“二楼教导处!”于是,全班捧腹大笑。这位教师提问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不知教师意图,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设计问题需反复打磨,不能有歧义,以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偏离预定的课堂教学轨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降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学生关心的问题侧重点不尽相同。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时效性。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常常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的灵感火花正是在这样的问题下产生的。一个个有趣味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体味语文学习的快乐与成功,把学生带入艺术佳境。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注意力保持稳定和持久。学习《愚公移山》时,有一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在解释“孀”“遗”之前,我提问学生“这个小孩来帮忙了,他的爸爸怎么没来?”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到结论:小孩的爸爸已经去世了。
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有的教师教学图个热闹,喜欢提出诸如“是不是啊?”“对不对啊?”“这么读,好吗?”这些几乎缺乏思考性的问题。初中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未知的世界。比如,学习《台阶》这篇文章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父亲那么想要有高台阶的屋子,为此也辛苦了那么久,而房子建好后,却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和兴奋,反而感到尴尬和不自在。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授课时,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在群策群力下解决了问题。
二、合理呈现问题的提出时机
学习中,一旦学生有所疑惑,笔者就适时抛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比如,学习《背影》时,出示课题后,学生深感疑惑——背影能反映一个人的外貌特征还是性格特点呢?作者怎么选取“背影”来创作呢?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适时提出一个问题:一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与学生形成了共鸣。学生急于解困,便认真探究学习下去。
学习新知识,有时需要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撑,此时抛出问题能以故引新,以旧启新,使学生易于把新的知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比如,学习《乡愁》时,笔者提问: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久居台湾的人,他们对祖国统一有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还记得哪些“思乡”的诗句?
在教学环节的关键之处,教师抛出一个问题,突出学习的重点,有益于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学生思维的转折處,抛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促使他们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思考和探索,一步步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三、引导学生自己提问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诱导学生提问,“逼迫”他们提问。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提问,在比较中提问,在质疑中提问,在模仿中提问,在想象中提问,在假设中提问。
哪怕问题很浅显,甚至词不达意,都一概予以肯定。让学生敢问、乐问、会问。在笔者努力下,笔者的学生经常能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比如,学习《枣核》,有学生提出:作者移居美国,环境变了,还会保留“民族情感”吗?学习《项链》,有学生提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想展示一下自己,不对吗?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校(225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