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TO混合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和研究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2018-03-07邱丹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线下混合

邱丹丹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互联网+”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开放性、同步性、全球性必将给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有力地冲击,“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立足于网络环境,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动进入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加快课程转型,构建一个开放、创新、有效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 的online to offline(OTO)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对OTO混合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中的教学应用进行设计、思考和小范围试点运用,并对其方法、方式、效果和出现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力求为“互联网+”时代下探索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提供借鉴。

1 采用OTO混合教学模式的依据

混合教学模式并不是新兴事物,而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接受和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近十年来,各种网络教育平台和课程层出不穷,其新颖的方式和便捷性极大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又不能取代传统课堂的固有优势,于是产生了OTO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1.1 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

目前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年轻群体,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和依赖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大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有限时间内的课堂教学带给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他们需要更大的资源库、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而网络的出现,打破了空间、时间和经济的界限,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大千世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他们需要利用课外的、碎片化的时间主动获取知识,而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即用即停、反复观看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整合零散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需要。

1.2 思政课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既包括对国家历史、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时事形势等知识的传授,又包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思想引导。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党史、国史和国情,更要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而道德情操的培养,依靠网络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师生之间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和对话,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这种情感的交互性是思政课不同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也是互联网教育不能实现的。

1.3 OTO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采用大班授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带有图片或视频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政课的特殊性,OTO混合教学的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在线上进行网络视频教学、提交作业、在线讨论、课堂点名等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又可以通过线下实体课堂进行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翻转课堂,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和缺陷。

2 OTO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功底、教学设计水平、课堂组织能力、网络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2.1 课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即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和学生特点,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时间分配等要素进行合理安排,这项工作要在课前进行准备。在OTO混合教学模式中,还要对线上内容、线下内容、线上线下衔接等问题进行合理安排。课程导学是课前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或教学设计完毕后,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常规内容以及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划分情况、学生课前、课后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以及本节课的考核方式等,以课程导学图或导学文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2 线上教学内容

线上教学的实现,基于能够跨终端使用的网络平台,该平台需要具备视频教学、讨论交流、在线考试和提交作业、课堂考勤以及辅导答疑等基本功能。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为6学时,其中线上3学时,线下3学时。线上内容包括以下5个部分:(1)课前阅读材料“《中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节选)”,并思考“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教学视频:《孙中山其人》、《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三段视频合计约35分钟;(3)讨论专区:为什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不能救中国?(4)课前作业;(5)课后作业。其中前4项要求学生在课前全部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第5项在教学全部结束后完成。线上内容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两个终端观看和学习,教学平台后台自动统计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线上教学主要依靠功能性较强的网络教学平台,却不局限于网络教学平台,QQ、微信、微博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和学习媒介。

2.3 线下翻转课堂

线下课堂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点睛之笔,包括课堂导入、教与学的交互活动和教师的总结反馈。教师在课前通过学生的线上学习时间统计、讨论交流情况和作业提交情况等内容的反馈结果,掌握学生的线上学习成果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理论偏差,在线下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价值观上的引导和理论上的升华,线下教学侧重于互动交流。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例如,关于辛亥革命,通过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反馈的结果观察,发现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过程、结果等史实性的问题掌握较好,但对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背景和三民主义评价问题的理解有所欠缺。在线下教学中,教师的导学内容即是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分析讲解,教学活动主体是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比较革命和改良的区别以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最后由教师对全部课程活动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并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布置。学生在线下教学活动完成后,再次回到线上提交作业或进行讨论交流,至此,一个完整的OTO混合教学活动全部结束。在线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或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可以适当地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随堂教学的小模块,但这些活动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喧宾夺主。

3 关于OTO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的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OTO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在小范围内的试点应用和调查,学生的满意度远远超过了对传统课堂满意度,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体而言,OTO混合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增强了学习效果,通过实践和研究,产生以下思考。

3.1 OTO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时效性

OTO混合教学模式从表面上看,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并非减轻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压力,相反,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更高。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线上教学转移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提升了教学效果。而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大幅度提高,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感,学习兴趣极大增强,学习动力持续不断。

3.2 OTO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依赖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对时事政策的正确分析能力,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教学设计和分析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能够迅速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根据课堂学生听课状态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等。因此,不仅教师自己要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思政课教师在应用新媒体技术方面的培训力度,培养“互联网+”背景下的复合、新型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3.3 线上教学绝不能取代线下教学,须更加重视线下教学

线上教学固然重要,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绝不能以此取代线下教学。线下教学是线上教学的升华,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统摄和核心的地位。思政课的线下教学更是承担着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情感上的互动融通、心灵上的认同引领等关键作用,课堂面授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线下教学不仅不能被取代,应更加重视和加强。

总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高效、快捷的特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使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有生命力,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线下混合
混合宅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