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护理”说课设计
2018-03-04刘立珍唐凤平
刘立珍,唐凤平,杨 娟,吕 劲,王 平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说课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的方式,系统分析教材和学生,并阐述教学设想与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1],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现以老年护理学“老年人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护理”说课设计为例,与同行分享。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特点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老年期身心健康和疾病护理特点及预防的一门学科,对学生专业能力拓展、专业思想建立、专业素质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说课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唐凤平主编的《老年护理》[2]。该教材以加强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护理为目的,以提高老年生活护理和疾病护理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特别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此外,老年护理是近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新增内容,教材紧扣考纲,可作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第一手资料。
1.2 “老年人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护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共8个章节,本次课为第六章“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的护理”第一至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等相关理论知识,为学习本章内容打下了基础。此外,学生还有去养老机构和老年人沟通的经历,且在见习过程中对老年人进行了心理健康评估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养老机构70%的老年人存有心理问题,其中27%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健康。这让学生产生“该如何帮助这些老年人解决心理问题”的疑问,本次课旨在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疑问。同时,本次课内容不仅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而且为后续老年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的学习做铺垫。此外,本章节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资格考试出题频率较高的部分,因此占有重要地位。
1.3 教学目标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年照护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2]。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护士岗位需要,制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维护与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熟悉老年人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和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2)能力目标:能识别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并实施初步护理;能运用健康教育技巧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保健的知识和技能指导。(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尊老、敬老、懂老、爱老”意识。
1.4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维护与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教学难点是通过具体病例识别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并为其提供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指导。
2 教学方法
2.1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已有知识以及课堂教学情况,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影音导入法:利用新闻报道、热点追踪等视频资料导入新课,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2)问题引导法:结合新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将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教学全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围绕音乐和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思考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心理需求、维护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措施这根教学主线进行理论讲授,其间穿插讲授护理程序,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灵活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4)启发式与点拨教学法:根据护理心理学、精神科护理相关知识与生活经验,以问题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习惯。(5)案例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相结合:结合课前播放的新闻案例以及见习过程中的具体案例,设置3个问题:老年人存有哪些心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如何帮助老年人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通过角色扮演营造职业环境,将“抽象理论的难学”转化为“身临其境的易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2 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辅助板书。多媒体教学能将音频、视频、图片等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要的板书可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思维过程,同时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发挥重要作用,特别适合不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学生。
3 学法设计
3.1 学情分析
本门课授课对象为我校大专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与中专生相比,大专生文化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依从性也较强,但是不善于思考和总结,应变能力较差。老年护理学在最后一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对老年护理程序有一定了解,但由于接触临床较少,老年护理临床思维尚未形成[3]。
3.2 学法指导
结合学生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教学理念,将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通过新闻实例思考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征,进而分析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最终达到突出重点、切入难点——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目的。
4 教学过程(80 min)
4.1 导入新课(10 min)
以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新课,随后进行互动:大家是否听过这首歌?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为什么要常回家看看?之后播放新闻短片《老年人因心理问题自尽》,引导学生思考老年人有哪些心理特征、导致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等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在养老院和老年人沟通的经历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而导入新课和学习目标。
4.2 讲授新课(60 min)
4.2.1 老年人心理活动特征 鼓励学生结合实例和与老年人相处的见习经历发言,教师把控讨论方向,最后进行总结。
4.2.2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采用启发式与点拨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4.2.3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采用类比、提问、举例法进行讲解。
4.2.4 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结合新闻报道精选学生见习中的具体案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采用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两个小组一个题材,一组表演,另一组点评,每组表演时间4 min,之后讨论2 min,点评5 min。先由点评组派代表点评,然后两组互评,最后教师总结(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总结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4.3 小结与布置思考题(10 min)
以思维导图形式总结本次课内容,使知识直观化、系统化。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的同时可以随堂提问。布置思考题:李某,76岁,高校退休教师,丧偶,育有一子二女,二女在外地工作,儿子在一个月前留美学习。近段时间李某心情抑郁、精神萎靡、情绪低落,不愿意出门,感觉空虚、寂寞,常叹息过去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对子女的关心、照顾不够等,并出现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提问:(1)李某出现了何种问题?(2)作为社区护士应该如何指导其妥善处理家庭关系?(3)如何指导其应对目前的生活?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带着问题(3)预习下节课内容。教师设计典型病例考查学生对本次课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预习,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中国老年网、夕阳红老年网、中国敬老院网等专业网站查找与老年人心理相关的素材,拓宽知识面。
5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利用影音导入法、调查表、案例与角色扮演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2)教学中通过贴近生活、贴近临床、贴近职业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将所学知识与护理心理学、精神科护理等学科相联系,融会贯通。不足之处:角色扮演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不积极,可能与其性格内向或缺乏自信有关,今后对这部分学生需加强关注、积极引导,给予更多锻炼机会。
[1]王似雄,孙嘉伟.基于翻转课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信息化教学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9):66-67.
[2]唐凤平.老年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杨晓玲,曾建霜,杨茜.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跌倒”说课设计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