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8-03-04管兰芳侯建成郑中华王柳行
管兰芳,侯建成,郑中华,王柳行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为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我国于2002年引入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2008年出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1],将其作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的依据。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发布《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2],指出“高等医学院校应建立临床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并在2020年前完成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首轮认证工作,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建立健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准入制度”。专业认证是学校总结办学经验、更新教育理念、凝练专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契机。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1]。
1 专业认证背景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
专业认证是依据《标准》实施的,通过学校自评和外部专家考察评审,以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帮助学校找出弱项或差距,指出改进方向,保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
《标准》中明确指出医学院校必须建立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质量监控要贯穿学校教学管理全过程,使学校管理者能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动态,并及时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因此,科学、规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学校内涵、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引领教学管理和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机制[3]。
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不规范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般分为三级,即校—院(教学基地、实习医院)—教研室(实验室、临床科室),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和教学管理执行机构设在教务处,或是从教务处分离出来的,使教学质量监控缺少公允性;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工作又要进行管理,使得管理本身缺乏公信力;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在工作上底气不足,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都需要提高;教学督导专家多为退休教授和在职教授,精力有限,缺乏活力和创新,无法真正发挥督导作用;教师和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盲目评分,评教结果可信度较低[4]。
2.2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
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5],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因素、制度不完善及实施不到位因素等。其中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渠道不通畅
教学质量监控需要全员参与,包括各级领导、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相关用人单位,目前在信息沟通、反馈方面存在拖延、迟滞和无结果等现象,导致一些信息不能及时传达,使质量监控的反馈、执行不到位,三级监控体系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6]。
3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策略
3.1 更新教育理念,做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顶层设计
《标准》强调共同利益方的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7],鼓励进行医学教育、考核方法改革等。我校在推进临床医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研究认证标准,更新教育理念,总结办学经验,构建了“一中心、四导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四导向”即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体系、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个性发展为导向的管理制度体系。该模式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具体操作指导,梳理了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环节,建立了子系统,监控全过程,形成了上下连接、交叉纵横、整体协调的监控体系,保障了临床教学的同质性。
3.2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
建立健全三级监控机制,特别是教学基地、非直属附属医院和实习医院的二级监控体系,每年需要定期向学校汇报临床实践教学情况。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和渠道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8],从评价数据中分析现状、创新思路、改进措施,详细梳理主要教学环节,制定完善的质量标准,使质量监控工作有章可循。二、三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根据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目标、各专业和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个性化、可操作性强的监控制度。
3.3 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反馈机制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因此要建立常态监控结合动态监控、全面监控结合重点监控的工作机制,建立专门的机构、有效的途径和切实可行的信息交流、反馈、激励机制,调动各级监控机构和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使同行测评、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趋于合理、客观和公正,真实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9,10]。
3.4 调动督导积极性,发挥持续改进的监督作用
教学督导[11]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将督导工作制度化,规定教学督导的任务、权利与职责,建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家队伍。以《标准》为指导,不断丰富教学督导的工作内涵,在日常工作中重点督教、直接督管、间接督学,通过对常规教学的监督和专项工作的调研,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把控和个性化指导,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保障。
总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实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需要高校各部门配合协作,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和落实。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还在不断探索中,不能只是维持现状,而是要力图改革创新[12,13]。
[1]朱梦照.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对新教师培养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3):14-15.
[2]谢阿娜,王媛媛,王景超,等.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十五年回顾与展望[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13-17.
[3]徐爱萍.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路径选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1):17-22,98.
[4]郭洋波,秦玉峰.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规范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8):48-51.
[5]张燕.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构建[J].教育探索,2013(3):58-60.
[6]张勤.高校教学督导联盟组织的实践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4(1):154-158.
[7]富校轶,马洪波,孙茂成,等.试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1):23-25.
[8]孙家明,赵三银.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6-8.
[9]景汇泉,李君,赵百捷,等.发挥教学督导作用提高高校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30-131.
[10]马瑞.加强学校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完善教学管理现代化[J].教育现代化,2017(15):233-234.
[11]白解红,袁俏.创新教学督导机制,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活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4(4):70-72.
[12]李黎.高校教学督导信息反馈工作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8):39.
[13]刘玉.高校教学督导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6):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