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职能: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8-03-04叶颖俊许琼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就业率医学院校医疗卫生

叶颖俊,田 伟,林 慧,许琼英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3400)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新常态[1]的出现对高职高专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态下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重重,特别是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因为医学专业性强,就业渠道相对单一;学生学历层次偏低,侧重于基层就业;家庭和学生本人对就业期望过高,加之薪酬偏低和离职率较高,导致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政府责无旁贷。国务院《“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2]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和主导作用,积极完善就业宏观调控政策,完善市场机制,拓宽就业渠道[3],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与就业指导[4],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引导毕业生合理流动,促进就业。总之,政府应积极履行职责,促进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

1 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在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系中,政府要居于主导地位,不直接介入就业过程,而是确定方针、制定政策、发展经济、扩大市场、规范市场、完善机制等。

1.1 贯彻方针,履行政府职责

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领先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只有把“以农村为重点”落到实处,乡镇医疗卫生事业才能大发展,高职高专类医学人才需求量才会增加,而高职高专类医学人才也就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1.2 立足实际,调整专业目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变化很快,这就需要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高校专业目录,增加新专业,裁撤低就业率专业,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5]。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差,许多偏远地区缺医少药,因此政府要立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培养基层切实需要的高职高专类医学生,而不是一味追求高起点、高规格,导致事与愿违。

1.3 加大投入,改善医疗条件

近几年,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加大,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基层医院效益不佳[6],卫生人员待遇过低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医学相对于其他专业学制长、学费高,家庭对医学生就业期望更高[7]。鉴于此,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乡镇和社区医院基本建设,购置相应仪器设备,提高卫生人员待遇,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和医务人员生活水平。

1.4 完善政策,加强制度建设

新医改实施以来,国家围绕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8]取得阶段性成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有了保障,医疗需求快速释放,过去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和基层医院缺少大量医疗卫生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级政府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仍然相当滞后,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求有很大差距。所以政府要立足现状,发现问题,完善政策,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1.5 规范市场,完善就业机制

市场自身的缺陷以及日益复杂的环境,使得政府不能再满足于“守夜人”角色,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市场机制建立和调节过程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一是完善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机制。政府积极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并及时在网络等媒体上发布,作为政府决策和大学生择业的参考,平衡需求与供给,缩短就业时间,降低就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当前政府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区域性和全国性、专项和全面性相统一的人才需求信息网(库)。二是完善就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择业就业、招聘方式、服务收费,加强对确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等的监督,配套制定人事关系和户籍管理政策,加大困难学生就业援助力度等。

1.6 明确主体,科学评价就业率

就业率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需求与就业竞争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制定,影响国家的建设和发展[9]。高职高专类医学生在就业定位、教育方向和学历层次上与本科生、研究生等有所不同,所以在就业率评价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建立科学、合理、有价值的就业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2 当前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中政府职能缺失的表现

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任重道远。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特别是基层就业难问题,与政府相关政策有一定关系。一是政府没有履行好“对人民健康负责”的职责,有些政策不“接地气”,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如“分级诊疗”推行以来效果不佳,其原因是卫生主管部门缺乏对卫生人才竞争力协同提升的重视,政策系统性不够,偏向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提升,而忽略基层卫生人才竞争力的提升[10]。二是政府在医学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调控方面存在缺位现象,宏观指导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如专科层次只能设置影像技术专业而不能设置医学影像专业,这就使得最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欢迎的专科层次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缺乏;又如专科层次不能设置医学美容专业而只能设置美容技术专业,学生不能获取相关资格证书,也不能在医院从事相关工作。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合理,而且这种不合理不是学校层面可以解决的,其涉及高校专业目录调整,需要政府同意和支持。三是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基层医疗单位因工作条件差难以吸引大学生就业。四是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一次择业定终生”现象比较常见,对医学生基层就业选择产生严重影响。五是高效、统一、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服务平台不完善,政府促进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如“三支一扶”“农村医学,订单培养”等都是政府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支持,但是相关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对高职高专类人才的要求过于苛刻。六是就业评价指标不合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就业率来体现的,而就业率是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统计的,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

3 完善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中政府职能的路径和对策

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的共同参与[11],其中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社会主要是通过相关政策、制度进行管理和引导,政府对高校主要是通过政策、领导进行引导和直接管理,政府对学生和家庭主要是通过政策影响及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所以,要解决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3.1 贯彻“以农村为重点”方针,履行好“对人民健康负责”职能

国家应加大对基层就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加强乡镇和社区医院基本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当前基层卫生服务而言,政府可以“部分分配”形式履行职责,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通过全部或部分购买卫生保健、预防免疫、基本药物、卫生宣教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人民负起责任,即“部分服务分配”;二是对老、少、边、穷等特别艰苦的地区,在基本医疗卫生不可及的情况下,政府应安排大学生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即“部分岗位分配”。

3.2 加强与学校的合作,立足实际,调整专业目录,科学评价就业率

政府、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用人单位等共同设置和调整专业目录,增设需求旺盛的专业,裁撤低就业率专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并适时更新,使高职高专类医学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支持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改变传统就业率统计方法,构建政府、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满意的就业评价体系[12]。

3.3 主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就业服务平台

对于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而言,基层、社区、乡镇是锻炼能力的大课堂,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是吸纳就业的大空间。所以,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广泛宣传、信息共享、鼓励扶持、优惠政策、反馈机制等,让毕业生了解并接受新农合、社区服务、全科医生、家庭护理、卫生保健、临终关怀等现代基层卫生服务形式和相关政策,及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社区、乡镇就业。同时加强就业监督管理,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和损害毕业生利益现象的发生,保障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利益,进一步提升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意识。

3.4 建立合理利益驱动机制,畅通纵向人才流动通道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收入水平,以合理利益驱动机制吸引医学人才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流动;打破当前城乡二元化结构,消除“一次择业定终生”现象,为基层就业医学生打通一条“能上能下”的“希望通道”;完善各级医院之间的人才服务和交流机制,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解决其职业发展问题,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基层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放心到基层就业。

总之,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配套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积极协调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真正做好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1]李佐军.引领经济新常态走向好的新常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21-25.

[2]胡鞍钢,杨竺松,鄢一龙.就业发展“十三五”基本思路与目标[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1-6.

[3]洪晓畅.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拓展研究[J].商情,2011(35):117.

[4]王刚.实现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8,4(2):296-297.

[5]陈思佳.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政府职能[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6]李卉.论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责[J].工会论坛,2009,15(3):105-106.

[7]李志,张慧.高校大学生择业标准调查及就业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02-105.

[8]冯俊剑,陈凯,刘志勇,等.我国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2):108-110.

[9]陈吉胜,胡红梅.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6(6):80-81.

[10]刘恒旸,鞠永和,王静成.分级诊疗视域下城乡卫生人才竞争力协同提升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6(10):3409-3412.

[11]叶颖俊.基于协同治理的江西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12]李茂,鹿鸣.基于三方满意度就业评价体系构建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21):11-12.

猜你喜欢

就业率医学院校医疗卫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数据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