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8-03-01刘贤平
刘贤平
(江西省都昌县中医院内三科,都昌 332600)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消化内科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该病的病因与环境、遗传因素、胃肠功能动力改变、内脏的高敏感性、慢性炎症和肠道内菌群失调等有关,患病后,患者有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表现。PI-IBS指患者在急性肠道感染恢复后还存在腹痛、腹泻症状[1]。既往文献报道,约有3.7%-36%的患者在急性胃肠道感染后可发生IBS,而在PI-IBS中以腹泻型最常见,占所有PI-IBS的70%以上,目前临床并无特效治疗方案[2-3]。以往临床治疗多采用培菲康治疗,但疗效欠佳,易反复发作。笔者在以往治疗方案上加用痛泻宁颗粒取得理想疗效,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90例PI-IBS患者,并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18例,女 27 例;年龄 24-69 岁,平均年龄(46.5±12.0)岁;病程 9-38 个月,平均病程(23.5±3.5)个月;对照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8.0±12.5)岁;病程 9-40 个月,平均病程(24.5±4.5)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均衡性高(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纳入标准:⑴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⑵入选患者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⑶患者存在胃肠道急性感染症状,且症状维持时间为1d以上,治疗时间在5d内,且未复发。排除标准:⑴合并肠道疾病;⑵腹部手术史;⑶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⑷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停用所有消化系统药物,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药物治疗,患者不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培菲康(生产单位: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50032;规格:0.21g)治疗,口服,840mg/次,2次/d,连续治疗 7周。 治疗组:本组患者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痛泻宁颗粒(生产单位: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20090043;规格:5g/袋),口服,5.0g/次,3 次/d,培菲康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连续治疗7周。
1.3 疗效评判 疗效评判:显效标准: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腹泻停止,大便形成1-2次/d;有效标准:患者症状减轻,大便形态软,基本形成,2-3次/d;无效标准:患者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腹泻难以控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当出现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肠道症状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症状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n,%)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肠道症状评分比较(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肠道症状评分比较(
?
3 讨论
IBS属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PI-IBS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是肠道粘膜损伤,当患者肠道中T淋巴细胞以及肠嗜铬细胞数量不断增多,患者肠道感染恢复后可能仍然存在持续炎症反应。王子恺[4]等研究表明,IBS的发病原因与肠道感染有关,且越来越受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肖海刚[5]等研究表明,有8.1%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在恢复后可进展为IBS。而PI-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粘膜损伤、炎症、肠道菌群紊乱、炎症因子改变等有关。肠粘膜肥大细胞处于炎症状态下,其数目及脱颗粒功能都会发生较大改变,从而释放一系列与内脏感觉调控有关的介质,如组胺,白细胞介素,5-羧色胺等,这些物质会参与到肠道平滑肌及感觉神经元中,从而使得患者内脏敏感性增强。而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过程有关,PI-IBS患者肠道局部以及外周血IL-6、IL-8、IL-10、TNF-α 等水平会显著提高,但 IL-3 会有所下降,表明,PI-IBS患者有粗盐细胞因素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衡的现象,证实该类患者体内存在炎症[6]。肠道菌群的改变会触发肠粘膜低度炎症,培菲康具有重建肠道菌群间微生物生态平衡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染后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单独使用尚不能取得预期疗效,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仅用培菲康治疗的对照组,其总有效率77.78%,明显比加用了痛泻宁颗粒的治疗组低。
痛泻宁颗粒是由白术、白芍、青皮、薤白组成的复方制剂。方中白芍具有抑制炎症,调节免疫的功能,通过抑制 IL-6、IL-8、TNF-α 合成,从而抑制炎症细胞粘附,促使炎症细胞粘附、聚集、炎症级联反映被逐渐放大,减轻粘膜损伤,通过抑制IL-10达到抑制促炎介质的释放,从而调节免疫功能,修复粘膜,抑制肠道内局部炎症。白术能够减少组胺和5-羧色胺的释放,使患内脏痛阀得到提高,使患者内脏敏感性得到降低,消除肠道功能紊乱情况。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功能症状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证实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可有效抑制肠道炎,协同作用下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有效降低级联反应,纠正肠道菌群紊乱的状态,改善肠道益生菌与致病菌的比例,平衡肠道微生物比单药效果作用更显著,充分抑症炎症因子的活性,从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1]梁海清,王世和.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37(32):3898-3899.
[2]张志福,聂小正.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探究[J].当代医学,2016,22(13):135-136.
[3]廖华.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74例疗效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6):26-27,30.
[4]王子恺,杨云生.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0):966-970.
[5]肖海刚,郭津生.细菌性痢疾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0):1012-1014.
[6]占学兵,吴佳民.用培菲康联合痛泻宁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9(22):154-155.
[7]郭建松.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6(27):125-126.
[8]朱长利,朱美丽.痛泻宁颗粒联合氟西汀、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28-129.
[9]刘仁鹏.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加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复发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J].江西医药,2016,51(12):1408-1409.
[10]宋绿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与荆花康胃胶丸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分析[J].江西医药,2016,51(12):1406-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