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预习能力分析
2018-02-28方勇安
方勇安
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尤为重要,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文章先分析了小学生语文预习现状,然后探究培养学生小学语文预习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生语文预习现状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已经明确表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主体地位,提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民主、自由、合作等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十分重要[1]。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小学生语文预习情况不理想,以下针对小学生语文预习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第一,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小学生本身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均比较薄弱,想要保证小学语文预习效果,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角色身份的转变,对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较差。第二,学生自主意识薄弱。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好动、贪玩的阶段,很多学生并没有将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对家长、教师的依赖心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和家长监督才能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前预习质量与效果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预习能力策略
1.提升教师对课前预习的指导
教师在各科教学当中,均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预习能力时,还需要提升教师对课前预习的指导[2]。首先,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课前预习,端正学生的预习态度,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和优势。其次,教师应更加深入地研究教学内容,积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中,使课前预习更具层次性,也更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最后,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测,以免学生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导致预习效果不如人意。
例如,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应该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将班上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的层次,再将教学目标层次化。此外,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预习指导,保证预习效果。
2.传授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想要保证学生预习效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尤为重要。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提升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传授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预习任务,类似将文章中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标出来等。然后指导学生学会查字典以及其他工具书,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有个预习的方向,从而根据问题的引导更好地完成课前预习。同时,还需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将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列出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向教师请教等方式,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教师还可以将文章中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记笔记,哪些只需要大略地瀏览等告知学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预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课前预习不但能够让学生提前掌握教学内容,还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才会将课前预习当作学习的一部分,从而主动去预习,自身预习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例如,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类似采取小组合作预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反复训练等方式,强化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语文教学当中,做好课前预习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课前预习指导、传授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预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向前.浅析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2017(10):76.
[2]高晓楠.培养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预习能力的理论与实践[J].课外语文,2017(1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