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研究

2018-02-27王欢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创设策略问题情境初中数学

王欢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各个细小知识之间的衔接,构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具有不断延伸和无限扩充的重要属性。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数学的本质特征设计问题情境,在学习氛围的外在烘托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初中数学。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探究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创设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161-01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过渡阶段,通过对小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充,为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交流和探索中,促使学生在主观意愿的推动下,自主学习数学,促使学生收获良好的数学学习效益。

一、结合学生认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对外界事物能够产生独特的、灵活的、个性化的想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既要满足新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我变胖了”一课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开展前“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变化”,学生总结出“长高了”“变胖了”“变瘦了”“长大了”,这也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体积公式,正方形体积公式,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和圆柱的体积公式。基于学生原有认知,学生有效说出相应公式。随即,笔者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一位工人要锻造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状的圆柱,但他只有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状圆柱。如果工人想将瘦长状圆柱锻压成矮胖状圆柱,高变为多少。笔者结合学生对的介绍设计试题,在趣味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积极参与到试题的讨论中。最终,通过对“锻压前的体积等于锻压后的体积”明确,设锻压后圆柱的高为x厘米,并求出答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开展操作活动,创设实验性问题情境

实验教学,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最终得出实验结论、掌握实验内容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好动的特征,在学生实际操作验证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从而创设实验性问题,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均得到提升。

例如,在“展开与折叠”一课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并提问学生“如何制作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高为6厘米的长方体”在问题情境的指引下,学生积极进行讨论,首先绘制了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高为6厘米”的平面长方体图形,通过研究发现,满足条件的长方体是“由两个长为10厘米,宽为6厘米长方形和两个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以及两个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拼接而成”。接下来,笔者结合学生制作的学具提问学生“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帮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内在结构。随后,笔者又结合教学内容,提问学生“长方体有几种拆分法”,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认识立体几何图形。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创设实验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整合实际生活,创设实践性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体会应用性和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探索对称轴的性质”一课教学中,笔者使用多媒体展示蝴蝶、脸谱、飞机、天坛等实物图片,并提问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学生结合前两节课内容,准确回答“关于对称轴对称”。随即,笔者展示画有对称轴的飞机图形,并提问学生“飞机两侧的机翼有什么特征,机翼和机身的夹角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因为飞机为关于对称轴对称,所以两侧机翼相等,两个角相等”。接下来,笔者分别从两个机翼的顶点做垂直于机身的直线,学生立即指出“两段线段关于对称轴垂直且相等”。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关键性作用,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创设实践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掌握数学知识原理。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结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围绕学生主体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为问题情境的提出载体,在学生学习内驱动力的推动下,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方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73.

[2]占子荣.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47.

猜你喜欢

创设策略问题情境初中数学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