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合作与交流

2018-02-27逄锦铭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实效性初中历史合作学习

逄锦铭

摘 要 合作与交流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展思维、深化认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挖掘课堂中的主体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002-01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后,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不但大大削减了教师的权威性,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课堂上注重互助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的学习,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但是纵观新课改以来的教学,初中历史课堂实施合作学习又存在着摆空架子、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操作中教师存在着很多误区,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违背了合作学习的精神,合作学习目前大都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低效状态。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特征

合作学习是通过合理分组,小组成员展开合作,积极发挥群体功能来提高个体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教学策略和方式。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能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奠定基础,组间同质能为不同小组创造公平的竞争的条件;②分割任务,结果整合。课题先由各小组分担,然后全班汇总,小组在学习内容和结果上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资源的合理共享;③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在合作学习中,每小组的成员都自己努力去独立完成任务;④公开竞赛,合理比较;⑤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合理分工和定位不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秩序井然,又能充分协调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三、初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分组合作要合理。依据合作学习理论,采用异质小组的分组办法,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其次是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性格、纪律等,把学生从高到低分为六级,然后再从每一级中任意抽取一个学生分配到一组内,小组成员每隔半年或半个学期调整一次。必须选举组长,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与分工。原则上同学之间的能力要具有互补性。

(二)学习目标要明确。每次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更要明確合作目标。目标过程要由老师来完成,学生来明确,这样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在确定学习目标时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有个人目标。

(三)教师导学要重视。合作学习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由发展,但教师的指导地位不可或缺,教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随时随地、反复灵活地依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引导,包括思想和合作技能的指导(四会:会组织、会倾听、会质疑、会分享)、知识的指导、能力与方法的指导(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历时思维能力、表达运用能力、情感能力)。

(四)准备资料要充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发充分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要开发和发展。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是准备教材和课标以及相关的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

(五)讨论切磋要保证。“思维从疑问开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关重要,通过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讨论最终达到想要的结果,这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保证讨论有效进行;要设计一些带有一定难度和针对性的问题;保证小组研讨的民主性;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的关系;控制讨论在合作课堂中的地位。

(六)释疑解惑要及时。对于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组间进行互动,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帮学生进行解答,或者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教师在解惑的过程中,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提出一些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条件,让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知识建构,最好达到使学生恍然大悟的效果。

(七)评价要多样化。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要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教学—活动—评价相统一的表现性评价机制,采取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评价。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对小组集体的评价。评价以激励为主,以多种形式,在多种合作氛围和学习情况下进行多元的、多角度的评价,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乐学,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助推器,我们应该提倡:用微笑亲近学生。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流畅,探究会更加积极,学习的效益当然会大大提高!用激情和幽默感染和吸引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普通初中历史课的核念之一,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师要积极地吸收、内化,经常开展小组合作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永远充满时代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J].历史教育(下),2016(11):176.

猜你喜欢

实效性初中历史合作学习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