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8-02-26白常瑛
白常瑛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民族中学,青海 果洛)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它前面承接小学基础性的学习,后面连接着高中较高难度的学习,同理,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是对小学古诗词学习的进一步加深,也为以后高中深入学习文言文打基础。此外,文言文言简意赅,学习文言文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修养。目前,在初中语文的考试中,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例,可见对文言文的学习必须要更加深入并且更加重视。要改变目前初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的不良现状,需要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种形式诵读文言文以及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本身就不比散文、议论文等体裁的文章容易吸人眼球,再加上它晦涩难懂,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加强引导,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进行文言文的讲解。比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与所讲文言文相关的历史题材的电影或者纪录片等,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主人公的生平,这样更能使学生进入情境并且带着思想情感去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以《孙权劝学》为例,孙权是一位我们都知道的三国时期的英雄,但更多关于他的生平,很多学生还是不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前放映与孙权和吕蒙相关的历史剧,也可以放映《百家讲坛》中历史名家对孙权的讲解,在学生心中树立孙权英雄形象的同时,使其多方面了解孙权平常人的一面,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对孙权这个人物的情感去学习文章;再如学习《论语》时,可以先给学生分配任务,提前让学生准备有关孔子与他的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并让学生在课上对自己所准备的故事进行讲述,并要求学生在讲述完这一故事之后发表自己的感悟,可以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或者做人的道理。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可以教人知识,而且可以教会人如何做人。
二、多种形式诵读文言文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学习语言性的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会读、读懂,通过多遍的诵读可以加深大脑的记忆,用在文言文的学习上也同样适合。文言文的阅读,刚开始肯定会特别缓慢且困难,尤其是很多的生僻字词,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障碍,所以在读第一遍时,学生不可操之过急,要静下心来边查生僻字边阅读。在第一遍粗略阅读后,学生大致了解了文章的断句,所以再读时要注意断句,抑扬顿挫地诵读可以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一种语感。好的语感会达到当学生听到某句话时,下一句话脱口而出的效果。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该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能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再者,学生熟读文言文后,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中,就会降低听课的难度,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更能够加快上课的进度,学生对课上所讲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会大大加深,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三、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
被动接收知识的效果往往不佳,当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时,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亲身体验知识的魅力,将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尤其是在参与过程中取得有效成绩时更会使学生有自豪感,给予学生自信心去挑战学习上更大的困难。因此,笔者建议可以活跃文言文的教学课堂,改变以往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无聊且无效的教学状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对自己无法理解的、难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讨论完成后可以选出代表来对该问题的回答进行论述。如果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发言时汇总给老师,交由老师讲解,这就会大大提升课堂效率,而且课堂气氛也不会太沉闷,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比如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虚词的学习,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之、而、其、为、以、乃”等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意思,老师在汇总虚词意思时,不要自己汇总出来让学生抄写、背诵,这并不能使学生的记忆深刻。老师可以分六个小组,让每一个小组汇总一个虚词,并举出所学文言文中的句子做例子,这样就会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总而言之,文言文在初中语文中占据着很大的分量,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将其忽视,所以必须加强文言文学习。教师应多措并举,克服文言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不良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