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要做灵魂发光的人
——读贾平凹《带灯》与教学感悟

2018-02-26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李晓霞

学苑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坛萤火自带

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 李晓霞

《带灯》,是借朋友的一本书,放在宿舍床头时常捧读。“带灯原来就叫萤,似萤火虫般微小,在晚上,它发光于自身,而不是外在的光,像带个灯一样。”书中主要展现的是基层社会工作者的酸甜苦辣,然而,女主人公“带灯”给我最多的却是一个乡镇女中学教师的共鸣和思索。从“带灯”身上,更加坚定了我“为师者需自带光芒”的品格坚守,教师这个行业,自古就站在社会高点,生来就自带职业印记,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唯有尽力发光发热,唯有尽力让光向高处擎举。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熠熠闪光,怎么才能将心灵和智慧之光传递给学生,又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师之萤火聚成照亮全校学生,进而聚成照亮民族未来的社会灯塔,我想唯有以下几个途径。

修己,使自己灵魂发光。一位医院老前辈说过:“我给病人开处方从来都是两张,开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她这句话震撼了我。试想,在对症的药方之中融入了疗愈的信念和温暖的力度,是不是远远胜过单纯的药物治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作为老师也是同理:爱是主打药,缺失了爱是不会有疗效的。在教给学生知识过程中揉进爱,就像沐浴阳光雨露播下的种子,必将在学生身上生根开花。在进修、培训中,吸收能量和光芒,在师长、楷模的熏陶下,带领我走出职业倦怠泥沼。在社会群体中自带光芒,那就像天鹅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勤学善思,勉力修身,不断使自己的个体光芒达到最亮。

修业,传递和播撒光芒。“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这里的“水”,是指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源源不断的理论观点,更要有常用常新的学识修养。当上了老师,就要有一颗持续学习、终身学习、自我净化、自我革命的准备之心,否则,教师的这一桶水就会成为“陈年老水”。教育界的大师陈寅恪先生奉行“三不讲”主义:“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这样的老师才能使自己永葆“源头活水”。老师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将自己的一桶水更新为鲜活的“深山矿泉”、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红牛脉动”才行。 这就要求自己不停地进德修业,不停地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高端的知识需求。

教育事业的伟大动力来自于天下所有教师的光和热。只有教坛同仁都有怀有“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的萤火精神,才能“囊萤成火炬”“举光成灯塔”,校方真正将教师视为学生一样需要培育浇灌的花木,关注和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才能使教坛成为教师成就幸福教育人生的乐园,成为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教坛萤火自带
萤火与共,赠我黄金钟
岁月流金,无悔教坛
孝感市:构建五级专业荣誉体系 写好教师专业成长奋进之笔
周迅:天才,自带拨乱反正的能量
以梯级荣誉制度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好卖的产品 自带营销力。”
好的爱情自带成长属性
萤火
月下萤火,照亮一纸寂寞
萤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