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策略的解决办法

2018-02-26辽宁省抚顺一中梁鸿雁

学苑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材情境课堂教学

辽宁省抚顺一中 梁鸿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虽有相同的教材,却没有固定的台词,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风采,但有着共同的追求——有效教学。

一、转变观念、准确定位是有效教学的决定因素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教师作为新课改的直接实施者,如果观念陈旧,如果穿新鞋走老路,捧着新教材唱过去的歌谣,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园丁”“蜡烛”,更是教学的设计者,针对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创设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流程;其次,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指导学生的发展和创造,成为学生成长的发现者。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力,进行分类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再次,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伙伴。第四,树立“双主教学”观念。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缺一不可。在新高考体制下和人才选拔的标准下,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观念的同时要有“全人”的概念。

转变观念,准确定位,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教学行为的促进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不仅是立德树人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开发教材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教材”的再度开发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政治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社会生活实践和时政事件以及能与之相融并可利用的自然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资源,实现知识的迁移。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四大领域,善于从教材结构内容的编排上、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上综合考虑,做到教师的教学思路、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的“三通”。教师只有高屋建瓴,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做学生的信息源,保证知识安全有效,保证“教材”是学生乐意学习的有效素材。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每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规定,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地搭配,适量、适度地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吃不饱。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三、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先生说:“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上课是课堂教学的实施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1.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为教学服务,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注意指向,产生求知动机,并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主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内容中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因素,营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贴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特点,往往事半功倍。有效的学习情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十分自然的且确实能有效地增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素材,也可以从所学知识本身直接引入,开门见山、简捷明了,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

余文森教授在《关于有效性的系列思考》一书中说:“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敏锐地捕捉一纵即逝的生成点,捕捉学生思维中的独到见解与理解错误,转化为可遇不可求的有效教学资源。机智利用课堂尴尬,果断地调整教学计划,迅速进行价值判断,多鼓励少批评,巧妙点拨,因势利导,再生新枝,实现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制造出课堂的精彩。

3.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师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老师既要保证主动权在学生手中,保证学生主体地位,做到到位不越位,引导学生在行为上、情感上、思维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放下权威心理,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教师耐心而善断;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的迟疑和犹豫质疑、发表不同观点,在平等的对话中点拨、引导,在引导中感悟;教师察言观色,捕捉情绪,用知识开启情感,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用热情呵护,用情感推动知与行的转化。

四、坚持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动力

剖析问题的成因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追求有效教学的动力。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反思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的得失感悟,发现问题,质疑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本原因。反思教的内容是否准确;教的要求是否明确,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教的方法是否得当;教材内容的整合是否合理;教材的开发是否科学;教材中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联系是否自然;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反思学生“学”的是否有效。反思要自觉及时,持之以恒,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升华超越,使教学有效高效。

总之,策略是方法,是手段,是科学更是智慧,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是常话常新的话题,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也永无止境。

猜你喜欢

教材情境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