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8-02-25王晓倩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三习题解题

王晓倩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上虞城南中学,浙江 绍兴)

随着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很多教学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习惯采用题海战术进行复习,觉得只要学生多做题多进行练习就能很好地对知识点进行掌握,这种观点不能说是全部错误的,但是其忽略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复习目标的制定上有一定的偏离,因此复习教学策略的制定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偏离,忽略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策略的制定。

一、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性教学内容较多,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一般采用的形式多为教师讲解的形式,如针对某一综合性的习题进行解题练习时,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采取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师通过课堂演示或者幻灯片放映等方式来进行解题的相关演练。这就是问题所在,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了课程的主体位置上,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解题方法。但实际上高三的学生在经历了将近三年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已经逐渐拥有了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如果教师一味地用教案上固有的方式来进行高三化学复习教学,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习题练习较多探究过程较少,忽略了学生主动思考习惯的培养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习惯采用题海战术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但是习题练习的量不少,学生的能力提升却不是特别明显。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在练习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结果的正确与否,忽略了对解题过程的研究和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学生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习惯于按老师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复习,自身的主动性就会越来越小。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习惯的形成,也影响了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效率。

二、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对策分析

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这对于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起不到促进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为目前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注重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

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化学复习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课程主体的位置上,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针对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讨论,得出多种解题方法等,让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不必拘泥于传统的解题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

比如“由钠、镁、铝、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2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5.6L,那么此种混合物中肯定含有哪种金属?”此题中设计三种价态的四种金属,它们的共同点是失去电子之后都会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要抓住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的,每转移1mol电子所对应的质量——摩尔电子质量进行计算,就会将看似复杂的习题变得简单,如 e(Na)=23/1=23、e(Mg)=24/2=12等依次类推计算出每一种组合的结果,最终得出答案。此种类型的题目看似简单,但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将原题目化繁为简,最终总结出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重视学生分解迁移知识能力的培养

除了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以外还要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高三化学复习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灵活的思维,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将问题分解,然后想对应的知识点解决问题。

比如说,“将FeCI3溶液逐滴加入Na2S溶液中,现象是什么?”很多学生基于惯性思维回答说“红色沉淀并且具有臭鸡蛋气味。”很多同学也会意识到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Fe3+与S2-是不可能在溶液中并存的,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黄色的沉淀物,再加上Na2S的加入,与Fe2+和S2-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沉淀物。这一习题看似简单却涉及很多知识点的运用,首先要将题目分解,分别进行分析,然后经过两次反应得出最终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最终提升学生的化学复习成绩。

猜你喜欢

高三习题解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用“同样多”解题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