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8-02-25黄伟林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案笔者效率

黄伟林

(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广东 鹤山)

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并集体研讨后不断修改完善的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导学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导学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地分析与阐述。

一、合理设计导学案,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生物导学案不仅是学生的导学作业,同时也是生物教师的教学作业。导学案要求生物教师要有良好的综合能力,知识面不仅要广,知识把握程度也要深,教师设计导学案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后,还要提前备课,与其他教师交流商讨,最后使导学案不断完善。合理设计导学案,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把握,教师通过对导学案的批改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解答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上的疑惑。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同时也不断丰富着教师的知识,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设计“种群的特征”这一课的导学案时,除了“什么是种群?什么是种群密度?种群空间特征”这些基本问题,课本还介绍了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笔者对马世骏先生比较感兴趣,搜集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在课上时笔者给学生分享,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也是笔者增长知识的过程,多方面收集与生物有关的材料,可以增强导学案的趣味性,使导学案更加精彩。合理设计导学案,既培养了教师的责任心,同时也使教师个人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二、科学应用导学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导学案的科学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导学案是学生在课下预习时的良好辅助工具。通过导学案可以改变以往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导学案预习可以明确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把自己困惑的问题在课上提出来,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学习,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讲课内容,着重讲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导学案的科学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加有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使教师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打造了生物高效课堂。

例如,在教学“细胞生活的环境”时,笔者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体液?成分组成是什么?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指什么?什么是内环境”等,并让学生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属于内环境吗?”最后设计了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学生在写导学案的过程中可以清晰了解“内环境”是这堂课的学习重点。在课上有些学生提出了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等是否属于内环境的问题,笔者给学生讲解了这个问题,这是人体特殊的外界环境,还有学生提问了其他问题,笔者都一一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快地解决了疑惑,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主动学习导学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物导学案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导学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让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学习范围、学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对于自己困惑的知识点主动去翻阅教材,查阅资料,争取自己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学生主动学习导学案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性充分体现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了自己对知识的感知与理解,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了自我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这一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笔者设置了许多基础知识的填空,就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具体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实质、特点、影响因素;人脑的言语区功能等,这都学生需要不断地翻阅课本,自行掌握,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设置了一些自测题,考查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通过主动学习导学案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促使自己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合理设计导学案,可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科学地应用导学案,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主动学习导学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有着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案笔者效率
老师,别走……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乡愁导学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比例尺(一)”导学案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