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活化作文研究

2018-02-25陶珍福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写作文生活化文章

陶珍福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第二中学,广东 湛江)

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需要有不同的作文教学方法。农村生活的环境与城市区别很大,从田野农庄到山间密林,从普通农家生活到新农村建设,只有在充分利用了农村优美环境和丰富活动的基础之上,农村学生才可以写出贴近现实、生动自然、感人至深的文章。

一、观察是写作的要素,注意日常的积累

初中生作文应是在多角度观察生活的前提下,发现生活中的精彩,抓住事物鲜明的特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认知,表达时要力求有创意。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训练的过程中,要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和品味生活,把日常获取到的生活经验概括积累成写作素材,从根本上为学生解决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状态。好的作文一定是有滋、有味、有内涵的生活总结。

如何把作文写得富有生活哲理性,能够成功吸引别人阅读呢?生活表面上看起来日复一日,波澜不惊,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每一个小的细节都蕴含着特有的规律,让学生去发现、去解读,非常有趣。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好,不去寻找是难以发现的,而且,即使被发现了,许多的美好也会转瞬即逝,如果不去珍惜,不去记录,这些美好就再也无法拾起了。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把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事物转化为写作素材的储备。只有对生活细心持久的观察,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深刻,文化素养才能提升。学生对原始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精准的提炼与深加工,才能呈现出有意义、有内容的优秀作文。

二、农村生活环境是农村学生作文创作的基础

言之有物的作文写作离不开学生所处的环境。从古至今的许多文学大家都是擅长描写身边景物的,比如描写南国水乡、记述塞外风沙。周围的环境触发了作者良多的感悟,他们在文字中寄托了自己对身边环境深厚的情感。写好农村生活化作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勾勒出农村生活的美好。作文是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心与心撞击的表达,把个人领悟到的周边事物讲述给其他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让读者感觉到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作文写作中观察是如此重要,而由观察而引发的感悟又稍纵即逝,那么随时的记录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步骤了。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坚持按周写观察笔记,并亲自为他们批改,定期评比出笔记优秀者,请其他同学向优秀者学习。学生形成这样的习惯之后,一定会有效地提升观察力和感悟力。只有充实的生活积累才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和源泉。生活经验是写作的源泉,不过仅有生活经验是远远不能写出好作文的,没有好的写作方法和适当的写作技巧,想写好作文仍然是纸上谈兵。好的文章来源于独具慧眼地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之本,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好的文章需要从平常人和平常事中发掘出不寻常。

三、写作和评改生活化,作文走向生活化

写作的过程应该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过多的限制会使学生难以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教师可以尝试着不要对学生进行过于苛刻的写作字数限制和写作时间限制,在开头不必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套路写出如何深刻的文章含义,也没必要指定学生在文章结尾处一定要有写出升华主题的论述,为学生打破层层的思维界限,让他们试着用说的语文来写作文,去掉他们文章中的模式化,力求语言自然亲切,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让他们作文课上有的写,喜欢上写。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消失之后,他们会从被安排写作文过渡为喜爱写作文。对初中学生来说,生活化的场景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降低了作文的写作难度。

以往的作文评改,教师常常会在学生作文本上罗列出一大堆的缺点,再写上一些优点,评出作文等级,写下评语,发给学生。这样的评改方式,学生很多时候并不能认真去对待,可能只是扫一眼,扣上作文本就算完了,下次同样的写作缺点还是会出现。采取面对面的作文评改方式,直接与学生交流写作中的优点与不足,让他们真正领会到老师的评改意图,并安排他们按照要求把文章重新写一遍,接着再评改,直到原来的写作问题不再出现。这样的评改方式能够使学生切实有收获。教师的评语采取直白的聊天式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能够说到学生的心里去,学生是非常乐于接受的。

在班级内部请同学们积极投稿,选择出优质文章推向班级黑板报、校园刊物以及外界的杂志、网络等媒体,使学生的作品走向广阔的生活领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

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要多维度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周边的环境出发,思考属于农村特有环境下的生活真谛。对比传统单一的作文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值得广为提倡。

猜你喜欢

写作文生活化文章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