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本真正成为孩子阅读、写作的契机点

2018-02-25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康小学刘铸忠

学苑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月光曲课外课文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康小学 刘铸忠

我们长期所说的教材只是例子,功夫在诗外,但实践起来却是背道而驰,一堂课,一篇课文,我们往往总是抓住学生懂得的一些常识去反复分析讲解,总是生怕学生不懂,抑或抓住离生活时代,或者我们无法企及的某些东西去深挖,教师云里雾里,学生懵懵懂懂,一堂课下来,教师的埋怨是:学生不读书,课外知识太少;学生纳闷:老师讲的我们真的不懂,于是,只有强加的背诵,强加的理解,学生何来的兴趣去寻找更多知识阅读呢?

更有的时候,我们总说语文科就要有语文味,因而围绕着那些看起来似乎优美的文字去反复揣摩,以为这样,学生就可以深深的体会,以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而往往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因为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没有痕迹,无法打动他们那颗最敏感的心。

所以,我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内进行,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领学生从文本走向文化。自主学习,自主建构文化体系。从而深层次的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模式与思维方法。要做到这些,每一篇课文就要精讲,要善于取舍,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以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月光曲》为例,谈谈我是怎样让文本真正成为孩子阅读、写作的契机点,引导孩子阅读与写作的。

一、变问题组合式教学为听说的板块式教学

课堂教学的永远模式都是以问题作为引领孩子阅读课文,学习课文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我们往往都是针对课文段落内容,精心设计了诸多的问题去让孩子阅读、讨论,而处于小学课文而言,大部分的内容是一览即明的,一读即懂得,因为教师的无法取舍,幻灯片上呈现着一个个简单无效的问题,耗时费力,如何才能变问题组合为高效的阅读教学?我是这样去做的。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题是《艺术的魅力》,本单元教学目的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学会联想与想象,围绕着这一主题,在《月光曲》中,我舍弃了故事的泛泛而谈,全文只以一个问题作为统领: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了一曲又弹一曲?用这个问题让学生合作研究,然后汇报研究所得,第一个问题所带出的是:1.兄妹俩的贫穷。在这一汇报中,采取练读兄妹俩的对话完成教学。2.兄妹俩对音乐的挚爱。这一汇报中,抓住茅屋内的描写,以及听音乐的感受去体会,两处的汇报,练读,学生已经了解故事内容,教师无需太多的时间去抓住不放。这一环节,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谈感受,去欣赏音乐的魅力。这样很好的达到了主题要求:感受艺术的魅力!

二、变分析讲解式教学为简简单单的读背式教学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遵循着语文课的语文味,所以我们抓住了重点的段落,重点的句子,重点的词语去让学生品词品句,总以为这样,学生才能完全弄懂,才能运用,才能举一反三,殊不知,我们把优美的意境支离破碎了,我们的分析式讲解让学生懵懵懂懂,似懂非懂,造成词语的类叠,句子的仿写,何谈美的描写,美的意境?

《月光曲》的重点段是弹奏“月光曲”的内容,这一内容我采取简简单单的读背式教学去让学生读、背、写。以一个问题去统领:哪个自然段描写了《月光曲》的内容?我采用和学生配合朗读的形式,1.我读实在的,学生读联想的。2.学生读联想的,我读实在的,让学生分清了事物和联想,达到了单元主题要求。然后再和学生一起把联想部分分组朗读,配以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平缓到高亢,再到激昂的过程,三次这样的整体感受,教师无需分析讲解,以读代讲,学生整体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音乐的美,这样就水到渠成了。

三、变依文生硬的仿写为感悟式个性化写作

因为过多的强调词语的作用,过份的句子分析,和过多的段落的肢解,学生在课堂片段写作中就离不开套路式的模式,更多的学生就形成了句子的罗列,句子的仿写,长久以往,禁锢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写作就成了学生的负担。

在《月光曲》教学中,通过“月光曲”的简简单单的读背式教学,学生感悟了音乐的意境,我采取让学生听“英雄交响曲”,看赵丽宏先生的《听‘英雄交响曲’》继续让学生感悟,然后闭目静听乐曲《献给爱丽斯》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个性化创作,整体感受特别强。事实证明,学生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以此为契机,我推荐学生课外听音乐,读优美散文,效果颇佳。

总之,阅读教学要想走出“少、慢、差、费、累”的怪圈,就必须走“读书破万卷”之路,改变“词语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的讲解模式,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成长。“采得百花酿出蜜”让阅读真正变成儿童的一种自觉的解码过程,一种本能的建构言语家园的过程,一种生命价值的自我塑造过程。

附:

《月光曲》教学设计

中山市小榄镇永康小学 刘铸忠

[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幽静的莱茵河畔,因为遇上了知音,内心激动不已,在那个月光如水、情感如潮的时刻,即兴创作出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教学目标]

1.精读《月光曲》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方法。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习题。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关键词,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许多有阅读渴求的学生达不到应有的阅读量,课堂教学也显得单薄。本设计,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抓住重点来阅读,落实方法,以点带面,以读代讲,读写连动,以文带文,阅读积累在课堂完成,同时适当拓展延伸。课内授法,课内阅读,得法课内,得益课外,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入课2分钟

1.直接打出小诗。

2.阅读资料袋。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导入2分钟

师读第一段,生:你知道了什么?理解“传说”

那么,这个传说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三、学生自读,个性学习6分钟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1.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了一曲又弹一曲?

(爱音乐 善良 ) (遇到知音)(弹得就是《月光曲》)

2.哪个自然段描写了《月光曲》的内容?

3.把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语言用波浪线画出来,关键词语用三角号标注来。

学生汇报,个性发言、贯穿全文的学习(重点可以练读兄妹对话)教师点拨,互动。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7分钟

一读:师生承接读:教师读没线,学生读划线的

二读:减词对比读:教师减字,学生读原文(读中可提问:你读出了什么?)

(联想比分有几个话?三句,你读、你读、你读)

三读:音乐渲染读:教师引读(读中可提问:你读出了什么?)

(乐曲舒缓宁静、读。乐曲越高亢,越来越响、读。乐曲激昂而急速、读)

四读:我读你跟:背诵读

五、问题研讨:1分钟

哥哥为什么又这样的联想?(对音乐的喜爱、环境的渲染)

六、人物升华(5分钟)

出示贝多芬的名言,提升主题(生读)

七、闭眼静听《英雄交响曲》你好像看到了什么?2分钟

赵丽宏先生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主题读写127,自由诵读2分钟

八、教师配乐诗朗诵:1分钟

《新语文主题阅读》六年上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读”:就在昨夜,树叶落了,花瓣谢了,在我的梦里,他淡淡地去了,却留下一首歌、一幅画、一个梦。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昨日,一段折翼斜飞的行程,一场生命如歌的演绎。

我想,同学们的想象也是非常丰富,我们来听一段音乐,你会看到什么呢?

《献给爱丽丝》2分钟。写话5分钟。分享5分钟

九、阅读《一个冬天的夜晚》

画出联想与想象的部分,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字词、并和同学交流!

十、作业布置

猜你喜欢

月光曲课外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满课外班
背课文的小偷
“读”好《月光曲》,教出语文味
月光曲
月光曲
背课文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月光曲》中的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