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史料资源 追求“四度”课堂 提升学科素养

2018-02-24史桂荣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四度高度历史课堂

史桂荣

[摘   要]教育的特点,在于始终着眼于人的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是师生产生思想火花的原料,教师可依托史料资源,通过对课堂“深度”“厚度”“温度”及“高度”的追寻,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并助力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史料资源;历史课堂;学科素养;深度;厚度;温度;高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4-0069-02

中学历史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打造一堂好的历史课,不仅需要历史教师对学科本质和教材体系的全面深刻的理解,还需要历史教师有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因而,教师对历史课堂教学品质的追寻,切合了当前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一、思维建构,课堂要有深度

中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注重學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思维的深度。因此,历史课堂的“深度”,是指师生对教学内容有正确的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寻找对策,最终解决问题。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一方面教师要广泛使用教科书之外的其他各种历史资料,另一方面教师要解放历史课堂,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独创性。与此同时,教师要努力“呵护”不同思维激烈碰撞、新的思维不断生成的课堂生态。甚至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设计,使课堂具有不确定性,充满不可控因素,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更多问题,产生更多疑问。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有表达的激情,有倾诉想法的动力。例如,教师呈现史料时要做到客观公正,节选加工史料时要保证其原意的完整性,并注明出处。如有必要,还可以适当地使用完整的、未经节选或改编的原始史料。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时,教师最好不要先下结论,更不能妄下结论,要注意史料中所使用的是模糊性词语,如“也许”“可能”等,还是肯定性词语,如“一定”“必然”等,以窥探史料中隐藏的内涵。这样,可形成课堂上思维的深度建构,从而培养学生会思考、善思考、敢思考。这样的深度课堂是充满魅力的,能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所成长。

二、整合拓展,课堂要有厚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对历史专业性与学术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历史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历史教材对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通常只是反映了历史的一个方面。以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不但无法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而且会束缚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以下错误认识:教科书上描述的就是真实的历史,教科书中的结论就是对历史的科学评价。如今,随着课改的推进,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当然,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准确理解教材,并尽可能地超越教材对历史的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引入学术研究成果,既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结论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形成基于多元证据的认识。从学术角度看,将史料引入课堂是必要的,它是使师生在课堂上产生思想火花的原料。教师要采用不同形式的史料,或文字,或图像,引入不同的学术观点,并展现各种问题思考的视角,或讨论,或感悟,设置相应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以拓展教学的宽度,增加课堂的厚度。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历史教师还可以在课外给学生提供拓展性史学阅读材料,延伸课堂,以增长学生的见识。然而,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学术性的增强以及课堂的拓展延伸还需要教师进行广泛的史学阅读。这也是新课程下历史教师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没有阅读,就没有底气,课堂就会捉襟见肘;有阅读才会有思考,有阅读后的筛选过滤才会有课堂的沉淀,才会让历史教学变得有宽度,让历史课堂变得有厚度。

三、目中有人,课堂要有温度

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始终着眼于人的教育。有温度的课堂就应是有“人”的课堂,教师目中要有“人”——学生。如果教师眼中只有课而没有人,那么教学就没有了价值,课堂也就失去了意义。历史课堂要有“温度”,简单说来是指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但这并不是课堂表面的热闹,而是学生能力的成长,将有“深度”的学习内容内化到他们的生命中。

要打造有温度的历史课堂,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深厚的知识素养、全面个性的能力素养、真挚高尚的人格素养。其次要充分研究学生,学生既有的素养基础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历史材料的择取必须以学生能接受、乐接受且有意义为标准。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如沐春风般的适宜“温度”中愉悦地形成时空观念,实现历史理解,涵养家国情怀。例如,史料的选择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便越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思考的开始。再次要给学生提供价值阐释的机会。例如,在对史料的解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辩论,给学生提供审视自己看法以及思考他人观点的机会。作为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说给每位学生听。课堂上学生情感自然流露,就是最好的教学状态。

有温度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再觉得历史学习是枯燥的、历史课堂是沉闷的;有温度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智慧、人文精神的课堂,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

四、关乎未来,课堂要有高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改变人生,有可能把人变好,也有可能扭曲人。教育要立人,学生在课堂上的样子,很可能就是他们以后在社会中的样子。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去看历史课堂,要有在历史课堂上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基础的意识。教师给学生呈现怎样的历史观,学生往往就会形成相应的历史理解,而历史本身是有价值负荷的,学生的价值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于沛先生所言,“史学不仅仅是叙述,而是在叙述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学科”,“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是体现了认识主体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精神的判断,不仅有历史感,而且还有时代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历史教育怎样帮助学生提高价值判断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人生呢?探古知新,启迪未來,历史教育“不能只着眼历史学科的原有体系,要强调现在的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学生应该知道什么”,“为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支撑我们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 因此,历史课堂的立意,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其明白做人的道理,养成反思与创新的习惯,并不断追求美好的事物。当学生毕业后,以往的历史学习留给他们的能力、品质和价值观,能够使他们终身受用,并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例如,在对《圣雄甘地》这一内容的史料研习中,有的学生收获的是主人公的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的学生收获的是人应该保持作为人的尊严的态度,有的学生收获的是要珍惜和平的想法,更有学生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等等。在史料研习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既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核心目标,也鲜明地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性质。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只要基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在历史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着眼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从史实和史料出发,努力打造思维有深度、教学有厚度、课堂有温度、立意有高度的历史课堂,就可以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此过程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研究能力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得到了的增强,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何成刚.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孙晨红,张春宏,王睿.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成长[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6.

[5]  于沛.价值判断:研究历史的重要任务[J].红旗文稿.2014(5):26-28.

[6]  黄牧航.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内涵与成长路径[J].历史教学.2017(2):16-21.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四度高度历史课堂
做有“四度”的电视民生新闻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蹦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探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谈评课的“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