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化解读时政,助力政治认同培育

2018-02-24李振刚张先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时政

李振刚 张先锋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对时事政治的恰当解读。将学科知识传授与时政教育相结合,对时政予以学科化解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通过运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科知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予以解读,证实党中央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学科化解读;时政;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4-0056-0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对时事政治的恰当解读。在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通常在时政教育方面停留于让学生了解的层次,容易造成学科知识和时政材料两张皮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深度解读,将学科知识传授与时政教育相结合,对时政予以学科化解读,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现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解读为例予以说明。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较于此前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论断,新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重大理论创新。笔者现结合学科知识对新论断做一个解读。

一、新论断是我国社会实践发展状况的精神表达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经济学说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社会实践对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近现代经济学说的创立和发展从主要由英国经济学家贡献逐渐演变为主要由美国经济学家贡献,重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心已由英国转移到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美国得以充分展现。相应的,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美国经济学家占比超过50%。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较低,生存资料消费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占比相当高,人民的需要比较单一,主要是温饱。基于此,我们党科学地指出了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状况已发生重大变化,迫切需要理论创新。下面笔者就新论断中的关键词逐一解读。

1.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初,出于发展重工业、建立基本工业体系的战略需要,国家长期实行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策略,难以有效满足广大人民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新时代,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人民的需要已经从同质化发展为异质化,人民需要的差异性显著:行业之间、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民的需要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征。同时,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不仅局限于物质和文化方面,更产生了对民主法治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较高需要。

2.不平衡的发展

这是就不同地区、城乡、行业等领域发展的不同点而言的。原本各地区普遍落后的状况转变为有些地区的发展水平已经直逼很多发达国家,但更多地区连基本的工业化都没有实现;由于先前的差距过大,虽然城乡发展的相对差距已然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较大,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行业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依旧明显,如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公有制单位与非公有制单位。地区发展不平衡使我国出现了世界罕见的春运返乡潮;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现象普遍,很多成年子女常年远离父母的现状使异地家庭的养老面临重大挑战;行业发展不平衡使收入差距过大,降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因此,不平衡的发展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不充分的发展

这是就不同地区、城乡、行业等领域发展的共同特征而言的。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领先于其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是人民的获得感并没有实现同步改善:工业发展带来的水土和大气污染使人民容易遭受多种疾病侵袭;虽然可以保证学龄儿童正常入学,但基础教育不充分的发展令家长不得不花费大量资财为孩子择校;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但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使患者就医时依然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用于挂号和排队;人民的温饱问题虽然得以完全解决,但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因此,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新论断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基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论断,促使我们在实践中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经济来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使原本规划的“三位一体”(现在是“五位一体”)建设扭曲成“一位一体”,导致生态破坏严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教育和医疗产业化等影响民生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基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论断,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方面有需要,而且对我国的民主法治、生态文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需要,促使中國共产党更加坚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更加强调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密切联系,行使权力时更加尊重民意;政府更加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更加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加充分发展。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地方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区域、城乡、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通过更加平衡和更加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虽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党依然保持着现实上和理论上的高度清醒和自觉,本着对中华民族高度负责、对中国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通过充分调研,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审慎的新论断。新论断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同时也必将引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时政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浅谈江苏小高考时政题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时政
浅谈高中政治时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