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2016-11-19李清聚
李清聚
摘要:价值观与政治认同有着紧密的联系。价值观是影响政治认同达成的深层次基础,为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支持。从现实实践来看,价值观冲突使主导价值观地位被削弱,诱发价值认同危机,价值认同危机易导致政治认同问题出现。为此,要以政治认同为诉求培育核心价值观,坚持利益调节、制度建设以及榜样文化为指引作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向路。
关键词:政治认同;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利益调节;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29-04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政治认同,一直是国内外政治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早在1960年路辛·派伊(Lucian·Pye)首次使用了“政治认同”(political Identity)一词。随后,美国政治学家罗森堡姆在其著作《政治文化》中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政治认同进行了界定:“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 国家、民族、城镇、区域) 、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方面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1]6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是政治认同达成的意识性资源。本文基于价值观与政治认同的内在关联,探讨价值观冲突对政治认同问题产生的影响,提出以政治认同为诉求来强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价值观:政治认同达成的意识性资源
价值观与政治认同有着紧密的联系。价值观是影响政治认同达成的深层次基础,为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支持。
1.价值观是影响政治认同达成的深层次基础。治理有效性体现的利益基础、公正性体现的制度基础、价值观渗透性体现的理念基础是影响政治认同达成的基本因素。但其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价值观念上的一致,基于个体价值观与政治体系主导的价值规范一致基础上达成的价值观基础,乃是政治认同达成的深层次基础。
政治认同作为认同主体对政治体系情感或意识上归属的反映,其最终反映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及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反射。政治认同的达成是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的产物。认同主体对于政治体系的认同是以政治体系是否满足了其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现实生活中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等利益问题都会影响原有认同的维系,改变以往确定的认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政治体系的统治绩效即其在治国理政中的绩效及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对个体利益的满足度,是政治认同实现的绩效基础。这是一种基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来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物质利益需要从而获取认同的事实性认同资源。虽然提高统治绩效,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能获得认同,但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认同还受诸如公平正义、民本、民主等价值因素的制约。价值观念作为观念的思想体系,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生活中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的反映,其是在个体的价值观与政治体系主导的价值规范一致前提下达成的价值观基础,通过“唤起并维持个体或团体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2]239,以此为政治体系的统治获得合法性支持。
此外,现代社会的政治认同问题与现代的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在社会转型期,契约认同逐步代替了传统简单的社会认同,也使由契约而形成的制度在政治认同的养成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公正有效的制度是维护认同主体利益与需求的保障,认同主体只有认可政治制度,并自愿遵守和维护政治制度时,才会产生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政治认同也才会实现。公正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体现对权利的分配和保证,是处理社会关系的最高价值要求,也是政治体系的最高价值目标。公正的价值诉求是制度发挥作用的根本,不管是制度在制定时本身的公正还是制度在运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公正都有助于克服和规范现实中道德非理性和非制度化的行为。可见,保证政治体系运作与社会成员遵守的制度基础归根结底仍然离不开公正的基本价值理念。
价值观是影响政治认同达成的深层次基础,在认同建构的过程中占有优先的地位。政治认同就是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观与政治体系的主导价值观的趋同过程,就是认同政治体系及其价值规范,并将政治体系的价值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价值观,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共同性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层次,也是构成政治认同的诸要素中最稳定的因素。价值共同性不仅能够为政治体系执政合法性提供理念基础,也能够为社会成员自身提供意义、目的和价值取向。
2.价值观为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支持。作为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政治有着必然的联系。价值观一方面是政治体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观念的支撑;另一方面,社会核心价值观特别是政治价值观的社会政治纲领性特征使任何政治活动都离不开它,都需要核心价值观为其提供理念的支撑。价值观作为一种“散布性支持”,是作为观念系统发挥作用,通过对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影响与塑造,以此来影响社会成员对其所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生活的认知和态度,以使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系所主导的价值规范相一致,获得对政治体系合法性的自愿认同。一方面,价值观作为政治认同的理念基础,通过潜移默化的传播与教化能够将政治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内化为社会成员个体的价值观,为政治认同的获得提供精神支柱。另一方面,价值观能够为政治体系提供道义上的支持,通过不同途径的政治社会化方式将政治统治转化为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和自觉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冲政治运作过程中的过失。价值观对于政治认同的作用,被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称之为“散布性支持”。“散布性支持”直指政治权威、政治秩序或政治共同体,是基于社会成员的“合法性信仰”而达成的支持。因为“只要存在这种相信当局和他们借以运行的秩序的正确性和适当性的信仰,那么这就是正式承认输出具有权威性及约束性的一个先兆。同时这种信仰也表明了一种普遍的认可或赞同,所以它同样表明了对所赞同对象的散布性支持。”[3]338“散布性支持”相比于“特定支持”更长久、更深入。任何政治体系都会利用作为“散布性支持”的价值观为自己的统治提供长效的支持。
二、价值观冲突:引发政治认同问题的关键因素
认同是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政治认同问题不断凸显,其实质就在于社会成员难以对现存的政治体系产生意识或情感上的归属,对政治共同体所拥有的集体意识难以达成,政治权威不断弱化和消失。价值观冲突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
1.价值观冲突使主导价值观地位被削弱,诱发价值认同危机。社会转型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的利益调整使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化,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利益对立和利益排斥导致利益冲突不断出现。多元价值观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社会价值系统的平衡,产生了深层次变化及认同过程的无序与冲突。在这一转变中,新的价值观的出现,传统价值观受到质疑,不同价值观以冲突的形式表现自己。价值观冲突反映了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中的观念冲突,具体表现为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性价值与无私奉献以实现自我与他者、社会统一的非功利的道德价值之间的冲突、西方崇尚个性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商品等价交换确立的公平原则与市场经济运作动力支撑的效率原则之间的对峙与矛盾以及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之间的冲突、个体与整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等。
在政治生活中,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会确立自己的主导价值观,然后采用多种方式宣传它,进而用之去整合社会上的其他价值观,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的支持和对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论证,这是主导价值观社会整合功能的必然体现。整合的过程也是与其他价值观争夺社会成员认同的过程。价值观冲突的出现意味着原有的价值观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控制力的缩小,社会主导价值观功能弱化。一方面,当个体面对多元的价值观在进行选择时,如果主导价值观不能给予其他价值观以有效地整合、调控,个体就会基于自身不同的价值标准,出现价值取向上的迷惘与矛盾,主导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难以发挥。个体面对价值观的冲突,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主导价值观的批判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主导价值观的引领和整合功能有所弱化。当主导价值观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时,其他的价值观就会来与其争夺价值观的话语权、领导权,加上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认同某种价值观就会淡化或排斥其他价值观,人们的政治心理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主导价值观认同危机就会出现。
2.价值认同危机是导致政治认同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认为,基于治理有效性的统治绩效、基于规范作用发挥的制度基础、基于价值观的理念基础是政治认同获得的三大来源。由此推出导致政治认同问题产生的三大原因:政绩困局、制度的缺失与非公正、价值认同危机。统治绩效强调通过发展经济,创造物质财富来满足社会成员对利益的追求。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说当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成员就会产生其他的需要,诸如对民主、公正、法治等仅仅靠经济发展所无法满足的需要,这就是被称之为“政绩困局的东西”。美国学者塞谬尔·亨廷顿指出:“60年代和70年代的威权政权几乎毫无例外地被迫去把政绩当作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不是唯一来源的话。……把合法性建立在政绩基础之上的努力产生了可以被称作政绩困局的东西。”[4]59当下存在的“认同感政治”“无直接利益冲突”等即是绩效困局的表现,也在另一方面彰显了共同价值观在政治认同中的作用。对社会不公正的社会价值规范的不满和强烈的价值诉求是“认同感政治”“无直接利益冲突”出现的根本原因。价值认同危机是当前政治认同困境产生的关键因素。价值认同危机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和行为冲突,弱化了人们对执政党和国家、对政府、对政治制度、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对政治体系的运作的认同。其结果是心理和情感上与政治体系的疏离、行为上不支持甚至是与政治体系对抗,政治认同呈现出不认同或者虚假认同的碎片化现象。价值认同危机也使党员的公共精神缺失、公平正义、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的弱化,这是官员腐败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下政党认同有所式微的最主要原因。价值认同危机对主体的自我认同产生消极影响,也导致政治认同问题出现。当社会成员面对多样性与统一性、外在物质与内心精神、理想与现实等选择困惑时,主体难以平衡与把握,难以为自己找到心灵的家园,而陷入迷惘浮躁之中,自我认同难以实现。而且价值认同危机也使价值评价标准双重化,在主体自身就表现为双重人格,使主体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自我迷失,自我认同难以实现。政治认同就是主体在政治体系与个体自我之间关系中解决个体的身份感问题,个体对自我意义感的认知与评价是其重要的认同。当前由价值认同危机导致的自我认同危机也影响着主体的政治认同度,产生了部分政治认同问题。
三、机缘生成:以政治认同为诉求培育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冲突在消解着政治认同的同时,又折射出政治认同的契机。我们需要以政治认同为诉求来培育核心价值观。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一个具有共同信念的价值规范,也为个体提供了以真善美为基本符号的基本行为准则。
1.利益调节: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制。利益是社会一切活动的现实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5]187价值观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反映,价值共同性以利益共同性为基础。人们认同这种价值观而不认同那种价值观往往都是基于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利益追求是隐藏在人们价值观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是人们进行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的重要衡量标准以及人们价值追求的内在动力。利益和价值观之间内在的契合客观上决定了利益调节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内在机制。当下,利益关系的调整带来机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多元的利益冲突使社会原有的主导价值观日益衰微,在整合多元利益和价值观中的作用和功能逐步弱化,进而会导致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价值冲突是深层次利益关系在价值层面的表现。多元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的消解需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利益调节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制。为此,首先要有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要使不同的利益群体、社会阶层都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意愿、维护自己的利益。充分的利益表达有助于提升对人们对共同价值体现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自我价值观,以指导其具体的行为。其次,要健全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要使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在全社会得到合理的分配,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夯实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以不断提升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度。再次,要建立利益心理调控机制。具有意识活动的人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利益关系复杂化、矛盾化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思维方式,与利益相关的失衡心理、病态心理等不断出现。利益心理调控机制有助于调节利益主体的失衡心理、理顺利益关系,营造健康的客观环境。
2.制度建设: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保证。现代社会的政治认同问题与现代的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在社会转型期,契约认同逐步代替了传统简单的认同,也使由契约而形成的制度在政治认同的养成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正如梅因所说:“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6]97任何制度本身就是一定价值观的体现。价值诉求特别是公共价值观的承载是制度建构的客观要求。制度对价值观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价值观的引领和保证作用,影响公众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公共价值观的确立又引导着制度的公正与创新。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相适应的制度载体。制度建设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保证。
为此,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制度保障和依托,使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下,成为凝聚全党和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经济制度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物质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政治保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核心价值观培育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据自身所蕴含的价值规范对个体价值观予以引导和约束,对与制度价值取向一致的价值观念予以约束与排除。通过这一过程,社会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社会成员逐步达成价值共识。为此,要不断遵循价值观的内在规律、立足客观实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利益,具有鲜明的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要不断强化制度公正。公正是制度的内在要求和灵魂,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7]3不管是制度在制定时的本身的公正还是制度在运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公正都有助于克服和规范现实中道德非理性和非制度化的行为。此外,作为制度不断发展的制度创新有助于推动人们价值观的更新,调动主体的积极性。
3.榜样文化指引: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向路。核心价值观由一些价值规范构成,这些价值规范根据对未来的想象、对现实的解释、对过去的记忆从思想上诠释政治体系统治的合法性。个人需要或个人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对接是人们认同并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规范的前提。榜样是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范例,是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现实化。榜样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主体性要求。榜样文化通过一系列榜样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榜样所代表的价值规范,使人们的价值规范与榜样所代表的价值规范具有一致性,凝聚成政治认同,转化为自觉行动。榜样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榜样文化形成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榜样的选拔、宣传、推广要坚持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准严格要求榜样,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实践性。榜样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榜样文化体现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契合,是诱导和激发个体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驱动力。榜样以其自身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点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神实质等的理解。榜样具有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营造积极健康上进的氛围,通过精神激励,提高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榜样形象的人性化和易于学习、模仿的性质使得榜样具有极大的群体模仿效应,能够推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因此,要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领榜样文化建设;运用榜样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
结语
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获得合法性与社会成员遵从信任的双重过程。价值观作为影响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深层次基础,能够为认同主体提供精神支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整合、统领多元社会价值取向,消解价值观冲突背景下政治认同问题,是有效达成价值共识的基础,有助于促成价值塑造与政治认同的统一,从而在政治行为与心理体验的良性互动中使政治认同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
[2] [德]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M]. 林荣远,译 .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3]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英]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7] [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黎峰】